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走遍济南——独闯唐王寨

(2021-04-06 13:48:38)
标签:

唐王寨

分类: 山水游记
2021年3月28日,周日,有扬沙,气温10-20。昨天下午没能完成环游崮云湖的既定目标,到白虎山、玉皇山、衔草寺走了一遭后,天已向晚,只好打道回府。今天天气虽然不好,但我还是按捺不住对唐王寨的向往之情,一早便独自驱车来到了范庄。唐王寨就矗立在范庄的东边。
范庄位于104国道边,它所在的位置正是九省御道长清段最紧要处,两山夹峙,陡壁险绝。这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村庄,至今还能看出诸多遗迹。一座小庙,一口老井,几株古柏,半条老街,它朴素,沉静,默默无闻,但村东的唐王寨却名气很响。
走遍济南——独闯唐王寨

沿村东的一条小道往东北方向走,穿过一大片果园,就能看到一条上山的路。路旁立有一块石碑,上写“济南张夏——崮山华北寒武系标准剖面,省级地质遗迹自然保护区范庄剖面”。名为保护区,实际上看不出有人管理的迹象。唐王寨山体距今约5.1亿年,由中、晚寒武世浅海沉积地层构成,是华北寒武系标准剖面的组成部分,剖面岩层中富含三叶虫化石,是我国地层和古生物研究历史最长、研究程度最高的地层剖面之一。它位于泰安和济南之间交通干线的两侧,交通方便,而且构造简单,出露完全,十分有利于现场观察和研究,在我国地质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走遍济南——独闯唐王寨

上山的路不好走,两侧长满荆棘和杂草,野草足有半米多高,还成片成片倒伏,将山路湮没,经常走着走着,就看不见路的踪影。最恼人的是遍布的荆棘,一会儿给你的腿划一下,一会儿给你的手扎一下,一会儿又死乞百赖地挂住你的衣服不撒手。时间不长,我的手背和小腿就被划了几道血口子。山上的石头也不牢固,薄薄的石块就像舢板一样,稍不留神就会滑坡而下。
经过半个小时的奋力攀登,终于在磕磕绊绊中登上第一个山头。在一段石崖边,立有一块简易石碑,上刻“凤山阶”三字。凤山阶是地质用语,指的是中国上寒武统最顶部一个阶。由此往北看,只见一面陡峭的石崖矗立在面前。石崖由层层页岩构成,西侧是直上直下的断崖,南侧为接近80度的陡坡,若是没有天然的梯状岩石,我一人是断不敢爬的。我想,登上此崖,上面应该就是唐王寨吧。
我抖擞精神,手脚并用,终于登上了崖顶。可是崖顶上并没有山寨,只有长势更加疯狂的野草和稀疏的柏树。放眼前望,一座更高的山头在等着我呢!我咬咬牙,只得继续攀登。野草长得比下面的还要高,经过一个冬季的北风的劲吹,大都被撂倒在地,齐齐地向东南方向倒伏。于是,我脚下的路彻底找不着了,只好踩着滑滑的野草,如“草上飞”一般,向下一个山头挺进。
 
