佚失的清末书稿
一,《车云吴房学约》,马柄诗著。
马柄诗,字枫丞,号车云山人,信阳游河人。曾在车云山设立学馆,光绪戊戌年被偃师大令潘荔庵聘为教谕。
二,《云山百尺楼诗文集稿》,陈世缙著。
陈世缙,字端五,信阳董家河人,曾在车云山举办文会,南汝光道朱寿镛在豫南书院为他颁过奖。
三,《憩云山房诗稿》,谢伯春著。
谢伯春,字霭亭,信阳董家河人,道光丁酉科中举,历信阳教谕、荣县知县、盐源知县、东城兵马司。
四,《云樵山文集》,童尚林著。
童尚林,号云樵山人,随县草店人。
历代文人名士笔下的车云山(部分)
一、施肩吾
施肩吾(780-861),唐宪宗元和十五年(公元820年)进士,唐睦州分水县人,字希圣,号东斋,入道后称栖真子。施肩吾是杭州地区第一位状元(杭州孔子文化纪念馆语),他集诗人、道学家、台湾第一个民间开拓者于一身的历史人物。《效古词》"姊妹无多兄弟少,举家钟爱年最小。有时绕树山鹊飞,贪看不待画眉了"。
二、何景明
何景明(1483~1521)字仲默,号白坡,又号大复山人,信阳浉河区人。明弘治十五年(1502)进士,授中书舍人。正德初,宦官刘瑾擅权,何景明谢病归。刘瑾诛,官复原职。官至陕西提学副使。为“前七子”之一,与李梦阳并称文坛领袖。其诗取法汉唐,一些诗作颇有现实内容。有《大复集》。《吾郡古要害地也闲居兴怀追咏古迹作诗八首 》之其五(车云山)
"郡西山畔旧禅宫,朝暮风烟多不同。已见楼台翠微里,更闻钟鼓白云中"。
三、程悌
程悌,清乾隆拔贡,诗人,信阳人。《题车云山》"云在青山在,云来青山白。白云只在山,常伴山中客"。
四、毕太昌
毕太昌(1867~1934),河南罗山人,光绪二十九三十年中进士,选庶吉士。后东渡日本早稻田大学攻读法政,归国后授翰林院检讨加侍讲衔。后参与创办河南大学,又历陈州知府、省参事等职,1926年寓居开封,1932年应聘编纂《河南通志》,两年后病逝。代表作《车云山八景》。
五、徐咸安
徐咸安,女,字素莲,浙江桐乡人。乌程张钧衡室。清末民初诗人,有《韫玉楼遗稿》。代表作《晓登五云山》
六、马炳诗
马柄诗,生卒不详,字枫丞,号车云山人,学人尊称车云先生,信阳游河人。光绪二十三年(1897)举人,著有《车云山房文集》(钞本),《车云吴房学约》、《名山山房文集》(钞本),《名山鸿雪》(石印本),载《中州艺文录》卷三十一等。民国初曾与人筹备修州志,1983年版《重修信阳县志》有传,约五十九岁卒。经典作品《车云山记》。
六、梅娘
梅娘(1920~2013),生于海参崴,本名孙嘉瑞,伪满洲国大文人、中日反战作家柳龙光之妻。现代女作家,编剧。笔名梅琳、柳霞儿、孙翔等。民国时与作家张爱玲齐名,有"南玲北梅"之誉。1954~55年,先后在《大公报》、《新民报》上发表6篇《寄自河南车云山》等文章。
七、青勃
青勃(1921~1991),原名赵青勃,河北隆尧人,著名诗作家,原《河南文艺》编辑部主任,河南文联专业作家,河南民间文学研究会副主席。《青勃诗选》(乐园集57年刊)中有散文诗歌车云山,即1955年5月著作的《茶歌》。
八、李德武
李德武(1935~),河南济源人。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河南省摄影家协会第一届理事,河南省新闻摄影学会第一届常务理事。代表作《车云山的茶田》(1955年5月25日河南日报第四版)。
九、陈有才
陈有才(1942~),河南固始人,著名诗人。《报晓》杂志总编辑,副编审。河南省文联第二、四届委员,河南省作家协会理事,河南省文史馆馆员。河南省信阳市政协委员,曾任第一届信阳市作家协会主席、现为市作协名誉主席。1990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中国乡土诗人重要代表人物之一。描写车云山专作《茶之书》(诗八首略)。
十、余秋雨
余秋雨,(1946~)浙江余姚人,中国著名当代文化学者,理论家、文化史学家、作家、散文家。其散文《烟雨车云山》略〈待考〉
十一、余则挺
徐则挺(1948~),河南驻马店人,剧作家,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会员、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车云山茶农答客问》(1981年5—6月)
十二,包毅国
包毅国(1955~2017),随州人,报告文学作家,学者,原随州文联主席,市炎黄文化研究会会长、市政协副主席。代表作《车云山品茶》。
十三,易激扬
易激扬,(1957~),1981年毕业于河南大学,文学学士,副教授。有《车云山问茶》、《茶香车云山》。
十四,张厚君
张厚君(1957~),信阳作家。《车云山赋》。
十五,卢林洲
卢林洲,网名福林绿洲,湖北省作家协会会员、随州市作家协会会员、随县作家协会副主席,著有散文集《随南山语》。代表作《再登车云山》。
十六,马哲峰
马哲峰,洛阳人,书画家、河南省茶文化研究会副秘书长,行知茶文化研究所所长。代表作《车云山寻茶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