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走遍济南——“济南巨观”华阳宫

(2019-06-18 09:36:05)
分类: 山水游记

作为济南人,如果你只知华山,不知华阳宫,我会嘲笑你孤陋寡闻,就像法国人不知拿破仑,美国人不知华盛顿,德国人不知俾斯麦;如果你登临华山,却对华阳宫视而不见,那么我会十分错愕,进而挖苦你的过失或过错,就像游北京不去紫禁城,游埃及不看金字塔,游印度不去泰姬陵。总之,作为济南人,你不仅要知道华阳宫,还应该走进去,花些时间,静下心来,认真地细细地阅读。

走遍济南——“济南巨观”华阳宫

全景拍摄华阳宫

华山是济南“齐烟九点”中最美的一座山,也是文化底蕴最为深厚的一座山,过去被称为“济南第一山”。近些年,经过精心打造,全新的“华山历史文化湿地公园”已初具雏形,容颜乍露,便惊艳泉城。而华山脚下的华阳宫,经过耐心细致的维修之后,如今焕然一新,重又敞开大门,用自己的一砖一瓦向人们诉说着绵长而丰厚的历史和文化。

华阳宫,因位居华山之阳而得名,创始年代史料无详细记载。秦汉之际,皇帝多次封禅大典,道士因而把济南地区发展为道教圣地。《三国志》上说,曹操为济南相时,“山东道观宇祠星罗棋布,而济南尤盛,至六百余祠”。这多达六百的道观中,是否包括华不注的道教建筑?在下不敢妄下断言。最早有确切记载的,是明代学者王象春,他在《齐音.元阳子》一书中载曰:“晋元阳子,长白山人,得《金碧潜通》一书于伏生(秦朝博士、西汉经学家)墓中,细为注解,携之修真于华阳宫。”至金代,有史载于金兴定四年(1220年),由丘处机的弟子陈志渊拓建华阳宫,自此香火绵延,经久不衰,渐成规模。

走遍济南——“济南巨观”华阳宫

从空中俯拍华阳宫

走遍济南——“济南巨观”华阳宫

华阳宫殿宇分布图

华山脚下殿宇众多,除了华阳宫,还有道观棉花殿、龙王庙、三皇宫、三元宫、关帝庙、十王殿、泰山行宫及佛教的净土庵、地藏殿、观音殿等。华阳宫本来只是古建筑群中的一座庙宇,因其规模最大、历史最久,所以人们习惯于将华山脚下这一大片建筑统称为华阳宫。这些殿宇依山就势,高低错落,相间有序,布局有致,共同形成济南地区最大规模的古建筑群,被古人称为“济南巨观”。闲言少叙,下面就随我一起进入这座“济南巨观”。

走遍济南——“济南巨观”华阳宫

走遍济南——“济南巨观”华阳宫

华阳宫一宫门

眼前的这座孤零零地建筑,为华阳宫的一宫门,面阔三间,单檐硬山顶。它伫立在华阳宫的最前方,无围墙相连,周围是绿盈盈的草地。跨过一宫门,你会发现在一宫门与二宫门之间,是一片开阔的绿地广场,广场中央立一块御碑头,汉白玉台座,外有防护罩。碑头阳面,浮雕蟠龙两条,龙头恭维着书有“圣旨”图案,阴面则是双凤恭维圣旨图案,造型奇特,栩栩如生,他处少见。御碑东西两侧,有一圆一方两座台基,圆的是鼓楼台基,方的是钟楼台基。这个开放式的绿地广场是此次维修中新建的,广场上的一宫门和钟鼓楼台基,都是根据考古和历史记载重建的。为避免形成历史遗憾,对于考古发现的原来灭失的钟楼、鼓楼原址,经过和文物界、文化界专家探讨,决定先复原台基进行展陈,待进一步将原制式、手法、空间关系研究透彻后再复原。

