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19@365技能是怎么传承的

(2024-08-06 13:23:11)
标签:

365

小吃店走出家门后,几年时间家乡新起的房子,质量、式样、体量都上了新台阶。我看到一个地方连建的民宅,一色徽派,但院子充满了现代元素,不锈钢栏杆,扶手,葡萄架都做成了别具风格的休闲艺术品。
它们后面的经济支撑是村民从泥泞的土地走向了城市的小吃店当老板。

第一次敢走出去的人,不是身怀绝技的老板坯子,而是头脑灵活。找个师傅,拉两个助手成就一个小吃店。一时面点师傅相当紧俏,有钱找不到合适的人选。
跟师傅后面苦两年,第三年春节回家便有人上门求贤,原摊子少个人,街边又添一个新门面。

就这样家乡在外开的小吃店越来越多,至于这几年找不到好市口开小吃店不得不收敛,向热门行业发展。小吃制作技巧不高,聪明人通读《小红书》就能无师自通,但作为餐饮批量制作还是有含金量的技巧。

姥下有个做蛋糕的师傅,80年代在柳州干出明档。他带了两个徒弟想做规模更大的连锁店,令他没想到的成了邻街店,谁都想当老板。
一家老店分了四个老板店(两个徒弟、儿子媳妇、老夫妻俩)

坚持下来的多是夫妻店,最小的家庭单元。
现在给这些夫妻店打工想瞟学手艺是很难了,他们知道有一天徒弟成林了,自己竟然会多出一个竞争对手。

不是小老板们可恶而是他们需要生活。
技能都是这样传承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