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亚行——请到天涯海角来

分类: 山水游记 |
听有人说,三亚的天涯海角,不过就是海滩上几块刻着字的大石头,感觉多少有点飞机上吹喇叭——名声挺高。言外之意,就是后悔了呗。类似的评价过去听得不少,例如有人游完华清池,揶揄地说:“花了一百多块钱,就看了一个洗澡坑。”还有人抱怨:“出来玩,花了大把的钱,遭了很多的罪,实在没看到什么奇丽的美景。”对于这样的评价,我颇不以为然,甚至嗤之以鼻。此时不愿多说什么,就拿电影《顽主》中的一句台词作为回敬吧:“山坡上开满鲜花,可牛儿经过这里,发现的只是饲料。”
游天涯海角,亲身感受天之涯海之角的遥远和浪漫,是我由来已久的一个梦。年少时候,特别喜欢听沈小岑演唱的《请到天涯海角来》:“请到天涯角来,这里四季春常在。海南岛上春风暖,好花叫你喜心怀……”这首歌,以优美的旋律、欢快的节奏和火热的激情深深地吸引着我。随着时间的流淌,对天涯海角的向往非但没有减弱,反而愈发魂牵梦绕。2020年12月,离我结婚25周年纪念日越来越近,我下决心请了年假,挈妇将雏,兴致勃勃地来到天涯海角。

天涯海角位于三亚湾西端,距三亚市区23公里,它背靠马岭山,面向茫茫大海,是海南岛上第一旅游名胜。它因椰风海韵而驰名中外,不仅有美丽迷人的自然风光,有碧水蓝天,有阳光沙滩,有椰林婆娑,有帆影点点,还有着悠久独特的历史文化和温馨浪漫的爱情文化,海滩上耸立着许多形态各异的岩石,别看这一块块不起眼的大石头,却让“天涯海角”成为中华民族一个重要的文化符号。
从三亚市区乘旅游大巴,行约半小时,到达天涯海角景区门口。大门设计简约而时尚,门柱悬楹联:“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此乃王勃的著名诗句。进了门,眼前是一条宽阔笔直的大道,视野极佳,一览无余,直通大海。路边站立着整齐的椰树,像迎宾小姐一样夹道欢迎。其实这不是一条普通的路,而是被设计成了“爱情广场”,徜徉在广场上,爱情的气息扑面而来。整个广场依青山傍大海,寓意“海誓山盟”;两旁的椰子树郁郁葱葱,像征充满生命力的爱情之树长青;在爱情广场上,矗立着一块石刻碑,正面刻“爱情广场”,背面刻“永结同心”,象征着永恒的爱情。

广场中央,矗立一座“天涯海角星”雕塑。天涯海角星是我国天文测者于1997年发现的一颗小行星,国际小行星中心正式授予永久正式编号第9668号。2006年11月,经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小天体命名委员会批准,国家天文台将这颗小行星正式命名为“天涯海角星”。天涯海角星距离太阳有多远?66亿公里!比离太阳最遥远的冥王星还要远15亿公里,可以说是名副其实的太空中的“天涯海角”。为纪念“天涯海角星”的命名,三亚市特邀请厦门大学教授蒋志强根据天涯海角景区的实际,按国家天文台的科学依据,设计了 “天涯海角星”雕塑。雕塑主体为不锈钢制作,融入天文学元素,运用古代天文仪器浑天仪、赤道经纬仪的形象特征,三个圆弧分别代表“子午环”“赤纬环”“赤经环”,中心的水晶制星体就代表着遨游在浩渺宇宙的“天涯海角星”。雕塑台座采用了周易八卦形式,底座半弧形地球突出中国地图中的三位置,表明广阔的祖国版图中三亚这颗美丽璀的南海明珠与宇宙中那颗耀眼的“天涯海角星”相交辉映。水池的周边地面布置着24只蟾蜍雕像,代表天球赤道坐标系中赤经环的24时刻度和中国农历的24节气,寓意天地合一、万物繁荣。天涯海角星雕塑与湛蓝大海上的“日月神石——爱情石”融为一体,构成“日月星辰,交相辉映”的壮丽景观。


