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分类: 成长 |
福晶科技(002222)2017年报
福晶科技(002222)的投资逻辑:目前它的估值合理,业绩继续保持高速增长趋势的概率较大,激光产业也是国家支持的新兴产业。
一、公司业绩
1、20180413福晶于前天公布年报,2017年实现营收约4.54亿,同比增长47.23%。实现净利润1.37亿,同比增长94%,净利润增速远超营收增速。
2、Q4实现营业收入1.09亿元,同比增长38.28%,环比增长-11.93%;归母净利润0.31亿元,同比增长71.75%,环比增长-20.67%。2017年公司研发投入为0.38亿元,同比增长31.85%,占同期营业收入比例为8.47%。
(二)公司销售毛利率
1、2017年公司业绩表现非常不错。从盈利能力分析,公司销售毛利率由2016年的54%提升到2017年的59.93%,公司销售净利率由2016年的23.53%增长到2017年的31.04%,销售净利率的提升得益于销售毛利率和净资产周转率的提升。
2、非线性晶体毛利率为82.23%,比去年同期增长7.77%;激光晶体毛利率为55.59%,比去年同期增长17.29%。
(三)销售净利率
1、非线性光学晶体业绩和毛利率处于快速增长趋势,而激光晶体和激光光学业绩增速相比
2016年有较大的下滑,毛利率仍然增长较快。
2017年年报显示公司光电子行业销售量整体为943万片,同比2016年只增长3.14%。
销售数量没有增长,但是营收却都快速增长,难道公司主营产品提价了?可是公司在互动平台表示公司主要产品价格保持稳定。这个问题就来了,好似比较矛盾?
查看公司各主要产品的成本明细可知,非线性光学晶体原材料成本同比增长26%,而激光晶体和激光光学原材料成本同比分别为-4%、3%。公司主要原材料是普通化学原料,如硼酸、碳酸锂、碳酸钡、氧化钇、氧化钕等,硼酸、碳酸锂、碳酸钡原材料价格保持相对稳定,氧化钇、氧化钕稀土材料价格相比2016年有一定的涨幅。
所以个人认为2017年在晶体毛坯紧张的情况下,优先考虑了非线性光学晶体的生产,所以非线性光学晶体原材料成本增速与营收增速基本接近,非线性光学晶体营收的增长来自于销售数量的增长,而价格保持稳定,它的毛利率提升来自于人力成本和折旧的摊销费用降低。
2、而激光晶体由于晶体毛坏产能的限制,所以生产数量并没有提升,其营收增速主要来自于产品的提价。
激光光学元器件的营收增速也应来自于产品的提价,而产品的提价又促进了该产品毛利率的提升。这个逻辑能够解释上述矛盾的问题。
3、激光器营收由2016年的600万增长到4400万,同比增长630%,增速非常快,公司布局的新产品开始开花结果,大家知道激光器主要应用于光纤激光器,而光纤激光器近几年来增长非常迅速。
激光器的毛利率由2016年的60%降至2017年的15%,
产品毛利率由产品成本和售价决定,它的毛利率快速下降要不就是售价下降非常快,或者产品成本提升非常快。
公司有可能采取价格下降的方式来扩大产品市占率,从而导致产品毛利率下降,这是其中可能的原因之一。
但是激光器的原材料采购成本由2016年的149万增长到2017年的2800万,同比增长1753%,远超激光器的营收增速,占激光器营收比例超过64%。公司十大采购商中出现了以光纤激光器业务为主的上海翰宇光纤,公司是否直接向上海翰宇光纤采购了激光器的原材料TGG晶体,从而引起原材料采购成本飙升,导致公司激光器产品毛利率快速下降,应该也是其中可能的原因之一。
二、2018业绩
2018年一季度业绩应该不会靓丽,按照规则中小板只有在净利润增幅超出正负50%时于3月31日进行预告,公司没有进行预告,显然公司一季度业绩增幅肯定在50%以内。
(一)产能
1、2018年经营计划中表示2018年将继续适度扩张产能。
2、2017年产能释放
公司产能扩张的主要时间在2017年三季度,而扩张产能主要是培养晶体毛坯的坩埚原材料贵金属以及相应的生产设备,