下一个山头海拔更高,顶上筑有简易山寨,纯石头垒砌,内外两圈。墙上有洞,应为瞭望孔或射击口。山脊由此开始转为往东延伸,岭上不再坎坷,没有树,只有草,好走多了。
 走遍济南——独闯唐王寨
                                                                     第一处石寨:西寨
走遍济南——独闯唐王寨
第二处山寨:中寨
往东行走约一公里,登上另一个山头。在开阔的山顶上,建有一个更大的山寨。石墙更高更厚,结构更为复杂,当然也更坚固。大寨的中央,建有一座圆形石圈,应该是指挥中心吧。由此往北眺望,在大约一公里处,依稀可见另一个山头同样筑有一个山寨,山寨的东、西、北三面皆为峭壁,唯有南侧与山脊相通,与我身边的这座山寨南北相望。凭感觉,那个山寨的规模比这个还要大,石墙内好像还有不少石屋。考虑到主山寨在东,所以我选择东行,放弃了北边的山寨。
走遍济南——独闯唐王寨
第三处山寨:北寨
 走遍济南——独闯唐王寨
处处悬崖绝壁
这一带的山脊,地势比较平缓,适于大规模驻军。而山脊的周围,全是岩层断面,一层一层地堆叠,就像人工垒起的城墙似的。再加上有多个寨把守要害处,相互策应,互为犄角,要想攻上此山,势比登天还难。望着四周的悬崖和城堡,我想到了一个词——铜墙铁壁。是啊,这一道道断崖,不就像一道道铜墙铁壁吗?
继续东行约500米,随着唐王寨主峰越来越清晰,我却越来越发现不对劲,因为我的正前方出现了断崖!要想去唐王寨主峰,必须攀下这个断崖,越过“V”型垭口,才能到达目的地。我是恐高之人,一靠近悬崖就晕,再加上山口风大,更让我两股战战,凭我只身一人,是绝不敢弄险的。怎么办?是冒险一搏,还是打道回府?我坐在离悬崖10米远的岩石上,进行激烈的思想斗争。
走遍济南——独闯唐王寨
由断崖处拍摄唐王寨主峰
过了很久,我转身登至高处,向来时的方向张望,希望能发现有贵人出现。可是,苍茫的山岭上,不见一个人影。就在我几近绝望之时,突然发现远处的山脊上,有一个黑影在蠕动。我眼神不好,是不是看花眼了?我揉了揉眼睛,定睛观望,果然是一个人!我惊喜异常场,赶快脱下黄色风衣,一边在空中挥舞,一边高声喊话。十几分钟后,一位大哥出现在我的面前。他就是附近村民,今天闲来无事,想看看上山的路修得怎么样了。听我喊叫“帮忙”,这才赶将过来。在这位大哥的鼓励和帮助下,我终于攀下这个断崖,登上了唐王寨的主峰。
唐王寨主峰名叫宝泉山,海拔360米。要登上山顶,必须通过一座石门。石门耸立在陡峭的石坡上,扼守要冲。古时并无火器,战争主要靠刀枪剑戟之类的冷兵器。因此山寨的防守非常简单,只要把守住石门,基本可保万无一失,颇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
走遍济南——独闯唐王寨

越过石门,就算登上了唐王寨最后的堡垒。顶上有数十间石屋,像蒙古包一样分布在山顶上。石屋面积都不大,小的仅2平米,大的也不足10平米。石屋低矮,必须躬身方可进入。室内空间狭小,地上散落着石块,石墙上有几个洞,估计是用来放置油灯、日常用品等。顶部皆已破损,漏出一个个大窟窿,从外面看,就像一只只仰望苍穹的大眼睛。山顶中间,有一条不足两米宽的道路,两旁的石屋建造得较为整齐。这条路,应该是人流最为密集的地方,相当于现在的“商业街”吧。
是什么人在山顶上建造如此规模的山寨呢?据传是唐王李世民!隋唐时期,李世民亲率十万大军攻打刘黑闼。兵败,退至大崮山村附近,并在宝泉山上建造石屋,做临时避难之用。凭险据守,刘黑闼倒也奈何不得。被围困后,李世民派两员大将突出重围,直奔长安求援。接到消息的李渊派齐王李元吉和幽州总管罗艺两面夹击,李世民由山寨杀出,终于把刘黑闼打败。
走遍济南——独闯唐王寨

上述故事只是传说而已,并无正史记载。有专家说,此山寨确实建于唐代,但山上的石屋应是周围村民为防御匪霸而砌垒的,与李世民无关。其实对附近村民来说,石寨到底是谁修建的,这个问题不是一个史学问题,而是一个情感问题。既然周围村民认可与李世民有关,我姑且信之。地名是文明人类区别各个地物的标识符号,是用语言、文字表达的各个地理实体的首要标志。在我国,以人名作地名的习惯出现在辛亥革命之后,但是人们常常以正面的历史人物作地名,很少以反面人物为地名的,其中就蕴涵着价值取向和情感取向。这座山寨以“唐王”命名,当然饱含着周围村民对李世民景仰与赞颂。如今,经过1400余年的风雨洗礼,几乎所有石屋都已破败不堪,但却默默坚守在山巅之上,还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列为保护范围。
考虑到不能让村民大哥耽搁太久,我草草走了一圈,便开始返回。当村民大哥再次帮我攀上山崖时,我对他充满感激之情。萍水相逢,出手相助,毫无所图,怎能不令我感动呢!同时,我也想念我的那帮登山弟兄们,若有他们同行,今天一定会玩得更加尽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