沿爱情广场漫步到碧波拍岸的银沙海滩,一眼望去,只见在碧水连天的海平面上,交叉斜立着两块巨大的条石,约成45度角,石上分别刻着“日”“月”二字,人们称之为日月石。两石构成“心”型,犹如一对相依相偎的情侣,男的挺拔坚韧,女的温柔多姿。围绕着这两块石头,有很多美丽动人的爱情故事,所以也叫 “爱情石”。古时,一对黎族男女相爱,他们却来自素有世仇的两个家族。由于家人和族人反对,他们便想逃奔到海边去过自由的生活。家人和族人知道后,在后边紧追不舍。二人被逼无奈,双双跳入海中,化作两块巨石浮于水面,相交而立永不分离。于是人们把它视为美好爱情的象征,称之为爱情石。
还有人说,日月二石分别代表阴阳二气,阴阳二气交合,由此万物化生,所以此石乃齐天大圣孙悟空出生之地。不管你信不信,反正1986年版的电视剧《西游记》,孙悟空从石头缝里蹦出来的场景,就是在这取景拍摄的;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每年这里都要举行一次海滨集体婚礼,届时一对对新人婚纱飘舞,背靠天涯海角星,面向日月石倾吐肺腑,那是浪漫感人的情景,“陪你到天涯海角,爱你到海枯石烂”就成了情侣们爱的誓言。爱情广场的尽头有一观光台,观光台的两侧有台阶,下去就是沙滩,沿沙滩往西走,各种奇石林立,依次是可见“海判南天石”“南天一柱石”“天涯石”“海角石”等。

这里的海滩细细的,软软的,暖暖的,灿烂的阳光照射在沙子上,泛出柔润的金色光泽。我脱掉了鞋子,赤脚走在沙滩上,就像走在绵软的地毯上,舒坦得很。海水是温柔的,她一层层地漾过来,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让你感受到深沉而慈祥的母爱。当然,若是遇到坚硬的岩石,海水马上表现出桀骜不驯的性格,就像一个顽皮的孩子,一次次冲向岩石,溅起洁白如雪的浪花。海面上白帆点点,与天上朵朵的白云相映成辉。几只飞翔的海鸥迎风飞舞着,展示着它那曼妙的身姿,还不时发出清脆的“欧欧”声,像是唱着礼赞大海的颂歌。游玩的人们,或立、或坐、或卧、或跑,相互说笑着,前呼后应着,惬意得很呢。欢快的心情在海滩上飞扬,连身边的大海都哗哗地鼓掌,岸边的椰林也跟着婆娑起舞。
沿着海滩西行约1公里,前方出现了石头扎堆、游人扎堆的情况,一定是遇到知名景点了!我走近一看,只见一座高大的巨石上,镌刻着“海判南天”三个红色大字,字大如斗,十分醒目;题头“康熙五十三年十一月”,此为镌刻时间;落款“钦差苗曹汤”,此为镌刻之人。很多人以为,天涯海角景区最有名的石头,理应是“天涯石”和“南天一柱石”。其实不然!石刻年代最久远、石头形状最特别、历史谜团最多的,当属“海判南天石”。


海判南天石不是一块石头,而是好几块石头组成的摩崖石刻群;它不是在天然巨石上题刻文字,而是在经过剖开加工的巨石面上题刻“海判南天”四字;它不是简单堆叠在一起的普通小石头,而是个头硕大的几块巨石,按照某种特殊的方位和神秘的角度排列而成——显然,这一石刻的背后隐藏着重大的秘密,例如“海判南天”的刻写者“钦差苗曹汤”到底一个人,还是三个人?是一个人的全名,还是“三个人”姓氏的结合?“海判南天”是一次朝廷组织的科学测量活动,还是中国文人抒写人生感怀的载体?由于历史记载匮乏,资料散失及线索渺茫,曾经很长一段时期,人们已经很难去弄清、了解其真实背景,更谈不上解密了。难道这个谜团要一直延续下去?不!面对扑朔迷离的历史之谜,我们有责任揭开历史真相。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一段时间的考证研究,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和中国古天文联合研究中心的专家们正式揭开了“海判南天”石刻中隐含的天文秘密,并为“海判南天”树立“中国古代天文大地测量崖州遗迹”的标志。据专家介绍,“海判南天”题刻是在清代康熙年间进行的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全国地图测绘活动中留下的测量纬度的标志。自康熙四十七年(1708)开始,清政府大力推进全国天文大地测量工作,钦差钦天监五官正苗受、理藩院绰尔代、法国耶稣会士汤尚贤奉康熙帝旨意,来海南岛崖州,千辛万苦测绘之后,终于在康熙五十三(1714)十一月冬至,在三亚天涯海角观测点剖开巨石,立“海判南天”石刻,以此为中国陆地疆域的天地分界处。“海”指的是南海,“南天”指的是太阳所行区域,“判”为分开、分离、分辨的意思,“海判南天”综合起来的意思是:南海与南天在此分开。如果你背对这块巨石,面朝茫茫南海,就能领悟到,是大海把大地和南天分开;当然也可以理解为,大地和南天,在南海分开的同时,也是在此汇合啊。我不得不赞叹“海判南天”四字之妙!