走遍济南——“济南巨观”华阳宫
走遍济南——“济南巨观”华阳宫

华阳宫广场 御碑

在一宫门东侧,有“华泉”旧址,今已修复,泉池旁立有武中奇书写的碑碣。华泉为济南72名泉之一,古时此泉很大,唐段成式《酉阳杂俎》有“华不注泉,方圆百步”的记载。民初《续修历城县志》称:“华不注山下泉源灌注陂地,交属荷稻之利,村民赖之。”因为华泉漫漶成湖,所以明代以来在华不注四周先后建立了“忽雷闸”、“还乡店闸”等水闸。清代一代诗宗王士禛曾有诗曰:“忽雷闸下流澌急,华岩宫前云雾遮”。历史上,华泉经历了喷涌、淤塞、复涌、再淤塞的过程。2001年进行清淤挖掘,修砌泉池,池长15米,宽9米,深2米。一池清水,平明如镜,孤山及古庙倒影,与鱼池荷塘相互映衬,别具风姿。

走遍济南——“济南巨观”华阳宫

华泉——济南72名泉之一

《春秋左传》载,鲁成公二年(公元前589年),齐顷公亲率大军在今济南北马鞍山下摆上阵势,与郤克率领的晋军进行决战,史称“齐晋鞍之战”。结果“齐师败绩”,齐顷公被晋军追逼,绕华山跑了三圈仍难以逃脱,这就是又名的“三周华不注”。危急时刻,幸得大臣逢丑父与齐顷公更衣换位,并佯命齐顷公到山脚“华泉”取水,始得趁机逃脱。历代文人对华泉多有题咏。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曾巩《登华山》诗曰:“丑父遗忠无处问,空余一掬野泉甘。”清人赵执信作《华不注行》诗说:“欲寻丑父易位处,华泉之水今独清。”

走遍济南——“济南巨观”华阳宫
走遍济南——“济南巨观”华阳宫

华阳宫二宫门

二宫门台基高大,单檐硬山顶,后接卷棚,构成勾连搭,其创建年代不详,现存实物为明清遗物。二宫门是华阳宫的正式山门,过去未免票时,需要由此购票进入。进入二宫门,左右两侧分别为“四值功曹”神像,分别为值日、值时、值月、值年功曹。四值功曹是守护神,掌管功劳簿,负责考察记录功劳,并把考察记录上达天庭。宫门左侧为值日、值时功曹。值日功曹手托“三足乌”,象征太阳;值时功曹手托日规,代表古代人们测时器具。宫门右侧为值年、值月功曹,值年功曹手持节气圆盘,代表一年二十四节气;值月功曹手托蟾蜍月,象征月亮。

走遍济南——“济南巨观”华阳宫
走遍济南——“济南巨观”华阳宫

“四值功曹”神像

穿过二宫门,就来到华阳宫的主殿四季殿前。这里地势平坦,空间广阔,院中植有多棵近千年树龄的参天古柏,高大挺拔,虬枝蟠曲,苍劲葱郁,给人以高深莫测、超然脱俗之感。据统计,华阳宫内共有62棵古老侧柏,每棵树都有一个信息牌,上面标有具体树龄,最年轻的也超过850岁,最年长的已经980多岁,真是名副其实的“千岁爷”。

62棵古柏中,最有的有三棵,即落凤柏、赐福柏和茶柏。落凤柏紧挨四季殿台阶右侧,已经900多岁,两搂之粗,为防止开裂,树干上缠满了铁丝。相传古时曾有凤凰落于树上,故得此名。后被人们传说,这棵古柏富有仙灵之气,只要在树上绕红线三圈,烧香三炷,落凤柏就会保佑你家女儿长大后像凤凰一样漂亮美丽、聪颖吉祥。

走遍济南——“济南巨观”华阳宫

四季殿前台阶侧的落凤柏

赐福柏位于四季殿月台左侧,树干粗壮,离地几米后就分出枝杈,往上继续分杈,形成庞大树冠,枝繁叶茂,荫庇世人,因此称之为“赐福柏”。传说只要在树上绕红线三圈,烧香三炷,赐福柏就会赐予你家男孩身体健康、博学多才。  

走遍济南——“济南巨观”华阳宫

四季殿西南面的赐福柏

四季殿后、玉皇殿前,有棵900岁的“茶柏”。据传以前每年春天发芽时,道士都会采下来留着泡茶招待贵客。不知道是否是过去采得太多了还是其它原因,如今的“茶柏”不再枝繁叶茂,而只在树冠顶部有稀疏的几根枝条。

