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遍济南——再登透明山
标签:
透明山摩天岭天齐庙 |
分类: 山水游记 |
上次登透明山是2019年5月11日,同游者三人,文扬兄、宋师兄及在下。今日再登透明山,与上次相隔正好两年。2021年5月15日,星期六,阴有零星小雨,气温13-23。今日同游者四人,文扬兄、小项、小张及在下。这是我第二次攀爬透明山,而文扬兄则是第四次。

仰望透明山
早上8:30之前,我们各自乘坐67路公交车,陆续赶到红旗村会合。往北穿过村庄,透明山就在眼前。透明山因透明洞而得名,海拔约500米,山势雄奇,危崖高耸,谷壑幽深,气势磅礴。爬到半山处,举头望,依稀可见山上那两个山洞,像是一双幽深的大眼睛,静静地打量着我们四位造访者。常言道,山不在高,有仙则灵,而透明山因为有了一双深邃的双眸,同样变得神采飞扬、气韵灵动。

穿过茂密的柏树林,越往上山石越多,当接近山洞时,坡度陡然增加,后来就变成了几乎垂直的崖壁。虽说坡陡,却并不险,因为透明山的石崖,就像金刚力士用方正的巨石垒砌而成,所以手脚总能找到岩石的缝隙或棱角。偶尔遇到平滑的巨石挡路,大山就善解人意地伸出一颗小树,或者一簇灌木丛,笑意盈盈地向你招手。不管大小粗细,只要手上有可抓可拽的依托,身体就能保持平衡,危险也就大大化解。
攀至断崖底下,贴石壁东行二三十米,即可见到透明洞。洞有两个,东西分布,比邻而居,相距十余米。两洞均南北通透,透过山洞可以看到另一面的景象,因此称为透明洞。两个洞口,仿佛两只明亮的眼睛,沉静地张望着周围的一切。民间传说,二郎神杨戬曾挑着扁担从此经过,不小心扁担撞到山头上,留下了两个大窟窿,形成双透明洞的奇观。

两个透明洞深约10米,高约5米,东边的洞口略大一些,形如斜放的收颈油壶,西边的洞口略小一些,形如青龙偃月刀。四壁都是天然形成,西边小洞的洞壁上,可见钟乳石的雏形,亿万年后,这里应该如竹笋一般长出大大的钟乳。只不过那时,我们已“零落为泥碾作尘”了,无福消享。东边大洞的洞顶上方,山体已部分坍塌,余下的部分形成一座窄窄的石拱桥,我们称之为“仙人桥”,待会儿我们将如仙人一样从桥上越过。
立于洞中,放眼四望,群山连绵,万物竞秀,一片葳蕤之气。初夏的风从洞中穿过,携着松涛之声,阵阵掠过耳际,让人心生惬意。静下心来,在洞内闲坐,用手轻抚那历经亿万年形成的洞壁,恍然间,我似乎感受到时空隧道的汩汩流动,自己宛如一个老僧,盘腿坐于洞天福地,心无旁骛地参悟禅机。

然而,我等终究都是“凡人”,接下来还要继续踏上“世俗之路”。我们在透明洞稍作休整,然后返回悬崖西端,从直上直下的崖壁缝隙间寻找攀爬路径,攀援时身体几乎贴在崖壁上,总算有惊无险地一一登山山脊。此时,我们已经站在了透明洞上方。这是一道十余米宽、百余米长、东西走向的石岭,岭上覆盖一层薄薄的土层,长着恣肆的野草和稀疏的柏树。中间最窄处,宽仅2米许,那就是东透明洞顶部坍塌后留下的“仙人桥”。放眼四望,视野更加开阔,美景更加绮丽,真是“无限风光在险峰”啊!

