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18年幼儿园教师招聘考试预测试卷(五)

(2017-10-05 14:11:42)
标签:

幼儿园教师招聘考试

分类: 考编题库
2018年幼儿园教师招聘考试预测试卷(五)
试题来源:教招助手(微信号:15502122221)
一、单项选择题
1[单选题] 蹦蹦床属于固定性运动器械中的(  )
A.摆动类
B.旋转类
C.弹跳类
D.钻爬类
参考答案:C
参考解析:弹跳类指专门用于作弹跳动作练习的运动设备,如蹦蹦床、充气小城堡等。
2[单选题] 下列对健康概念的表述,正确的是(  )
A.身体健康及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
B.心理健康及良好的环境适应能力
C.身心健康及良好的环境适应能力
D.身心健康及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
参考答案:D
3[单选题]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目标按其层次,可以分解为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总目标、年龄阶段目标、单元目标、(  )
A.课程目标
B.阶段目标
C.时间目标
D.活动目标
参考答案:D
4[单选题] 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幼儿园课程性质的是(  )
A.基础性
B.系统性
C.非义务性
D.适宜发展性
参考答案:B
5[单选题] 在幼儿园课程评价的类型中,根据评价的主体不同可将课程评价分为(  )
A.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
B.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
C.整体评价、局部评价、单纯评价
D.内部评价和外部评价
参考答案:D
6[单选题] 课程评价中评价儿童是为了(  )
A.鉴别儿童
B.检核课程
C.评定教师
D.制定评价标准
参考答案:B
7[单选题] (  )提出了差距评价模式。
A.普罗沃斯
B.斯克里文
C.斯塔克
D.泰勒
参考答案:A
参考解析:差距评价模式是由普罗沃斯提出的。
8[单选题] 歌唱能力的发展主要包括:歌词、音域、情感体验与表达、独立性、合作性、创造性和(  )
A.曲调、节奏、音准
B.音准、节奏、呼吸
C.曲调、音准、呼吸
D.节奏、曲调、呼吸
参考答案:B
参考解析:歌唱能力的发展主要包括歌词、音域、节奏、音准、呼吸、情感体验与表达、独立性、合作性以及创造性九个方面。
9[单选题] 五指活动中,课程内容的组织方法是(  )
A.单元教学法
B.分科教学法
C.方案教学法
D.作业教学法
参考答案:A
参考解析:五指活动中,单元教学法是课程内容的组织方法。
10[单选题] 文学作品的学习对学前儿童来说意味着不同层次的学习,其中最高层次的学习是(  )
A.理解具体的语言符号的意义
B.认识一定的社会生活
C.懂得一定的道理
D.感受艺术结构语言符号的不同方式
参考答案:D
参考解析:文学作品学习活动是通过欣赏文字作品来学习语言的语言教育活动类型,主要目标是帮助儿童感受文学作品的语言美,培养他们对艺术语言的敏感性。
11[单选题] 正规性科学活动的设计不包括(  )
A.活动课题的设计
B.活动目标的设计
C.活动材料、过程的设计
D.活动计划的设计
参考答案:D
参考解析:正规性科学活动的设计包括活动课题的设计、活动目标的设计、活动材料的设计、活动过程的设计。
12[单选题] 下列不属于幼儿园课程内容取向的是(  )
A.课程内容即教材
B.课程内容即学习活动
C.课程内容即科学知识
D.课程内容即学习经验
参考答案:C
参考解析:幼儿园课程内容取向包括课程内容即教材、课程内容即学习活动和课程内容即学习经验,因此答案为C选项。
13[单选题] 研究表明,人们谈话时所传达的信息绝大部分是通过(  )手段传达的。
A.非语言
B.语调
C.言语
D.声音
参考答案:A
参考解析:西方学者的研究表明,在人们的交际行为中,语言交际所传达的信息占35%,而65%的信息则是通过非语言交际(主要是身体语言)来传递的。
14[单选题] 下列对心理健康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心理健康是相对的,从健康到不健康只是程度的不同,而无本质的区别
B.心理健康反映的是某一段时间内的特定状态,而不应认为是固定的
C.心理健康标准是一个发展的文化概念,会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而发生变化
D.心理健康等于没有疾病
参考答案:D