走遍济南——“济南巨观”华阳宫

台阶左侧为“茶柏”

因华阳宫内柏树茂盛,庙宇深深,生态环境极好,引来猫头鹰在此栖息,形成一个猫头鹰生态林,是济南为数不多的猫头鹰栖息地。每年12月初,华阳宫都会迎来一批固定的客人——猫头鹰,它们成群结队地在古柏树上安家。作为一类夜行性猛禽,它们一般都在夜间活动,黄昏时分至夜间,它们或展开长长的翅膀,滑翔着起落于柏树间,或三五成群的越过各庙宇的院落、湖边河道,四处觅食,直到次年3月再集体离开。猫头鹰是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而古柏是“华阳宫三宝”之一(古建筑、古树、古壁画并称华阳宫三宝),为了将他们保护好,这次公园改造中,将原先裸露板结的土层铺上了石砖,并将古树的“家”扩大了——减少周边硬化面积,扩大根系生长空间,再换填优质土壤,深层施加底肥,给古树复壮提供充足的养分,相信这些古树营养更丰富、生活更开心、成长更茁壮。

走遍济南——“济南巨观”华阳宫

枝繁叶茂的古柏林

一般情况下,道观的主殿是三清殿,而华阳宫的主殿则是四季殿。四季殿位于华阳宫轴线的后部,建于高大的月台之上。13级台阶中间,置有丹陛石,上刻深浮雕祥云图案,两侧有石栏,气势非常宏大。

走遍济南——“济南巨观”华阳宫

四季殿前的丹陛石

现存四季殿为明清遗物。面阔五间,进深三间,单檐硬山顶,前接三间卷棚,构成勾连搭,极大的扩充了宗教的活动空间。它雄伟高大,殿匾额上书“四季殿”。前中内柱上各塑一盘龙浮雕,以苍龙探爪势从明栿月梁伸探而下,令人望而生畏,不寒而栗,为我国的龙雕珍品。

走遍济南——“济南巨观”华阳宫

四季殿内的玉皇大帝神像

殿内祀神像有九尊,均置于高大的神座之上。中间神像是玉皇大帝,大殿正中间供奉着玉皇大帝的神像,神态安祥,眉宇间显露出帝王的尊严。玉皇大帝,全称“昊天金阙无上至尊自然妙有弥罗至真玉皇上帝”,又称“昊天通明宫玉皇大帝”。道教认为玉皇为众神之王,在道教神阶中修为境界不是最高,但是神权最大。玉皇大帝除统领天、地、人三界神灵之外,还管理宇宙万物的兴隆衰败、吉凶祸福。东侧是太白金星,亦名启明、长庚、明星,是上界之神仙,其形干练,多谋深思,智慧过人。西侧是托塔李天王,名李靖,为《西游记》中的哪吒的父亲,以勇猛护法而著称,与太白金星为一文一武,侍立玉皇大帝两侧。

走遍济南——“济南巨观”华阳宫

太白金星

走遍济南——“济南巨观”华阳宫

托塔天王

四季殿的东西两侧依次陈列着春(句芒)、夏(祝融)、秋(蓐收)、冬(玄冥)四季神像,实为上古时期的四帝。句芒,为古代传说中的木官之神,掌管上古时期的木作。祝融,传为上古帝喾时的火官,以火施化,被后人尊为火神。蓐收,掌管风力,被后人尊为风神。玄冥,掌管雨水,为居北方的雨神。据清代《重修华阳宫四季殿碑记》记载,该殿供奉四季之神,是人们祈求五谷丰登的地方。

走遍济南——“济南巨观”华阳宫
走遍济南——“济南巨观”华阳宫

四季神像

四季神像如何辨别?看年龄便知,青年为句芒,右手持笏板,臂夹桃花,背有八卦和春之节气标志;壮年为祝融,手持笏板,臂夹荷花,背有八卦和夏之节气标志;中年为蓐收,手持笏板,臂夹秋菊,背有八卦和秋之节气标志;老年为玄冥,手持笏板,臂夹冬梅,背有八卦和冬之节气标志。