走过石岭,继续上山。蜿蜒绕过主峰,来到一条南北走向的山岭,山岭上有一条岁月沧桑的古栈道。栈道是用大小不一的石块铺就的,低的一侧用石头垒起,想必当初修这栈道的时候,颇费了一些功夫。据说这条栈道是当年韩复榘主政山东时修筑的,栈道修好后,士兵们就能骑着马从这里翻过山头,省去了很大一段绕行的路程。有了栈道,山上还可驻扎些兵马。

这里并非交通要冲,山下虽有村庄,但山上人迹罕至,韩复榘为什么要在这里修筑栈道?我猜测是为了剿匪。民国时期,中国的匪患已经成为一个十分严重的社会问题,山东是匪患较为严重地地区。尤其张宗昌主政山东后,更是匪患遍地。1930年韩复榘任山东省政府主席,上任后提出“四项行政任务”,其中之一就是剿匪,可见其对剿匪的重视程度。他所率的军队,常规任务就是剿匪,剿匪之战几乎无日不有。遇有特殊情况,他还亲自督阵清剿。
虽然透明山海拔并不高,但山上荆棘密布,多峭壁悬崖,属于易守难攻的地形,因此曾经土匪猖狂,常年有土匪在山顶上占山为王。据说张宗昌也曾在透明山驻扎过。当时张宗昌从河北兵败后,带着一百多名士兵来山上避难四个多月。如此说来,当年韩复榘修这条栈道,就是为清剿土匪运送军需物资。如今,栈道也已经基本荒废,只有驴友穿越时偶尔在上面走走,算是为驴友发挥点余热吧。走在古栈道上,听不到哒哒的马蹄声,四周一片静寂,只有郁郁葱葱的林中传来啾啾鸟鸣。偶尔还有美丽的锦鸡从眼前掠过,携着嗖嗖风声,引起我们一阵惊呼。
此峰何名?文扬兄说,应该是摩天岭吧。我姑且信之!虽然用高德地图搜索,这里还属于透明山范围,但是你看这两座石峰,层层堆叠,高耸入云,就像摩天大楼一般,称之为“摩天岭”,算是实至名归吧。关于摩天岭的位置,着实让我头疼。多次询问村民,他们说法不一,甚至大相径庭,让我一头雾水。求助度娘吧,度娘也是不解风情,不向我提供任何信息。浏览驴友的登山博客,几乎没有驴友记述摩天岭。从地图标注的位置看,摩天岭在103省道以北,正冲着摩泥路。我曾经站在摩泥路北口张望,正北耸立的就是现在身边的这两座石峰。既然无人确切说出摩天岭的位置,那么,就称这两座石峰为“摩天岭”吧。
越过摩天岭,向东为凤凰山。下凤凰山,即为柳埠,我们顺便参观了天齐庙。天齐庙位于柳埠村东北端,建于凤凰山脚下的一个山崖上,崖高20余米。此庙高踞其上,坐北朝南。有青石台阶自崖下直通庙门,台阶108级,陡如泰山盘道。石阶尽头,矗立高大牌坊,纯石质,一间式,坊额镌“天齐庙”三个篆书大字。越过石坊,迎面为天齐庙山门,面阔3间,进深1间,硬山卷棚式砖木石结构,筒子瓦,小灰瓦覆顶。院墙为乱石结构。可惜庙门紧闭,盖因新冠疫情。

我查了一下资料,天齐庙建于明朝隆庆四年(1570)。庙内供奉的主神是黄飞虎。相传在殷纣王时期,大将军黄飞虎目睹纣王荒淫无道,在泰山脚下投奔了周文王,并除暴安良,赈济百姓,口碑颇佳,当地百姓尊称黄飞虎为“天齐老爷”,谓之“与天地同在,与日月同辉”。后来,当地居民为纪念这位大将军及历代为民请命的“清官”而修建了此庙。
拾级而下,便进入柳埠闹市。柳埠位于锦阳川上游北岸。据出土文物记载,春秋战国时期柳埠就有人居住。此地位于春秋战国时期齐、鲁两国的交界处,是齐国的战略要地。隋唐时期是山东的商埠重地,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文物荟萃、名胜众多。因柳氏最早居于此,以开店铺为业而得名。俗称柳埠街、柳埠庄。后因住户增多,遂形成为商贸集散地。以后沿称为柳埠。这里群山环绕,峰峦叠嶂,山水相依,风光旖旎,被专家公认为山东省生态旅游第一镇。
不过,今日午餐地点并没有选在柳埠。我们简单一商量,打上一辆出租车,直奔摩泥路而去。摩泥路边有悦丰饭庄,这是我们连续第三个周末来此用餐。老板见了我们,热络得很,俨然相交多年的朋友。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