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走遍济南——雨中穿越老柳线

(2018-06-14 08:43:30)
标签:

老柳线

李家塘

玉水村

智公泉

上罗伽村

分类: 山水游记

济南X051县道又称老柳线,其北始于小清河畔的老僧口村,其南蜿蜒至柳埠街道的柳东村,途经唐王、董家、郭店、孙村、彩石、西营、柳埠等7个乡镇(街道),全长71公里,是纵贯历城南北的交通主动脉之一。老柳线沿途风光旖旎、古迹众多,山泉汩汩、水流潺潺,山峦起伏、满目苍翠。它犹如一根精美的珍珠绳,将周边的景点串联起来,穿缀成一条珠圆玉润的珍珠项链。

老柳线我们曾走过多次,但都是在彩石乡区段,主要在山谷里穿行,而从西营到柳埠需要翻山越岭的区段,我们从未走过。2018年6月9日,周六,气温18—26。天不热,雨不大,我与师兄及其儿子小宋,一行三人由柳埠李家塘出发,来一次雨中穿越老柳线的徒步之旅。

走遍济南——雨中穿越老柳线

父与子——老宋和小宋

地图上显示,从李家塘到西营正好15公里,若加上途中寻找景点、欣赏景致所走路程,估计今天要徒步行走20公里左右。师兄的儿子小宋再过几天就要赴英伦读研究生,这是他第一次参加穿越,首秀就走这么长的距离,能否吃得消,我心中打了一个大大的问号。但是师兄信心满满地说:“一米九的个儿,二百多斤的块儿,校足球队的守门员,体力不会有问题!”

我们三人冒着淅淅沥沥的小雨,沿着老柳线向东南方向进发。四周峰峦起伏、青山环绕,两边丛林密布、树木葱茏,山间雨雾氤氲、空气清新。在这样的环境中穿行,远离喧嚣城市,脱离繁闹红尘,感觉身心俱净、脚下生风,由里到外透着通泰和轻松。无需欣赏什么景点,就这样微雨前行,也是别有乐趣。

行约半小时,至玉水村。该村位于柳埠东北5.5公里,现有人口350多人。听闻“玉水”之名甚是好听,就想象此名应与锦阳川有关,因为该村属于锦阳川流域,而锦阳川古时又称“玉水”。但是一位村民告诉我,玉水村之名并不是因为锦阳川。历史上,该村称滴水峪庄,明嘉靖四十年(1562年)碑文中有:“滴水峪庄”之名;清崇祯《历城县志》有“锦阳川路:滴水”的记载。解放后才更名为玉水村,因冬季村中河水结冰似“玉”,故沿称玉水。

玉水村夹于山谷之中,老柳线与山涧小溪携手穿村而过。村中小桥流水,古树繁茂,静谧而灵秀。两侧山峦秀美,草木葳蕤,葱郁而繁茂。村里村外瓜果丰饶,空气中弥漫着杏香、桃香和樱桃香的清新味道。老柳线两边,陆续分布着10多家农家乐,如玉泉农家乐、桃花峪山庄、聚富山庄、林果农家乐等。看到这些农家乐,我有似曾相识的感觉——哦,想起来了!过去多次带孩子去跑马岭野生动物园玩,走的都是这条道,有时就在路边的农家乐用餐。只不过那时都是开车,根本不知道走的是什么线,经过了哪些村。如果没有徒步穿越,我可能开车走100趟,也不了解途中情况,可见徒步穿越有诸多好处!

