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酒品鉴14:酱香型白酒比较
一、茅台香味、口感
1、茅台酒的色泽是在不断发生变化的。
2、从香味上来看,酱香较为单一、而浓香较为丰富。酱香型白酒别称茅香型白酒,主以高粱为原料,用高温制得的大曲经多次发酵酿制而成。酒体微黄透明,香气优雅细腻,入口醇甜绵柔,有明显酸味、回味悠长,空杯留香持久。
3、比起其他酱香白酒,茅台品质、口味的区别确实存在,甚至还很明显,但更明显的是品牌差距。
二、酱香型白酒比较
1、与茅台同属酱香型的郎酒、习酒、珍酒、武陵酒、金沙酒、云门陈酿、北大仓,甚至还包括很多小众的酱酒,比如产于河北的水墨磁州等。同为酱香型的几款酒的特点:茅台香,习酒敛,郎酒酸,武陵冷,珍酒扬,金沙软。对于不太懂酒的人来说,酒桌上要想秀一把,记住这几个关键词多少还是能派上点用场的。
2、习酒的“敛”。习酒整体来说是没什么缺点的酒,如他们的广告词所说:君子之品。就是温文尔雅的调性,不张不扬,温润如玉。1988是同价位酱香酒里最协调的,习15是同价位里最均衡最没缺点的,习30则完全达到了茅台陈酿品质的水准。
3、郎酒在酱香型白酒里最大的特点就是“酸”,可能是因为呈酸物质含量较高,郎酸味比较突出,相对来说作为酱香酒老二,郎酒的品控做得不是特别好,同款酒不同批次存在较为明显的差异,但郎酒的陈化效果和速度是最快的,五年就接近巅峰了。但郎酒的风格也是自成一派,细腻协调方面做的很不错,红花郎15有爆香感,青花郎则又是另一个路数。
4、武陵酒的风格偏冷,冷酱是他们的特点,但这些年品质和风格也在变化,可能是因为茅台的影响力太大,所有的酱香型白酒都有意无意地向茅台看齐,放弃了自己原有的特点,这也算是向市场低头吧,但作为喜欢酒的人来说,这也是种损失,少了百舸争流百花齐放争奇斗艳的乐趣。
在当年的品酒会上,武陵酒的得分高于茅台,这也是为什么茅台从不拿几届品酒会做文章的原因之一。当年武陵酒也是照着茅台的工艺来做的,鲍沛生和季克良是无锡轻工的同学,互相之间切磋不断,以专业品酒师的水平,都喝不出武陵酒和茅台酒的区别来,这也使得茅台动了收购武陵酒来提高自己产能的念头,但被湖南省委领导怼了回去:武陵酒是领袖家乡的酒,你们算老几?不卖!
5、珍酒与茅台算是异地兄弟,当年异地试制茅台的产物,虽然现如今都说离开茅台镇酿不出茅台酒,但这话真的有失偏颇,珍酒起初的风格和茅台还是有好几分相似的,即便是现如今的珍酒,香气也比较张扬,不过也确实没有刻意向茅台靠拢的意思,毕竟有茅台珠玉在前,你再怎么接近也很难受市场青睐,不如另辟蹊径试试。这反而成了“罪证”,在一部分人眼里更加坚定地迷信唯有茅台镇才能产出茅台酒。
6、金沙酒。品质尚可,略带杂味,偏闷偏软,有点中庸,这种风格也是许多不上不下的酱香型白酒的通病。
7、赖茅传承多多少少有点茅台的香气,这是别家学不来的。
8、其他的酱香型白酒还有很多,比如基酒不错勾调不佳的潭酒,茅台镇酒佼佼者国台、钓鱼台……但他们也都离茅台差距甚远。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