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类: 行业 | 
行业:盐湖提锂的技术 
 
 
 
 
二代吸附剂制造成本 降至4 万元/吨,吸附剂成本降低2/3 意味着碳酸锂吨原料生产成本线性降低2.8 万 元。
 
国内锂资源含量丰富的盐湖,镁锂比普遍超过百倍,意味着我国盐湖提锂大规模扩产的主要来源只能是这些镁锂比在百倍以上的盐湖;同时一些以前采用其它方法提锂的企业由于前期大规模开采导致后期镁锂比提高,锂离子浓度降低,也采用吸附法(如锦泰锂业一期采用萃取法,二期改用吸附法),因此未来采用吸附法将成为我国盐湖提锂的主流趋势。
技术关键就在吸附剂上,目前蓝科锂业、贤丰控股和蓝晓科技都有吸附提锂技术,但差别就在这吸附剂上,这就是吸附提锂的护城河。
 
 
 
蓝晓的是电池级。藏格去年用的贤丰技术,今年改用蓝晓的,我只能说都是一万吨的产能,业主宁愿多投钱,总是有道理的。
 
贤丰控股(002141)是工业级碳酸锂,包括2016年跟藏格的合作也是2万吨工业级碳酸锂。藏格上次用的是贤丰买断的俄罗斯的锂离子富集材料及卤水提锂的制备技术。现在不用俄罗斯的用蓝晓的。
中农贤丰锂业 3 万吨/年工业级碳酸锂建设项目一期 1 万吨/年工业级碳酸锂,贤丰控股占中农贤丰41%股份,2017 年 12 月 25 日成立合资公司,至今没有投产报道。
贤丰控股自2017年5月与聚能永拓合作,取得俄罗斯第二代吸附提锂技术及备制锂离子富集材料工艺。该技术将采用全新配方及制造工艺,锂离子富集材料成本约占碳酸锂产品总成本10%左右,而制造成本比同类型锂离子富集材料的制造成本可降低约60%。
 
藏格控股共投资了两条盐湖提锂生产线,每条线产能1万吨/年,一条线由贤丰控股提供技术和部分设备,启迪清源提供氯化锂分离浓缩装置,另一条线蓝晓科技提供设备和技术。
目前蓝晓科技的生产线已经有5条线投产,藏格控股也已经按工程进度付给蓝晓科技20%的货款。贤丰控股的生产线未有后续报道。
 
蓝科锂业生产线设计能力年产1万吨,上半年实际生产碳酸锂4823吨,1-6月份在春节放假的情况下能够生产4823吨,已经是满负荷生产了,那些认为国内盐湖提锂气候原因不能量产的说法已经不成立了。1-6月累计销售碳酸锂4244.5吨,生产出的产品基本卖光,没有库存,利润总额8003.99 万元,在销售价格为5.65万元的情况下,每吨利润达到1.88万元/吨,年产1万吨的生产线利润为1.88亿。这么好的利润,又那么好卖,所以盐湖提锂会加快速度发展,目前盐湖股份的年产2万吨碳酸锂项目总体完成形象进度约70%,力争年内试车;与比亚迪合作建设的3万吨碳酸锂拟采用比亚迪公司BOT方式建设,
现在蓝科都不能顺利产出电池级产品而藏格却可以,说明他们的镁锂分离技术不行。
至少蓝科和比亚迪是两家公司,如果蓝科到现在还主要产出工业级产品,他自己可以坚持用自己的技术,比亚迪就未必,毕竟经济效益是第一位的。
 
蓝晓是吸附+膜,工艺不同,投资不同,这是很正常的,效果好不好现在说不清楚,出钱的人心理最有数。 两个合同都是成套“装置”,装置两个字看懂了没有,不是只有材料。
久吾高科只有膜,久吾高科是膜分离,膜分离优点是工艺简单,最大问题是容易损坏。 

 加载中…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