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三亚行——天涯海角历史名人雕塑园

(2021-08-16 17:31:06)
标签:

天涯海角

历史名人雕塑园

杂谈

分类: 山水游记

要想花最少的时间,大约了解一下三亚的历史,有一个地方可以帮助你,那就是天涯海角历史名人雕塑园。你去天涯海角玩的时候,顺道去看一看,不用绕弯,只花一刻钟时间,通过一个个雕塑和文字介绍,就可以了解个八九不离十。

天涯海角历史名人雕塑园里面主要有十位历史人物的雕塑,他们都与古崖州三亚有着某种千丝万缕的关系,步入园内,那一尊尊塑像,虽然默默无语,但每一尊名人雕塑背后都有一段或精彩或悲壮的故事,他们凝固的身影伴随着不息的涛声矗立在天之涯海之角,无声地诠释着三亚悠久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供游人遥想怀思。

三亚行——天涯海角历史名人雕塑园

历史名人雕塑园位于天涯海角景区内,天涯海角星主题雕塑附近。要去天涯海角景点,必须途经此处。

首先要看的是“三亚人”雕塑,这是历史名人雕塑园的序言和开端。“三亚人”是迄今为止考古发现的海南最早的人类。上世纪90年代,考古专家们主持发掘了三亚市东北郊落笔洞洞穴遗址,发现了一万年前的人类牙齿化石及其伴生的石制品、骨制品和角制品等大批文化遗物,充分显示出它是海南岛史前文化中最早的一处古遗址,也是远古时期海南岛较重要的人类活动遗存。遗址中发现的13枚人牙化石,包括门齿、犬齿、前臼齿和后臼齿,分别代表老年、中年和青年各个阶段的不同个体。牙齿外观形态、构造及大小与现代人基本一致,当属晚期智人阶段,暂命名为“三亚人”。三亚从秦朝时期,便纳入中国版图。秦始皇时期设置的南方三郡,崖州就是其中之一的象郡。

三亚行——天涯海角历史名人雕塑园

  这是马援雕像,只见他胯下骏马,身披铠甲,威风凛凛。马援是东汉开国功臣之一,著名的伏波将军。祖先是战国时赵国名将赵奢,三国时期蜀汉名将马超是马援的后世孙。马援初为陇右军阀隗嚣的属下。归顺光武帝后,为刘秀的统一战争立下了赫赫战功。天下统一之后,马援虽已年迈,但仍请缨东征西讨,西破羌人,南征交趾(今越南)。其名言“老当益壮”“马革裹尸”等甚得后人崇敬。平定岭南期间,他来往于南海之间,恢复设置珠崖县,加强海南与大陆联系,对推进海南社会进步起了很大作用。他在海南留下不少遗迹,例如儋州西南有个白马井镇,镇内有一眼孔状古井,名叫白马井,深约10米,常年水源竭。传说东汉时期,伏波将军马援镇守边陲,南征途中来到海边,兵饥马渴不见淡水,结果将军的白马四蹄掘沙出水,拯救了队伍。后来,人们为纪念这位镇疆英雄,建伏波将军庙,此井称为“白马井”,白马井镇的地名也由此而来。

三亚行——天涯海角历史名人雕塑园

接下来,我们欣赏另一位伏波将军路博德雕像。路博德的名气没有马援大,可决不能小觑此人,他是有史可查的第一位伏波将军,被封伏波将军的时间比马援早100多年。路博德将军是西汉平周人,初为北平太守,曾随霍去病征匈奴有功,封邳离候。汉武帝元鼎四年,南越起兵反叛汉朝,五年(前110年)武帝命路博德为伏波将军,领兵去平定南越。所谓“伏波将军”,意为能降服波涛的将军,是古代对将军个人能力的一种封号。路博德领命南征,兵锋所至,所向披糜,收复南越诸城,斩杀了叛乱头目,随后在南越设置九郡,其中儋耳、珠崖两郡即今海南的儋州与琼山。该两郡的设立确立了我国南方版图,开始对海南的开发,促进了各民族间的融合与发展。