听村民说,玉水村有苦梨泉,于是我们抖擞精神,沿老柳线盘旋而上、寻泉而去。途中遇一水库,大坝高耸,库池很深,犹如一座天池镶嵌于高山之间。水库的北岸,立有两座铁甲武士铜像,一个在上方的公路边,一个在下方的大坝尽头。他们顶盔挂甲,胯下骏马,一手持盾,一手持剑,英气逼人,就像水库的两尊守护神,只不过这两尊神有点像西方武士,感觉不伦不类。大坝的南头,要温馨得多。毗邻大坝处,建有凌空平台,平台上方搭有凉棚。凉棚之下,设秋千椅、藤椅、茶桌等。若是夏夜来此乘凉,山风习习,星星闪烁,听流水潺潺、虫鸣蛙叫,拥情人入怀,倾尽缠绵,那将是何等浪漫之事!

走遍济南——雨中穿越老柳线

大坝之上

水库被聚富山庄承包,既可休闲垂钓,又可用餐住宿。山庄老板说,这里的鱼味道鲜美,因为水库里的水,都是上游苦梨泉的水汇聚而成。可是当我打听水库的名字时,山庄老板竟然说没有名字。怎么能没有名字?没有名字,水库岂不少了诸多韵味?后来逼急了,老板随口说:“那就叫玉水水库吧。”我觉得这个名字仍不够好,名字中有两个“水”字。我略加思忖,觉得叫“玉水天池”可能更好。

走遍济南——雨中穿越老柳线

健壮的师兄与玲珑的秋千椅

我们沿老柳线继续爬坡,海拔持续攀升,一路寻寻觅觅,但直到过了隶属于玉水村的涝洼自然村,也不见苦梨泉的踪影。再往前走,终于在公路右侧发现了“苦梨泉生态园”,大喜过望,认为苦梨泉定在其中。可是看门人告诉我们,苦梨泉已经错过!

回来经查资料得知,苦梨泉位于涝洼村东南侧。明清《历城县志》皆有记载,称“在黑牛寨前黄尖下”。苦梨泉往北即为黄尖山,再往北为黑牛寨。泉水自黄尖山下的岩石缝隙中流出,顺势跌落,汇为面积500多平方米的自然水湾。湾中苇草丰茂,水极澄澈,村民多至此汲取。泉水往西南方向流淌,经玉水天池汇流,入锦阳川。明、清《历城县志》所载“流经罗伽峪,入云河”,与今不合,估计有误。

走遍济南——雨中穿越老柳线
微雨前行

雨时断时续,时大时小,大部分时间,我们都是冒着麻麻细雨在行进。老柳线在山上盘绕,曲里拐弯的爬坡十分耗费体力,也很考验意志,你走了半天,回头一看,哇噻!只不过走了一个大回环,只升高那么几米。此时,你千万不要气恼,路,就要这样一步一步去走。

就在我们气喘吁吁之时,突然看到前方路分两支,一支向东南直通跑马岭野生动物园,另一支仍为老柳线,它拐弯越过跑马岭垭口,往东北盘旋下坡。从跑马岭垭口到西营,还有8公里。

走遍济南——雨中穿越老柳线

刘家门前隶属上罗伽村

下山的路要轻松许多,越过刘家门前,一段急行军之后,我们来到上罗伽村。上罗伽村距离西营镇驻地5公里,位于济南南部跑马岭高山区域,森林覆盖率达95%以上。放眼四望,只见峰峦叠嶂、地势起伏、千沟万壑、林茂果丰。那满目苍翠之色,令人心生愉悦。

走遍济南——雨中穿越老柳线

遥望磨峪顶

上罗伽村是南部山区有名的旅游村,村北有黑牛寨,村南有磨峪顶,村内有罗迦水库、智公泉,村头有“高光效”苹果生产基地。若是你想逃离城市的喧嚣,在嘈杂的生活中寻找一刻悠然自得,那么可以选择来上罗伽村。可徒步,可驾车,也可由西营乘坐333路公交车;可登山,可赏泉,可品尝农家乐,还可以体验各式各样的“采摘乐”。

