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泸州老窖看点2:窖池

(2020-07-04 19:01:03)
分类: 白酒

 泸州老窖看点2:窖池

          一、第二,有窖池。

           1、浓香酒质量的好坏,要取决于窖池时间的长短。由时间雕琢出来的老窖池,是再多金钱也无法复制的,是泸州老窖最宽广的护城河。 国宝窖池就是泸州老窖的——核心竞争力。这个老窖池和各位想象的可能不一样,不是固定在一个地方的,是整个城市这里一批,那里一批分散着的。窖池的年龄,决定了其优级酒的出酒率。浓香的局限是时间,茅台的局限是空间”。茅台的扩产,最难的是找到具备同样风土条件的地方建厂。

           2、浓香型的酒,就讲究窖池,更精准的说法,是讲究窖池里面的窖泥,尤其是用了几百年,不断代的窖泥,里面富含微生物,这个对酒的香气,味道有着极大的影响。基本上,浓香型的高端白酒,都要用那种上百年,几百年的老窖池酿造出来,才能有足够的说服力。

           3、泸州最好的黄泥在五渡溪,纯净到一点沙子都没有,黏性强,制作的窖池无须防渗处理就能保水。这样,窖内发酵产生的浆水不外泄,而渗入窖泥中的水分又足以满足微生物生命活动对水分和营养的需要,正是制作窖池的上等黄泥。

           4、讲故事:国宝窖池群。对于泸州老窖来说,能直接想到的故事就是稀缺的“百年老窖”。这是一个故事,一个漂亮的营销故事。我个人也喝不出清代窖池与明代窖池酿造的酒的区别。但是,这就是有文化价值。精神层面的价值,是很值钱的。

          二、“1573国宝窖池”(明代窖池4口)。

          1、泸州老窖拥有440年窖池4口。国窖广场的4口‘温永盛’老窖,距今400多年,国窖1573的名称和生产都产自这四口“国窖”。公司拥有我国建造最早(始建于1573年)、连续使用时间最长、保护最完整的1573国宝窖池群。自公元1573年(明朝万历年间)起持续酿造至今,430余年从未间断。

          2、1996年国务院(国发1996)47号文件颁布1573国宝窖池群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故被誉为“国窖”;

          3、2006年,“1573国宝窖池”入选“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传统酿制技艺2006年又入选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世称“双国宝单位”,旗下产品国窖1573被誉为“活文物酿造”、“中国白酒鉴赏标准级酒品”。

真正来说,被冠以了“国窖”之名的泸州明代酿酒窖池生产的优质酒才能称之为 “国窖1573”。

          三、“百年老窖”窖池(1619口)。

          1、百年以上老窖池1619口。泸州老窖拥有440年窖池4口、300~400年窖池94口、200~300年窖池344口、100~200年窖池1177口,百年以上窖池合计1619口,垄断了全国浓香型名酒企业90%以上的老窖池。

          2、国家认证的1619口百年以上老窖池虽然在财报上早已折旧归零,却是泸州老窖最值钱的资产,很大程度上迎合了中国人“酒是陈的香”的传统观念,这个是非常难得的难以取代的竞争优势。

           3、国窖1573的主打卖点就是酿造的窖池,是用国宝窖池,就那么一千多口。然而,一千多口窖池,其产量是可以较为精确的计算的。当国窖1573的量上到窖池产量的极限的时候,必然,故事就无法延续,要么,控制量,要么,把故事给改改。

           四、老窖池10086口(30年窖龄以上的称之为老窖池)

          1、泸州老窖拥有老窖池10086口(30年窖龄以上的称之为老窖池)。根据公司所述,公司共拥有10086口老窖池。(公司30—50年的窖池数量有3086口,50—100年的窖池数量有5381口),一般新建窖池的初产,仅仅能酿出质量一般的三曲、二曲酒,约经十年后,才可生产部分头曲,而酿制特曲酒的窖池窖龄,必须在30年以上,也即意味着30年以上窖龄的窖池才可被称为老窖。

          2、30年窖龄窖池出酒率为40%,优质基酒占比为50%,则出优质基酒率为20%;50—100年窖龄窖池出酒率为50%,优质基酒占比为60%,则出优质基酒率为30%;100年以上窖龄窖池出酒率为60%,优质基酒占比为70%,则出优质基酒率为42%。

          3、老窖12新增了18000个窖池左右,但是因为随后经历了消费下滑,一直没有公告,实际窖池完成数量,

泸州老窖看点2:窖池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