走遍济南——“济南巨观”华阳宫
走遍济南——“济南巨观”华阳宫

四季殿壁画

四季殿的墙壁上,绘有精美的古壁画,虽然不够完整,但从残存的线条、色彩、构图等方面来看,都不失为价值极高的绘画精品。古壁画与古建筑、古柏树并称华阳宫三宝。华阳宫内现存单体建筑34处,其中保存壁画的建筑有12处,即四季殿、十王殿东殿、十王殿西殿、泰山行宫山门、元君殿、观音殿、三教堂、关帝庙前殿、关帝庙后殿、三宫殿、棉花殿和三皇殿,总面积有550平方米,是济南地区保存最多、最精美的壁画保存场所。这些壁画或是道教、佛教人物及连环故事,或是花鸟水草等,其笔法细腻、色彩鲜亮,人物动作表情逼真。画法多为工笔重彩或工笔小写意,可惜在文革期间均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经修补后,被白石灰掩埋了四十多年的一幅幅完整精美的古壁画重露真颜。仍呈现出美轮美奂的效果。

走遍济南——“济南巨观”华阳宫
走遍济南——“济南巨观”华阳宫

修复后的连环壁画

这些壁画大多形成于清末民初。由于壁画形成的时间比较长,自然风化严重,导致颜料层粉化褪色、酥碱起泡、地仗层大面积空鼓脱落及生物损害,特别是文革期间,壁画被大面积的白灰层覆盖。2010年6月,济南市考古研究所正式启动了华阳宫古建筑群壁画保护修复工程,经过一年多的紧张施工,大面积的精美画面重新显现,其中不乏价值极高的绘画精品。

在华阳宫的三教堂内,东西墙都有长约2.5米、宽约2.4米的壁画,壁画以连环画的形式出现,十多块方砖上画着宗教故事,画作生动、线条流畅细腻,还能看出鲜艳的红色、蓝色,这来自古时的矿石原料。在元君殿墙壁上,有一组反映碧霞元君生平的壁画,第一幅画为三元君出生的画面,紧跟着是年幼的三元君沐浴,三条巨龙从天而降喷水为其沐浴。随后是三元君逐渐长大,外出求道,在青龙桥下遭遇坏人劫持并获救助,最后成道的整个经历。据介绍,这样精美且完整的壁画在我省尚属首次发掘,在全国也极为罕见。   

走遍济南——“济南巨观”华阳宫
走遍济南——“济南巨观”华阳宫

精美壁画

在三皇殿的北墙上有三幅墨画,中间是一幅“乌龙戏珠”壁画,左面是“锦上添花”,右面是“丹凤朝阳”。中间的“乌龙戏珠”壁画栩栩如生,祥云翻滚,波涛汹涌,犹如一条巨龙腾云而出,水花四溅。壁画做工相当精美,其细腻的手法和珍贵的颜料涂层,皆令世人震撼。

走遍济南——“济南巨观”华阳宫

孝祠

在四季殿的东西两侧,有忠孝二祠对称。西侧孝祠供奉的是孔子的学生,被西汉刘向在《孝子图》中命名为二十四孝子之一的闵子骞。塑像沉稳庄重,躯体前微倾,右手前抬,左臂后束,目光深邃,面部祥和,俨然一副学者风范。  

走遍济南——“济南巨观”华阳宫

闵子骞像

闵子骞是春秋时期鲁国人,中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儒家学说的创始人之一。因一则“鞭打芦花”的故事,让后人知道了他不计较后母虐待,而以德报怨的孝行。至今,在济南和全国多处地方都有专门纪念闵子骞的场所。

走遍济南——“济南巨观”华阳宫
走遍济南——“济南巨观”华阳宫

忠祠及逄丑父像

东侧忠祠奉祀的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舍身救驾、效忠君主的逄丑父。塑像威严庄重,腰挎宝剑,身披铠甲,俨然一位忠实侍卫大臣。据记载,公元前589年,在济南发生了历史上著名的“齐晋鞍之战”,“齐军败绩,逐之,三周华不注”。齐顷公乘坐的战车被树干绊住,骖乘逄丑父与齐君换装易位,并佯“令”齐君去华泉取饮,齐顷公借机逃脱。