三亚行——天涯海角历史名人雕塑园

这是赵鼎雕像。只见他低头沉思,左手握拳,右掌扶案,一头长发披于肩后,尽显忧愤之心。赵鼎是南宋时期著名政治家,曾两度拜相,主张养民力、稳根基。为政期间,运筹帷幄,力挽狂澜,为巩固南宋根基贡献甚大。被称为南宋中兴贤相之首,与李纲、胡铨、李光并称为南宋四名臣。三亚行——天涯海角历史名人雕塑园

这是李德裕雕像。李德裕(787-850),字文饶,赵郡人,唐代文学家﹑政治家,与其父李吉甫均为晚唐名相。他是唐朝末年最出色的政治家之一,平定回鹘叛乱,消除危及中原政府的藩镇权利,打造了晚唐著名的“会昌中兴”。极力反对“朋党之争”却最终成为所谓“朋党”牺牲品,一声长叹留晚唐。唐宣宗大中二年(848),被贬为崖州司户,次年正月抵达。大中四年(850)在海南去世,终年63岁,去世后被追封为太尉,赠卫国公。从隋代到元代共有49位宰相级官员被贬至海南,李德裕是其中的代表。他的诗词“一去一万里,千知千不还,崖州在何处,生度鬼门关”,成为被贬官员的代表性心态写照。李德裕在海南岛被贬期间,仍不忘著述立说,奖善嫉恶,热心传播中原文化,对海南岛文化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海口五公祠将其列为“五公”之一。 

三亚行——天涯海角历史名人雕塑园

这是胡铨雕像。胡铨(1102-1180),江西吉安人。南宋名臣、文学家,与李纲、赵鼎、李光并称“南宋四名臣”,海南五公祠纪念的五公之一。金兵渡江南攻时,他力主抗战,募招义兵保卫乡里。因与赵鼎一样极力反对秦桧与金人议和,并掷书皇上请斩秦桧,被秦桧唆使宋高宗将他一贬再贬,直到三亚崖州。胡铨被流放二十三年,但始终坚持抗金,反对议和,为中国历史上一位著名的民族英雄。秦桧死后,才得以回家。淳熙七年(1180),胡铨病危,弥留之际,仍口授遗表,期望孝宗“舍己为人,安民和众”,牢记家仇国恨,收复失地。他自己则愿学习唐代名臣张巡“为厉鬼以杀贼,死亦不忘!”旋即辞世,享年七十八岁。

三亚行——天涯海角历史名人雕塑园

这是鉴真雕像。鉴真(688-763),俗姓淳于,今江苏扬州人,我国唐代赴日本传教的高僧,日本律宗初祖,亦称“过海大师”“唐大和尚”。自幼出家,曾游历洛阳、长安等地,学究佛教三藏。天宝元年(742)应日本留学僧荣叡和普照之邀,决定赴日弘布戒律,但五次东渡,皆未能成功。其中,鉴真第五次东渡失败,漂流至三亚,并在三亚休整一年,传播佛教文化,与三亚结下千余年的佛缘。天宝十二年,日本遣唐使藤原清河等人再次邀其“向日本传戒”,于是决定第六次东渡,于日本天平胜宝五年(754)底抵达日本,次年被迎入首都奈良东大寺。自是日本始有正式的律学传承。此举不仅加深了中日两国人民一衣带水的传统友谊,而且传播了中华文明,为人类和平、文明和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

三亚行——天涯海角历史名人雕塑园

这是钟芳雕像,明代崖州人(今三亚市),被人尊称为“岭南巨儒”。他出生于水南村,这是著名的海南第一文化古村。在这个古村里,曾经生活过一大批在中国史书占据相当位置的大人物,如宋末元初女纺织家黄道婆,唐代高僧鉴真,宋宰相卢多逊,宋代爱国将相李光、赵鼎、胡铨,元代宰相王仕熙等等。钟芳是明代著名的学者、政治家,是一位在明代当过文官、武官、法官、学官和财官的著名人物。他廉洁自守,对贪赃枉法、行贿受贿行为尤为痛恨,一旦发现,立即严加惩处。钟芳晚年辞官居家10多年,有人曾求他代谋些私利,均遭回绝。他说:“我守志,犹如寡妇守身,岂可晚而失节!”他最大成就在于文学与史学上,“上继文庄(丘浚),下启忠介(海瑞)”,具有承先启后的作用。钟芳父子也是海南七父子进士中的一对,父子先后考中进士,同为朝廷命官,被世代传为佳话。据有关考察得知,现留于水南村的钟芳后代,全部集中在原水南大蛋的头塘自然村。

