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利股份年报9:毛利率之三营业成本
毛利率的第二个影响因素是营业成本。结论:如果单从消化原材料价格波动,控制毛利率这个角度看,双汇的生意模式,本身是比伊利要好的。
一、营业成本
1、毛利率的第二个影响因素是营业成本。营业成本,这是分析伊利,甚至分析乳制品企业很重要的一环。未来再由于原奶价格波动引起伊利的毛利率大幅波动,这个可能性不大,
2、其中,对于原奶价格是重中之重。因为,占营业总成本60-70%的营业成本中,原材料也就是原奶,可以占到70%甚至90%。
3、毛利率大幅下降,可能性不大。伊利目前掌握的奶源资源来说,判断是:原奶价格的涨跌,这个事情本身,已经不会对伊利奶制品的毛利率造成太大的影响。
二、第一,奶源控制。
1、未来,伊利再由于原奶价格上升,而毛利率大幅下降,可能性不大,原因有几个:
2、伊利已经做了很多年的原料,和生产基地全球布局,在新西兰就布局了两期基地,再加上“利乐装”伊利,已经具备了全球调配资源的能力。
3、新西兰由于牧业发达,原奶的价格,是持续低于国内的。而由于“大包粉”这样的产品的存在,8.2左右的还原比例,让跨国运输成为了可能。
三、第二,国内的原奶价格走势
1、而原奶价格从14年左右开始暴跌,并在接下来的几年中,始终维持比较低的位置。
2、原奶价格在18年中开始回升,一年中大概有20-30%的价格涨幅,但事实上伊利的毛利率再同期的变化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历史数据似乎也证明了这一点。比如,2018年中,原奶价格大约是3.3元每公斤,2019年中,涨到3.8元每公斤,一年涨幅15%。
3、那么,伊利2018年和2019年的毛利率,有大幅减少吗?2019年,伊利液态奶毛利率35%,仅比2018年减少0.01%。这个波动,就说明了问题,伊利已经不是当年那个随着原奶价格上涨,而焦头烂额的企业了。
四、第三,原奶业务难赚钱
1、但是,因为介入上游原奶环节,造成的盈利不稳定和整体盈利性下降,也是不可避免的。因为,原奶业务就像养殖业务一样,这种业务注定是难赚钱的,因为重资产,而且几乎不可能有溢价,生意模式注定了高ROE不可能。
2、伊利控制了上游的奶源呢?也只能起到平抑产业链波动的效果。原奶价格波动的时候,利润不会有大的变化,因为,终端价不可能随着原料价格变动,很快地反映。
3、拉长周期来看,农牧养殖业,并没有什么竞争壁垒,这一块并不能产生足够的ROE。所以,就算“肉烂在锅里了”,关键是这个上游“没有多少肉”,这种收购上游的方式,只能带来表面的太平感,从收益的角度讲,没有多大益处。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