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灵山小镇·拈花湾

标签:
江苏无锡灵山小镇拈花湾yingpn1951 |
分类: 江浙沪 |
拈花湾的禅意是现实生活中的禅,无论你是在品茗、行走,抄经、打坐,还是依着雕栏发呆,懒散地晒着午后的太阳,嗅着阳光下花草中的甘香味,无不境由心生。“懒度庸人意,且拂明镜台。我自拈花笑,清风徐徐来。”恰好是最真实的写照。
一花一世界,独栋四合小庭院,是拈花湾禅意客栈中最大的一家。门前花团锦簇,阳光恰好经过,留下花影斑斓。不经意走进,会误以为进了谁家花园。
半山衔日,落帆影于岩中。这里天宇澄明,白云悠悠,天光云影倒映在清澈的湖水里,清风徐徐,禅意尽现。给远离城市喧嚣与嘈杂的人提供了一处绝好的休闲场所。
灵山小镇拈花湾《禅行》,由G20文艺晚会核心团队倾情打造,使人仿佛穿越千年,在无垢无净的禅境山水中,用全新的当代心灵度假方式,让你体验最美的禅意生活方式,让疲惫的心灵有枝可栖,心生自在和欢喜。我们看的那一场演出,由于天色尚亮,水幕投影没能很好显现,所以观赏效果并不理想。
禅,是灵山小镇·拈花湾的核心文化内涵。云门谷是拈花湾的主入口,跨过云门,便从红尘进入了禅境。位于竹溪谷和银杏谷中的禅意度假公寓和度假别墅无论从外立面还是空间尺度,都呈现出质朴、精致的禅意。
福田阁供奉的是财神陶朱公。陶朱公范蠡是历史上太湖流域的著名人物,因其退隐后经商有道,千百年来被人们奉为
“商圣”
,亦为著名的文财神。传说当年范蠡携西施泛舟五湖,曾遁居此地,拈花湾之南的“伴奴湾”因此而得名。“福田阁”本供参拜祈福之用,单跨悬山顶建筑形式,平面面宽2.5米,进深3米,柱高3.2米,柱头斗拱采用四铺作双抄不出昂前后乳袱相连,上设叉手托檩。木构精雕细琢加之建筑体量较小使财神庙整体显得较为精致。
香月花街是拈花湾的禅意主题街,这里是拈花湾休闲度假生活的核心区域。这里的建筑以唐风宋韵为主,古朴典雅,尺度宜人。街区中分布着茶道、花道、香道以及禅修会馆等身心休憩场所,还有琳琅满目的文创产品小店和特色体验工坊,还有各种主题餐饮、创意美食、当地小吃的店铺,以及风格主题各异的禅意主题客栈。
妙音台。灵山小镇·拈花湾的戏台。台口立柱楹联“慧眼见一切,妙音满十方。”上场门和下场门的“来兮”、“归去”,亦是富有浓浓禅意,使人感慨,耐人回味。安享着美好的自然风光,静静的抄完一段经文,过着心里静静后的快乐生活。一张桌案、一笔一墨,抄写一段经文,犹如在人生中刻写自己的心路,字字入心。
拈花塔,是唐风木结构楼阁式佛塔。四方五层,由须弥座台基、塔身、塔刹三部分组成,直棱窗棂、重唇板瓦、转角斗拱、蜀柱斗子等让拈花塔唐风尽显、古朴典雅。宝塔高27.98米,有东南西北四门,塔身高21.28米,塔刹高6.7米。
大五灯湖,自然环境优美。景区会在此举行向湖里投放“荷花灯”的活动。放“荷花灯”,也是人们寄托情感与放飞心灵的形式。遇到节假日,“五灯湖”还会举行大型的“禅行”表演,这个演出可是为“世界佛教论坛”精心准备的演出节目,观赏价值极高。妙音绕,禅意浓,拈花一笑,尽悠然;月光与影,虫鸣与乐;流转于清风流水之间;踏着梦幻灯彩;不自觉,步履轻盈;步入拈花湾,宛若渐入世外,亦梦亦真。
拈花塔为拈花湾小镇主街区——香月花街的最高点,古朴庄重之中完美融合了唐风和禅意。在拈花湾入夜的时候,拈花塔上的“福光”便会照耀四方,为百姓带来吉祥。
飘渺美幻的云树帆影是一片幽静的临湖湿地。正如近代名士苏曼殊所说:“云树高低迷古墟,问津何处觅长沮。渔郎行人深林处,轻叩扉门问起居。”这里的一点一滴都尽显这首诗的韵味。
(此文曾在2017年7月16日发布过,电脑显示发布成功后,文章却不知所向。再三寻访无果后只能重新组织撰写,虽然照片还在,可文字已无法还原到当初的状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