公司在2017年四季度采购了1000多万的贵金属以及还有2100多万的工程设备,
所以综上考虑公司2017年新增产能全部贡献业绩的时间至少要在2018年的二季度,2018年一季度只有部分新增产能贡献业绩。
3、在财务报表变动分析中,透过2017年贵金属采购重量与2011年新增产能所采购的贵金属重量相同得出,2017年新增产能预计与2011年新增产能基本相同,即2018年新增毛坯晶体产能约为现有产能的50%。
4、公司毛坯晶体产能决定公司非线性晶体、激光晶体产能。结合公司新增产能全部贡献业绩的时间至少要在2018年的二季度这一条件,假设公司产品价格保持稳定,公司2018年营收增长应该在30%左右,2018年营收将可能在6亿左右的水准。
考虑公司三费费率随着公司营收增长可能会降低,净资产周转率随着公司营收增长可能会进一步提升,公司2018净利润率将有可能在31%-35%区间,所以2018年净利润预估区间为1.8-2.1亿之间,同比增长40%-70%左右,对应目前股价的估值为31-36。
(二)下游的增长
1、 下游的增长
因为激光下游的需求增长,才带来福晶2017年全年公司产能的扩张。公司2012年至2015年的营收基本与2010年、2011年相当,表明公司2011年产能扩张以来,产能利用率一直很低。
从2016年开始受激光下游需求增加的影响,公司产能利用率持续提升,2016-2017年业绩增速和毛利增长基本上就是公司产能利用率持续提升的结果,这个时期净利润增速明显快于营收增速。2018年在激光下游需求继续增长的背景下,公司业绩的增长将来自于公司新增产能的贡献,净利润增速将与营收增速匹配。
三、财务报表变动分析
1、应收账款总计约1.22亿,较2016年的0.66亿,增长约85%。
增速远超营收的增长,公司在年报中给出的解释是国内客户增长账期增加所导致,大族激光和华日激光应收余额大幅增长也应证了公司的解释,公司下游客户基本都是国内激光行业的优质公司,坏账的可能性不大。
2、预付账款约681万,较2017年三季度下降约50%,说明2017年三季度预付的款项四季度大部分已计入其它资产中。
打开预付账款期未前五大明细,发现厦门珂利新材料、上海瀚宇光纤、微石精密科技位于前三位。厦门珂利新材料、微石精密科技主营业务是稀土材料,稀土材料为公司产品的原材料,说明公司加大了原材料的采购力度。
上海瀚宇光纤主营业务是光纤激光器,按正常逻辑是公司下游,为什么出现在公司的预付前五大采购商呢?唯一可能的是公司生产的激光器TGG晶体需要从上海瀚宇光纤采购,这也是激光器毛利率大大低于预期的原因。
3、存货余额为1.15亿,同比2016年减少3.06%,存货继续同比下滑。
对应的存货周转率由2015年的0.85升至2017年的1.56,不到两年时间公司存货周转率上升了近1倍。打开存货明细,公司自制半成品账面余额由年初的0.77亿下降至年底0.60亿,公司自制半成品主要是晶体毛坯,自制半成品余额减少说明公司成品销售明显加快,自制半成品晶体毛坯供应跟不上成品销售节奏。而自制半成品晶体毛坯的供应又跟公司培养晶体毛坯的坩埚数量有关。公司自制半成品年底账面余额较年中有所提升,说明随着2017年公司加大贵金属的采购,坩埚数量应有提高,产能有所提升。
4、固定资产余额为3.67亿,同比增长12%。
固定资产明细显示,2017年主要是新增了贵金属0.59亿,机器设备增加了0.13亿。年中报显示公司2017年上半年新增贵金属0.27亿,所以公司下半年又新增贵金属0.32亿,下半年新增数量大于上半年新增数量,说明公司加大了晶体毛坯产能的扩张。
公司固定资产的贵金属铂金和铱金是用于培养晶体的坩埚。
公司于2011年新增了产能,当时计划是新增150公斤铂金和95公斤铱金,对应新增产能是2010年整个现有产能,也就是说2011年产能翻了一倍。
查询2017年铂金和铱金价格约为25万元左右,得出公司0.59亿采购的贵金属大约为200多公斤,新购贵金属与2011年扩充产能所需贵金属基本一致。