由海判南天石刻群继续西行约20米,一尊高约7米的圆锥形巨石赫然雄峙于海滩之上,这就是举世闻名的“南天一柱石”。从侧面看,像一艘古船上升起的“双桅帆”,正欲扬帆远航;从正面看,犹如一支定海神柱,面向大海,顶天立地,坚韧不拔,任由惊涛骇浪冲刷,巍然屹立不倒,与“海判南天”相去咫尺,颇有独立南天之势。岩石的正面镌刻着“南天一柱”四个大字,上款刻“宣统元年”四个小字,下款刻“永安范云梯”字样。“宣统元年”也就是公元1909年,永安是地名,也就是现在的广西梧州市蒙山县。“范云梯”是“南天一柱”的题字作者,字步月,出生于清同治二年(1863)。他在海南为官前后达十八年之久,历任琼海知县、儋州知州、万宁知县等,所至皆有政声。宣统元年(1909),范云梯调任崖州直隶州知州。据传那年春节,他在州衙门张贴了自己撰写的一副春联在一日位,尽一日心,自我无私严执法,敢视机关为传舍;让几分情,说几分理,大家有事好商量,莫因涉讼到公门。如今,在“天涯文化苑”还存有—副半楹联,其中完整的—副为:有如此锦绣江山,恰称天南极地;看将来文明气象,居然海上雄州。刻写时间为“宣统二年秋月”,落款是“权崖州直隶州事永安范云梯”。楹联的字体跟“南天一柱”的风格如出一辙。

在当地,“南天一柱石”还被老百姓称为“财富石”。你看它,耸立在海天之间,顶天立地,充满财富和阳刚之气。相传财富石有化腐朽为神奇的灵气,曾有一香港富商败落后浪迹天涯,谁知与财富石亲密接触后,回到香港竟然重振了事业。其实,如果你是细心人,会发现南天一柱石景被印在第四套人民币二元面值纸币的背面。原来这精彩撼人的石景,已经深入华夏儿女每一天的生活之中,时时刻刻为老百姓带来发财的好运气。

沿着沙滩继续西行三四百米,终于来到“天涯石”“海角石”景点。天涯石是景区的标志和象征,它依山傍海,独占海湾一角,雄峙于南海之滨,经历着亿万年风雨和海浪的考验,却依然笑傲于蓝天白云之下。其高10.8米,周长约66米。观其形,圆中见方,方中呈圆,面朝东方,四平八稳,可谓坚如磐石,因此当地百姓也称之为“平安石”。雍正五年,时任中国最南端的崖州知州程哲,一天路过海湾,见一巨石横亘海滩路中,构筑天然屏障,岩顶蓝天,高耸天际,程哲俯仰天地,遥望海天,引发无限感慨,便在一块巨石上刻下了“天涯”二字,字大三尺许,旁镌“雍正丁未程哲”,字四寸。程哲为江南歙县人,雍正二年至五年在崖州任上。他不仅是崖州官员,还是清代著名的散文家和书刻家,古陶瓷鉴赏经典《窑器说》就是程哲所作。在“天涯”石刻的正下方,还刻有“海阔天空”四个隶书体大字,据传是清末文人所题,但题刻者和题刻时间有待考证。

很多朋友只看了天涯石便折身返回,对毗邻的海角石避之唯恐不及。原来他们认为海角石不吉利,看了海角石会给自己带来霉运。其实这个想法谬之大矣!可能你不知道,海角石还有另一个好听的名字——幸运石,如果你知道这一层,还会止步不前吗?至于为什么叫幸运石,听我慢慢讲来。