上罗伽村是济南首家苹果示范园,也是济南首批十大休闲农业观光园之一,它以种植“高光效”苹果而成为远近闻名的苹果主题村。因这里地势较高、光照充足,使得出产的高光效苹果味道非常好,水分充足,甜香清脆。每到采摘季节,成群结队的游客来此观光采摘,欢声笑语与苹果之香一起在山间飘荡。走遍济南——雨中穿越老柳线

来上罗伽村,一定要去智公泉看看。智公泉位于黑牛寨山前西南侧。相传在唐代,有一位名叫“智公”的和尚在泉边居住,故名“智公泉”。明晏璧《七十二泉诗》著录,称“朱公泉”,清道光《济南府志》载:“朱公泉,在黑牛寨前。”地址与今智公泉合,盖因谐音,“朱公泉”衍称为“智公泉”。据该村居民称,此泉还曾叫作“济公泉”,因济公曾在泉边活动。朱公泉、智公泉、济公泉,三个名字语音相近,由此引起泉名演变之混乱。

走遍济南——雨中穿越老柳线

走遍济南——雨中穿越老柳线

智公泉天池

在村民的指引下,我们终于在村后找到智公泉。首先映入眼帘的,是路右侧的长方形水池,池中水波荡漾,芦苇葱郁,黑牛寨倒映池中,给池水染上一抹绿色。池南西侧有石柱矗立,高约米许,上书“智公泉村”。池南东侧,有一通石碑屹立,上书“智公泉天池”。此碑立于1997年8月,根据碑刻介绍,智公泉天池面积约2.5亩,容水2400方,除了供全村饮用外,还可浇灌庄稼和果熟。

走遍济南——雨中穿越老柳线

打开智公泉井口探视

泉池北头西侧,有一方形泉井,上有铁板覆盖。见铁板未上锁,我用力掀开井盖,往井中探视。井内泉流汩汩,微波荡漾,明暗不定。据说此泉久旱不竭,清冽甘美,见井中水流如此丰沛,我相信此言不虚。

站在池边,抬头望,黑牛寨就在眼前。此前,我曾多次想过找机会攀爬黑牛寨、孤峰庵,但一直没有付诸行动,今天离黑牛寨如此之近,却仍不在计划之内。

黑牛寨之名与山上的黑牛石有关,这是一块趴卧伏地的青色顽石。据传说,古时山上有一头黑牛精,它盘踞山巅,兴妖作怪,时常下山糟践老百姓的牲畜和庄稼,百姓们苦不堪言。智公和尚得知此事,便从天神处借来神鞭,一鞭打掉黑牛精一只犄角。黑牛精元气大伤,又无处可逃,便化成一块趴卧伏地的大顽石,这便是黑牛石。后来,由于战乱频繁,不少绿林好汉在此安营扎寨,招兵买马与朝廷对抗,久而久之,当地老百姓就把这个山峰叫做黑牛寨。

走遍济南——雨中穿越老柳线

遥望黑牛寨

离开智公泉,返回老柳线,正好12点整。接下来我们有三种选择:1、饭点已至,就近在上罗伽村中找一家农家乐,以解腹中之饥;2、体力已疲,放弃徒步,乘333路公交车返回西营;3、善始善终,继续徒步至西营。三人简单一商量,选定了第三方案。师兄抖擞精神,一身呐喊,率先冲在头里,担当起“破风者”。我和小宋脚下加急,快步跟上,三人就这样在饥饿和疲惫中,向西营发起最后的冲刺。

走遍济南——雨中穿越老柳线

师兄风采

下午一点,我们终于目的地,完成了从柳埠李家塘到西营的徒步穿越。此时的我们,既疲惫,又饥饿,赶紧在梯子山路边找了一家农家乐,杀了一只鸡,炒了几个菜,痛痛快快喝将起来。酒足饭饱之后,乘上65路公交车,兴尽而归。

今天小宋的首秀表现出色,初次徒步,就在雨中行走20多公里,这对他来说,是一次难忘的经历。带着这次经历赴英伦,定会对他的人生有所启迪。祝福小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