所以从固定资产的贵金属采购金额可以得出,公司新增坩埚数量大约增加50%的数量,也就是说晶体毛坯产能大约增加50%,这对于预测今年公司营收至关重要。
公司非流动资产明细显示预付工程设备款为0.21亿,加上已计入固定资产中设备的0.13亿,2017年总计投入工程设备款为0.34亿,结合公司IPO报告,新增的0.34亿机器设备应该是购买了贵重的镀膜设备及晶体生长炉等设备。
5、应付职工薪酬余额为0.3亿,同比增长67.49%,增长非常快。
查年明细,本年度工资金额为1.05亿,而2016年仅为0.74亿,同比增长42%。年报显示公司在职人数为1042人,同比2016年在职人数951人,增长约10%。人均工资由2016年的7.78万增长到2017年的10万,同比增加30%。关键管理人员薪酬由2016年的394万增长到2017年的770万,同比增加95%。2017年公司处于持续扩产中,在职人数、人均工资持续增长。而2017年业绩是公司上市以来最好业绩,公司关键管理人员薪酬大幅增长,增长幅度远超人均工资的增长。
6、公司销售费、管理费、财务费总额约1.1亿,同比增长约44%,与营业增长速度基本一致。
销售费、管理费的增加主要是相应的薪酬增加,财务费用由往年的负数变成2017年的327万,主要是2017年人民币升值较快导致的汇兑损失。在2017年人员扩充后,公司的销售费、管理费有往保持稳定,而财务费因为人民币有可能继续升值,2018汇兑损失将有可能扩大。
7、公司购建固定资产所支付的金额为0.95亿,是2016年的三倍。
接近于2011年扩产时的金额。从固定资产明细中可知,公司2017年购建固定资产资金主要是用于购买贵金属和相应的工程设备。
综上所述,从公司财务报表分析可以得出:2017年公司由于下游需求的快速增长,导致
公司营收和净利润快速增长。由于公司营收快速增长,导致公司存货中的自制半成品晶体毛坯快速下降,公司2017年全年晶体毛坯处于紧张状态。2017年公司加大了贵金属和工程设备的采购,扩充了员工数量,从而加大了公司产能的扩张,为2018年业绩增长垫定了基础。
四、估值分析
1、2017年投资福晶最大失败在于过高预计了2018年福晶的净利润,
不靠谱的原因主要是对下游需求的增长影响公司业绩过于乐观。下游需求增长一倍,会带来公司业绩增长一倍这种简单线性逻辑。
3、从日线分析,目前应该处于低位震荡筑底过程中,跌破13.5最低价的概率并不大。从周线分析,周线的空头趋势非常明显,目前还没有止跌迹象。
4、从月线分析,目前正在20月线位置震荡,受到20月线的支撑,20月线是我很看重的长线指标,公司股价从2013年底部以来从未有效跌破过,希望今年也是如此。
五、公司股东变化分析
2017年公司流通十大股东一直变化较大,这也是公司股价波动较大的原因之一,2017
年底除了物构所和社保基金、中央汇金外,十大流通股东有7个为新进股东,
1、2017年底十大流通股东进驻了三个大的主力机构,分别为泰康保险、平安保险、嘉实基金,其分别持有1400万股、967万股、1600万股。这三大主力机构2017年中只有嘉实持有62万股。对比2017年三季度十大股东持股数量,泰康保险、平安保险、嘉实主力机构在下半年至少分别增持了1000万股、967万、1600万股,结合福晶K线,估计大概于8-10月增持较多,增持价格大约在15-18元之间。而曾经的博时、泰禾、万家都已经清仓出局不再持有福晶。这次新进的三大主力泰康保险、平安保险、嘉实都是很强的机构,希望能够长期持福晶,对福晶的股价稳定上升起到作用。
2、管理层谢发利和陈辉股票减持计划实施完成,2017年对他们俩来说是一个大丰收年,薪酬较2016年翻了近一倍,股票减持的价格又处于2017年高价,是大家学习的榜样。
大股东物构所计划减持400多万股,截止目前实际减持只有约80万股,仍有近300多万股需要减持,福晶每天最少的成交量都有400万股,所以这个减持对二级市场影响应该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