请看,在天涯石的后面,有一组伸入大海的高耸磊石,其中那座最高的石头,峭岩突兀挺拔,上部镶刻着“海角”二字,这就是海角石。1938年10月,广州陷落后,国民党将军王毅临危受命,任琼崖守备司令部司令,负责琼崖的防务。1939年1月8日,王毅在天涯镇举行六千黎民歃血会盟共赴国难动员大会,号召黎民百姓团结起来共同抗日,之后来到下马岭海滨,见到这石头又高又尖,就令人在这石头顶部刻上“海角”二字,意欲与日本侵略者背水一战、绝处逢生。经过艰苦的几年的艰苦抗战,中国终于迎来了抗日战争的胜利,王毅作为海南岛的受降将军接受了日本的投降。于是人们相信这块石头能带给人无限的幸运,所以又称之为“幸运石”。海角石与天涯石遥相呼应,构成了“天涯海角”的完整概念。1961年,郭沫若在“天涯”石的另一侧题写了“天涯海角游览区”七个大字。至此,天涯湾畔的这片滨海地带便成了名副其实的“天涯海角”。
“天涯海角”是人们耳熟能详的成语之一,古代诗词里有关“天涯”的名句,可以说俯拾即是,例如苏东坡的“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张九龄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白居易的“同是天涯沧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王勃的“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马致远的“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等等等等,还有太多太多。从诗句上看,在文人墨客的心中,“天涯”一词总是带着一些苦涩、凄清、孤独和无奈。之所以如此,与古代海南岛在我国的地位有关。唐宋以来,天下文人无不对四大流放之地谈之色变,即黑龙江的宁古塔,新疆的伊犁,云南的大理,还有就是海南。古时的海南岛,人烟稀少,荒芜凄凉,是流放逆臣之地,当时交通又不发达,来到这里的人,来去无路,望洋兴叹,所以称之为天涯海角。一般皇帝采取的政策时,把南方的罪人往北方贬,北方的往南方贬。唐宋时期,海南为最南的流放地,不论何种原因,被贬之人在身心诸方面都受到极大的摧残。唐代杨炎曾发出“一去一万里,千知千不还。崖州何处在,生度鬼门关”的感叹。苏东坡晚年流放海南时,这个已经被贬出了经验的乐天派,眼见海南如此光景,也不得不有些萎靡,他写道:“此间食无肉,病无药,居无室,出无友,冬无炭,夏无寒泉。”唐宋以来,被贬在海南的名士竟达五十多人。文人也是奇怪,不贬不成材,只要皇帝一贬,所有的才气都被逼出来了,留下很多流芳千古的文字。

其实,如果你认为这些文人就此沉沦,那可大错特错了。中国的文人向来是有骨气的,不管遇到怎样的环境,遭受怎样的打击,他们都会在诗词中,表达出美好的情愫,充满了美好的向往。例如“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因体现了纯朴亲情而流传百世,辽阔无边的大海上升起一轮明月,使人想起了远在天涯海角的亲友,此时此刻也该是望着同一轮明月,虽然远隔天涯海角,却情意缠绵而不见感伤。再例如“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因表达了广袤的友情而成为千古绝句。一些现代歌曲也多有吟唱,如“天涯海角觅知音,小妹妹唱歌郎奏琴,郎呀,咱们俩是一条心 ”“希望你能爱我到地老到天荒,希望你能陪我到海角到天涯”等,因反映了深厚的爱情而广为传唱。可见,经过历代文人笔墨的浸染,“天涯海角”这一意境变得越来越温暖,越来越美好,甚至演变成了集亲情、友情、爱情等多种情愫于一体的词汇,千百年来积淀下丰富的文化内涵,也在国人心中植下了深深的“天涯情结”。

进步石
具有这种积极向上的文化心理的,并不仅仅中国的文人,我国的老百姓又何尝不是如此?例如,将“天涯石”称作“平安石”,将“海角石”称作“幸运石”,将“南天一柱石”称作“财富石”,将“日月石”称作“爱情石”,虽然很质朴,很世俗,但却折射出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一种达观的进取心态!在“平安石”附近,还有一处名气不大的景点,那就是“进步石”。这是由上百块形态各异的巨大石头垒叠在一起,层次分明,自下往上排列,循序渐进。拾阶登高,步步高升,顿时海阔天空,极目天际,笑傲南海。进步石寓意学业不断进步,事业蒸蒸日上。公元1733年,崖州知州程哲题刻“天涯”二字后,登上了“进步石”,不久即官运亨通,连升三级。看来,进步石并非浪得虚名。我之所以狗尾续貂,在介绍完天涯石和海角石之后,还在喋喋不休地介绍一个名气不大的景点,就是要告诉大家,在我国,不管是达官贵人,还是文人名士,抑或是平头百姓,他们的骨子里都流淌着同一种文化血脉,那就是周易中所说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