走遍济南——“济南巨观”华阳宫
走遍济南——“济南巨观”华阳宫

兰桥古井

在四季殿大院的西南角,有一口古井,名叫兰桥古井,这里传说着一个凄美的爱情故事。传说河北书生魏魁元在华不注读书,于井边偶遇民女蓝瑞莲。二人都身世凄苦,遂产生爱情。夜半约会于兰桥古井边,不料山洪爆发,魏魁元不幸被淹死,蓝瑞莲痛哭流涕,投井而亡。后来以此改编的吕剧传统剧目《井台会》,使这段故事被更多的人所熟知。

走遍济南——“济南巨观”华阳宫

华阳宫东院

华阳宫古建筑群由9个独立院落、17座殿庙、34座单体建筑组成,院连院,院套院,庙院深深,殿宇重重。在建筑群的东院,坐落着三座庙宇,分别是龙王庙、棉花殿和三皇殿。这三座庙宇均与百姓生产生活、生老病死息息相关,因此建筑十分平民化,是民间百姓智慧的结晶。

走遍济南——“济南巨观”华阳宫
走遍济南——“济南巨观”华阳宫

龙王庙

龙王庙面阔三间,单檐硬山顶,创建年代不详。内塑龙王像,是传说中司兴云降雨之神,遇天旱或遭天灾,诵经请龙王,即可风调雨顺,保佑福祉,国泰民安。

走遍济南——“济南巨观”华阳宫

龙王像

走遍济南——“济南巨观”华阳宫
走遍济南——“济南巨观”华阳宫

虾兵蟹将

进了龙王庙,只见大殿正中供奉的是龙王像,头戴九旒王冠,身罩黄色鹤氅,左手做掐指神算状,慈眉善目,好一副帝王气派。龙王左右,虾兵蟹将侍立,颇有水族味道。

棉花殿是一座单体小庙,面阔三间,进深一间,单檐硬山顶。其创建年代不详,现存为清代遗物。“棉花殿”是别处道教场所罕见的殿宇,按说供奉的应是棉花神,可室外铭牌上却说是对蚕神的敬奉。中国历史上的蚕神应是嫘祖,黄帝的妻子。她教给人们养蚕缫丝,被后世封为蚕神加以供奉。棉花则是秦汉之际从印度引进种植的作物,直至宋元时期才在中原地区大面积种植,逐渐取代了工序繁杂的桑蚕缫丝业。因此,棉花备受国人青睐,延伸出棉花神也顺理成章,这与蚕神完全是两码事,铭牌上应该改为棉花神。

走遍济南——“济南巨观”华阳宫
走遍济南——“济南巨观”华阳宫
走遍济南——“济南巨观”华阳宫

棉花殿与蚕神像

东院之内,还套着一座小院落。小院门朝西,进院左拐上台阶,月台上坐落的就是三皇殿。三皇殿面阔三间,单檐硬山顶。其创建年代不详,重修于嘉庆二十三年。门柱悬楹联一副:盘古开天人伦自此入道位,帝王英杰青史留迹显德威。横批是:众妙之门。殿内供奉的是道教三祖——天皇(伏羲青帝)、地皇(神农炎帝)、人皇(轩辕黄帝),他们是中华民族上古时代传说中的三皇祖先。

走遍济南——“济南巨观”华阳宫

三皇宫院门

走遍济南——“济南巨观”华阳宫走遍济南——“济南巨观”华阳宫

三皇殿

“三皇”是中华民族远古时期的三位领袖,所指者谁?历来有多种说法,例如《史记》曰天皇、地皇、泰皇,《太平御览》曰天皇、地皇、人皇,《尚书大传》曰燧人、伏羲、神农,《风俗通义》曰伏羲、女娲、神农,《帝王世纪》曰伏羲、神农、黄帝,等等,各种版本大约有十多种,所以殿内供哪三位都不能说错。但华阳宫三皇殿所供的三皇,铭牌上介绍的是天皇伏羲、地皇神农、人皇轩辕,而殿内塑像却是伏羲、女娲、神农,因为殿内塑像有一尊女身,是女娲无疑。铭牌与塑像明显不符,搞得我有点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走遍济南——“济南巨观”华阳宫