三亚行——天涯海角历史名人雕塑园

这是林缵统雕像。林缵统(1852-1922),清咸丰二年(1852)正月十八日出生于三亚市崖城镇。他是清末戊戌维新运动志士,积极参加“公车上书”的各项活动,是当时海南地区唯一参加戊戌变法活动的举人,被“保国会”推举为负责“条陈时事奏缮具”的“领衔人”,成为康、梁的得力助手。清朝廷采用威逼利诱手段,令各省举人“取回知单”,“削存六百余人”。但缵统毫不畏惧清廷的威迫,紧紧追随康、梁,坚持改革主张。“百日维新”失败后,林缵统悄然回到海南老家,从此闭门谢客,潜心向学。民国期间,林缵统赋闲乡里,仍不忘报国,曾多次约友人同到万宁、琼海等地召集商贾议事,筹划开发西沙群岛,为海南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病卒万宁,归丧故里。

三亚行——天涯海角历史名人雕塑园

这是冼夫人雕像。冼夫人是中国历史上出色的部族女首领,也是出色的女将军,她一生经历南梁、南陈、隋三朝,始终致力于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反对叛乱掠夺和贪暴,高瞻远瞩,有勇有谋,治理岭南地区数十年,促进了岭南地区的社会发展,保持了岭南一百一十余年的和平稳定,对历史发展有重大贡献。冼夫人力排阻力,不搞分裂,坚持维护国家统一,推动岭南地区和中原地区的民族融合。她积极为群众办实事,引进种植技术,发展生产,使当地群众过上太平日子。她抚慰部众,德威广被,肆应得宜,当地老百姓都称她为“圣母”。

三亚行——天涯海角历史名人雕塑园

这是黄道婆雕像。黄道婆生于南宋淳祐年间,上海龙华人。南宋末年战乱多灾民不聊生,黄道婆十二岁时就给人家当童养媳,因不堪忍受残酷虐待出逃至海南岛的崖州,在水南村居住,开始了她不平凡的生活道路。宋朝时纺织业在内地逐渐发展,但纺纱产量不高,布匹质量粗糙,不能成为人们主要的衣着用品。海南岛在11世纪(北宋中期)已开始大面积植棉,海南的棉织物品种多,织工细,色彩好,被作为“贡品”送到南宋的都城临安。黄道婆就是在这一特定历史条件下,凭借自己的聪慧天资、虚心好学和吃苦耐劳精神,在与海南黎族人民的共同劳动生活中,熟练掌握了各道棉纺和织布技术,成为当地技术精湛的纺织能手。在海南生活劳作的20多个春秋一晃就过去了,中年之后的黄道婆,思乡情切,在元成宗元贞年间带着自己心爱的踏车、椎弓等纺织工具,踏上了归家的路途。重返故乡后的黄道婆,决心改革家乡落后的棉纺织生产工具。她将黎族人民先进的棉纺织生产经验与汉族纺织传统工艺结合起来,系统地改进了从轧籽、弹花到纺纱、织布的全部生产工序,创造出许多新的生产工具,把自己掌握的织造技术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了家乡人民,迅速把松江地区的棉纺织技术提高到了一个相当高的水平,对促进我国的棉纺织业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好了,我们再回过头梳理一下。除了序言“三亚人”雕塑,我们还介绍了10历史名人,2位伏波将军(马援、路德),3位被贬名臣(李德裕、赵鼎、胡铨),1位东渡日本的传法高僧(鉴真),2位土生土长的历史名人(钟芳、林统),还有2位功勋卓著的女性名人(冼夫人、黄道婆)。简要了解他们的历史后,是不是对三亚有了一个基本的认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