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里话情话

分类: 欣赏精彩 |

元宵节始于2000多年前的汉朝。汉文帝时下令将正月十五定为元宵节。汉武帝时,
“太一神”祭祀活动定在正月十五(太一:主宰宇宙一切之神)。司马迁创建
“太初历”时,就已将元宵节确定为重大节日。
元宵节的到来,民间的各种习俗活动也再次掀起一个新的高潮。放烟花,赏花灯,
猜灯谜。舞龙狮子。踩高跷,吃汤圆等等。
到了唐代,在唐代发展成为盛况空前的元宵节灯市,当时的京城长安已是拥有百万人口的世界
最大都市,社会富庶。在皇帝的亲自倡导下,元宵灯节办得越来越豪华。中唐以后,已发展成
为全民性的狂欢节
唐代开始,官府在元宵节这一天取消宵禁,女人们也是可以名正言顺地盛装打扮,出门约会,看灯谈情。
尤其是在商业发达的宋朝,元宵节更加是一场盛宴,说是古人的狂欢节一点都不假,从辛弃疾《元夕》词
可观一二:“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元宵节不仅仅是花灯的狂欢,也是人的狂欢,因为元宵节这天,女人们也可以出游街巷,自夜达旦,有男
有女,而且天子也会与民同乐,天子会走出皇宫,观赏花灯,然后走向宣德楼,百姓都在露台下观看,为
的就是看一看皇帝的真容。
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中曾形容汴梁元宵节:"山楼上下,灯烛数十万盏。万街千巷,尽皆繁盛浩闹。"
"奇术异能,歌舞百戏,鳞鳞相切,乐音喧杂十余里。""灯山上彩,金碧相射,锦绣交辉。"
此外,由于元宵节这天能够男女共同看花灯,这一天也成了男女青年的约会的好时候,有词为证: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因此,元宵节被认为是中国古代的“情人节”。不少未婚男女借着赏花灯也顺便可以为自己物色心上人,
因此元宵节也造就了无数良缘美眷。
既然是情人节,自然少不了“情话”。今天给大家收集了元宵节相关古代情诗(词),希望相爱的男男
女女们,不要吝惜表达甜美的情话啊。。。
千百年来,元宵节曾以各种姿态出现在文人笔下。观灯,赏月,放焰火,吃元宵,
猜灯谜……阖家团圆,盛世华年。一派祥和温馨美好。
《青玉案·元夕》
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
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
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
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
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生查子·元夕》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永遇乐·落日熔金》
落日熔金,暮云合璧,人在何处。染柳烟浓,吹梅笛怨,春意知几许。元宵佳节,融和天气,次第岂无风
雨。来相召、香车宝马,谢他酒朋诗侣。
中州盛日,闺门多暇,记得偏重三五。铺翠冠儿,捻金雪柳,簇带争济楚。如今憔悴,风鬟霜鬓,怕见夜
间出去。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
《鹊桥仙》
秦观
金风玉露一相逢,
便胜却人间无数。
《赠别二首》
杜牧
春风十里扬州路,
卷上珠帘总不如。
正月十五夜灯
(唐)张祜
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地京。
三百内人连袖舞
元宵争看采莲船,宝马香车拾坠钿;
风雨夜深人散尽,孤灯犹唤卖汤元。
《上元夜》
玉漏铜壶且莫催,铁关金锁彻夜开;
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