伏羲像

伏羲手持太极图,传说其仰观于天,俯察于地,通阴阳而兼三才,始作八卦,即流传于世的“先天八卦”,后被人们尊为天皇。女娲一手捧泥土,一手做抟土状。她是中国上古神话中的创世女神,相传以泥土仿照自己抟土造人,创造并构建人类社会;又替人类立下了婚姻制度,繁衍后代,因此是中华民族的母亲,华夏民族人文先始,福佑社稷之正神。轩辕氏手握护板,因统一了我国黄河流域各部落,建立起中华民族的雏形,开始了对人群的管理,而被尊为人皇。

走遍济南——“济南巨观”华阳宫

女娲像

走遍济南——“济南巨观”华阳宫

轩辕像

与东院相比,西边的院落要复杂得多,殿宇也多了许多。穿过华阳宫大院往西,在华阳宫和泰山行宫之间,有一个南北狭长的院落,这是一处佛教庙宇,高大的门楼,漂亮的垂花门,雕梁画栋,绚丽多彩。净土庵正殿名三圣殿,面阔五间,进深一间,前出走廊,东西两侧置以配房,三开间,五架梁,均为单檐硬山顶。殿中供奉西方三圣,即阿弥陀佛、观世音菩萨和大势至菩萨。

走遍济南——“济南巨观”华阳宫

净土庵门楼

走遍济南——“济南巨观”华阳宫

三圣殿

阿弥陀佛是西方极乐世界的教主,他以观世音、大势至两大菩萨为胁侍,是我国佛教界最熟悉的一尊佛,成道以前原是一位国王,由于受到世自在佛的启示,乃发起求无上道的愿心而出家。修行期间曾发出四十八大愿,其中之一说:他成佛后,凡信奉他并持诵他名号的人,命终时佛将前往接引其人往生自己的国土,即西方极乐世界。正因为净土宗比较容易信奉,所以在中国佛教各宗派中净土宗的信徒最多。

观世音菩萨是阿弥陀佛的左胁侍,他随阿弥陀佛一起接引希望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众生,代表“大慈大悲”。因此,佛教界称他为“大慈大悲”、“救苦救难”、“普渡众生”的菩萨,是中国信徒最为崇拜、最受欢迎的一尊菩萨。

大势至菩萨是阿弥陀佛的右胁侍,若有众生颂阿弥陀佛名号,发愿往生极乐世界,阿弥陀佛即遣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等随时随地拥护行者。而大势至菩萨则以他独特的智慧之光普照世界一切众生,使他们解脱血火刀兵之灾。      

走遍济南——“济南巨观”华阳宫
走遍济南——“济南巨观”华阳宫

泰山行宫正门

净土庵西侧,有一座十分规整且自成体系的一处院落,那就是泰山行宫。这里庙宇错落,碑碣遍地,古树参天,篁竹翠绿。泰山行宫正门朝南,与华阳宫的二宫门并排,此门常关闭,游人可由净土庵西侧门洞进入。

走遍济南——“济南巨观”华阳宫

元君殿

元君殿是泰山行宫里的正殿,创建于明崇祯二年(即公元1629年),光绪二十二年(公元1896年)重修。面阔三间,进深一间,前出廊厦,一尊大香炉竖立宫门前。殿外门柱上悬蓝底金字楹联:入真门秉真心参透真玄真自在,求妙理达妙境展开妙道妙神通。门前镶嵌着明代文人刘敕撰写的《重修泰山行宫》碑记。文中描绘了当时的景象,说华不注山前小清河流过,山阴则大清河蜿蜒,“二水环抱,秀气烟云,宛若芙蓉”,人们可由城中乘船沿小清河前来游览华山。正殿两侧有配殿,也是前出走廊、面阔三间的券棚式砖木结构建筑。

元君殿内主祀碧霞元君,俗称泰山娘娘,两侧为眼光娘娘和送子娘娘。碧霞元君为道教所尊奉的神,能“庇佑众生,灵应九州”,“统摄岳府神兵,照察人间善恶”。眼光娘娘和送子娘娘,实为碧霞元君的化身,专治眼疾,乞求光明,主管生儿育女,赐福降子。关于碧霞元君的身世,众说纷纭,既有凡女得道之说,也有充满贵族气息的东岳大帝女儿之说。明清时期,无论是佛教还是道教都崇信碧霞元君,将其奉为中国第一山神,祀元君的庙宇从泰山扩展到全国各地,信众无数,香火鼎盛。相传碧霞元君是保护妇女生产之神,其塑像左右常塑怀抱婴儿的侍者,故又称其为泰山娘娘或送子娘娘。中国封建社会普遍重男轻女,认为“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所以碧霞元君为历代百姓所普通推崇,称为中国历史上影响最大的女神之一。

走遍济南——“济南巨观”华阳宫

泰山元君像

走遍济南——“济南巨观”华阳宫
走遍济南——“济南巨观”华阳宫

眼光娘娘和送子娘娘

元君殿前的院落较大,中间是地藏殿,两旁的东西偏殿是十王殿,供的是佛、道二教共有的十大阎罗王。地藏殿是位于元君殿正前方的一座小殿,面阔单间,单檐硬山顶,辟单门无窗。创建于清康熙二十四年(公元1685年),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重修,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修葺。内祀地藏王菩萨,担负着释迦摩尼佛灭度后,弥勒佛出世前,救度众生的重任,发宏大愿“地狱不空誓不成佛”。

走遍济南——“济南巨观”华阳宫

走遍济南——“济南巨观”华阳宫

地藏殿

地藏殿的东西两侧为东西十王殿,之所以将它们建在一起,不是像有人说的出于无知,而是有讲究的。据说,地藏王菩萨正是诸位阎罗王的化身。

东、西二殿均面阔三间,进深二间,单檐硬山顶。创建于崇祯二年,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重修,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修葺。内祀十大阎罗王,依次是:秦广王、楚江王、宋帝王、五官王、阎罗王、卞城王、泰山王、都市王、平等王、转轮王。他们半神半鬼,青面獠牙,面目凶恶,看了让人脊梁沟发冷,汗毛倒竖,阴森恐怖。“阎王”又称鬼界之王,简称鬼王,既是鬼,又是神,为阴曹地府的最高统治帝王,主要司管三界万物生死存亡的至高权力。

走遍济南——“济南巨观”华阳宫

十王殿

走遍济南——“济南巨观”华阳宫
走遍济南——“济南巨观”华阳宫
十阎王像

走遍济南——“济南巨观”华阳宫

走遍济南——“济南巨观”华阳宫黑白无常像

阎罗王,民间亦称“阎王”“阎王爷”,为阴曹地府的冥王。最初是佛教神话中冥界唯一的王,后来中国道教将阎罗王收编为道教的神,并将阎罗王与中国历史人物结合起来,逐渐形成十殿阎王的说法,并在民间广为传扬,其中地府第五殿殿主由北宋包拯担任。文化是互通互鉴、相互融合的,后来中国佛教也将道教的十殿阎王概念加以吸收,佛教的阎罗王也演化成了和本土道教一样的十殿阎王。

走遍济南——“济南巨观”华阳宫

观音殿

在泰山行宫正后方,净土庵的西邻,有一座方形院落,院内有两座殿宇,一为观音殿,一为三教堂。观音殿处于小院中央,三教堂的正南面。它创建于清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单间单庙,单檐硬山顶。其空间仅奉单尊观音菩萨像,南辟门,无窗。内壁遗有较完整的壁画,造艺较高。

走遍济南——“济南巨观”华阳宫

观音殿内

观音殿的正后方是三教堂,殿宇面阔三间,进深一间,单檐硬山顶,前出廊厦,南辟一门二窗。该殿创建年代不详,根据殿奉内容的形成和现今遗存的建筑风格,该建筑物可能为清初创建。2000年政府维修,瓦顶揭换,保留原油漆绘彩。三教堂的檐柱颇有神韵,为深浮雕盘龙柱,龙身遒劲,紧紧盘于柱上,昂首向内,泛着古铜色光泽,气象不凡。

走遍济南——“济南巨观”华阳宫

三教堂

三教堂为三开间殿,是佛、道、儒三教鼻祖的集居地。内祀释迦牟尼、老子和孔子。宋、明二朝的理学发展,使佛、道、儒的思想能够相互兼容,在教规上相互借鉴,在教义上相互沟通,互不排斥对方,趋于大统。道观不再只有道士住持,佛教僧徒也同住一处,儒教徒也前往致祭。

走遍济南——“济南巨观”华阳宫

孔子

走遍济南——“济南巨观”华阳宫

释迦牟尼

走遍济南——“济南巨观”华阳宫

老子

三元宫位于古建筑群的最北、最高位置,东西有耳房,正殿名三官殿,面阔三间,进深三间,单檐硬山顶。内塑天、地、水三官像。每年的农历正月十五天官为上元,七月十五日地官为中元,十月十五日水官为下元。有种说法,上元是为人们赐福的,乞求什么,得到什么。中元是赦罪的,一旦在民间犯下罪行,并有意悔改,乞求会得到赦免。下元是消灾的,不管是天灾人祸,向神像乞求,就会消除灾恶。

走遍济南——“济南巨观”华阳宫

三元宫院门

走遍济南——“济南巨观”华阳宫三官殿
走遍济南——“济南巨观”华阳宫

天官 地官 水官

在三官殿的东南位置,四季殿正北的高台上,坐落着玉皇殿。玉皇宫与华阳宫同轴,从华阳宫偏后门出,拾级三十余步台阶可抵达。该殿面阔三间,进深一间,前出廊厦,明嘉靖前所建,清嘉庆二十三年(1818年)重修。奇怪的是,名为玉皇殿,但殿内祀奉的并不是玉皇大帝,而是弥勒佛。

走遍济南——“济南巨观”华阳宫
走遍济南——“济南巨观”华阳宫

玉皇殿

在整个古建筑群西部,三官殿的西南位置,有一个由两进殿组成的院落,为关帝庙。该庙营造依山就势,前后地势错落布置,殿宇均辟后门连接甬路与台阶相通。其殿宇创建年代不详,清朝与民国时期先后重修,现存建筑是明清遗物。原庙为观音堂,2000年维修后改为关帝庙。共有前后二殿组成。二殿结构相同,均为面阔三间,进深三间,单檐硬山顶,明间辟门,尽间辟窗为木植棂式。二殿内壁遗有大面积的壁画,因60年代被军队占据时作为教室,内壁置有上课的黑板,壁画被涂料覆盖。从遗露的内容上看多为佛教故事的内容,并有三层覆盖,精笔细描,颇具一定的艺术价值。

走遍济南——“济南巨观”华阳宫
走遍济南——“济南巨观”华阳宫

关帝庙

关帝庙前后殿皆祀关公像,前殿为武关公,后殿为文关公。武关公端坐挺胸,凝眉冷视,身披铠甲,外罩黄袍,俨然一副威武忠实的武将形象。左右分别是象征关公武力和权力的青龙偃月刀和玺印。后殿的文关公一身儒雅打扮,头戴蓝色纶巾,身披青色鹤氅,身为坐姿,上身前倾,手捧《春秋》,正专心读书。

走遍济南——“济南巨观”华阳宫
走遍济南——“济南巨观”华阳宫

武关公像与文关公像

关羽一生的所作所为,与中国的传统文化密切相关,特别是儒家所提倡的忠孝思想,在关羽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在宗教上,不同的教派又把他当作护法神,故与佛、道、儒三教都有一定的联系,在民间受到广泛的顶礼膜拜。  

走遍济南——“济南巨观”华阳宫

俯瞰华阳宫

若体力尚佳,可登华山俯瞰华阳宫,只见一片古意盎然的庙宇,静静坐落于华山南麓。宫内绿树浓郁,庙宇鳞次栉比,古柏苍劲参天。它依山傍水,与门前的华山湖与身后的华不注融为一体,相映成趣,幽静空灵,一派超然脱俗的气象。此时,你不得不感叹,好一座“济南巨观”!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