15[单选题] 律动《小鸟飞》中“探索不同方位的鸟飞动作”的活动目标属于(  )
A.发展音乐感的目标
B.发展学习能力的目标
C.发展个性、社会化的目标
D.全面发展的目标
参考答案:B
16[单选题] 在幼儿园活动室内向阳的窗台、角落安放一张桌子或设置一个分层木架,将一些适于在室内生长和照料的动植物或收集来的非生物有秩序地布置在上面,这是幼儿园设置的(  )
A.小小图书角
B.水池
C.学习室
D.自然角
参考答案:D
17[单选题] 儿童对颜色给予高度注意,同时对绘画题材产生自由联想的反应,关注画面的局部特征,这是儿童审美的(  )
A.生理性的直接感知阶段
B.主观的审美感知阶段
C.生理性的审美感知阶段
D.主观的直接感知阶段
参考答案:B
参考解析:学前儿童美术欣赏能力的发展分为生理性的直接感知阶段(0~2岁)和主观的审美感知阶段(2~7岁)。生理性的直接感知阶段包括对颜色的早期直接审美感知和对形状的早期直接审美感知。主观的审美感知阶段包括关注作品内容多于形式、初步关注作品的形式审美特征和儿童对美术作品的偏爱和评价标准。题干描述的儿童现象属于主观的审美感知阶段(2~7岁)。
18[单选题] 幼儿缺乏宽容、接纳伙伴的态度是由于(  )
A.缺乏独立生活的能力
B.缺乏完成任务的能力
C.缺乏人际交往的能力
D.缺乏执行规则的能力
参考答案:C
19[单选题] 活动课程强调知识和智慧真正的源泉是(  )
A.游戏
B.生活
C.实践
D.上课
参考答案:C
20[单选题] 社会化是(  )
A.在成长过程中自然而然就形成的
B.由遗传素质决定的
C.在同外界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进行的
D.在社会而不是家庭中进行的
参考答案:C
二、名词解释
21.单元性音乐活动:
单元性音乐活动是一种综合形式的音乐活动,但它指的不是内容的综合而是音乐本身的综合,即在某一单元时间内(例如2~3周或更长),有计划、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围绕某一音乐要素,综合听、唱、说、动、奏等音乐实践,组织丰富多样的音乐教育活动。
22.性格:
性格是人对现实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中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
23.儿童期恐惧:
儿童期恐惧是一种心理卫生问题。它是指儿童对某些物体或情景产生过分激烈的情感反应;恐惧强烈、持久,影响正常的情绪和生活,特别是对到了某个年龄本该不再怕的事,仍表现惧怕。
24.参观法:
参观法是学前儿童在社会教育过程中,教师根据一定的教育目标组织儿童到学前教育机构外观察社会现象,让儿童在对实际事物或现象的观察、思考中获得新的社会知识和社会规范的教育方法。
25.青枝骨折:
青枝骨折指幼儿一旦发生骨折,常会出现折而不断的现象,这是由于幼儿骨骼含有机物比成人多,无机盐比成人少,骨骼弹性大,可塑性强,容易变形。
三、简答题
26.简述小班儿童健康教育的目标。
参考答案:
(1)学习洗手、洗脸、整理衣物,喜欢自己进餐、如厕、入睡,有一定的独立性,养成喝水的习惯。
(2)了解自己身体的各种器官及功能,知道身体不舒服时要告诉成人,并乐于接受疾病的治疗;爱吃各种食物;接受成人有关的提示,学习避开活动中可能出现的危险因素。
(3)日常生活中愿意与人交往,知道轮流玩,初步体验与老师、小朋友相处、共同游戏的乐趣。
(4)愉快地参加户外活动,在有趣的游戏中充分锻炼,自然协调地走、跑,并初步掌握跳、爬、钻、投掷、平衡、攀登等基本动作。
27.简述现代生物学与生态学理论对学前社会教育的启示。
参考答案:
(1)重视建构儿童良好的早期依恋与同伴关系;
(2)引导儿童社会行为发展时要考虑到成熟水平与经验的匹配性;
(3)注意建构有教育意义的教育生态环境。
28.简述学前儿童身体发育的主要规律。
参考答案:
(1)生长发育是具有阶段性和程序性的连续过程;
(2)生长发育的速度是波浪式的,身体各部的生长速度也不均等;
(3)身体各系统的生长发育不均衡,但统一协调;
(4)每个学前儿童的生长发育都有自己的特点。
29.简述学前语言教育的基本观念。
参考答案:
(1)完整语言教育观;
(2)整合教育的观念;
(3)活动教育观。
30.简述学前儿童社会环境和社会规范认知活动的内容主要包括哪些方面。
参考答案:
(1)社会环境的认知;
(2)道德规范与行为准则的认知;
(3)观点采择能力的发展;
(4)理解人与环境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形成爱护、保护环境的意识,逐渐萌发社会小公民的意识。
四、案例分析题
31.某幼儿园教师在教一套新操中的某一节操时,在示范讲解的基础上让幼儿进行模仿练习。为保证动作质量,该教师在幼儿模仿练习的初始阶段,就十分注重动作的细节,并严格要求每一位幼儿的动作都做到准确、到位、整齐划一。
请根据体育活动应遵循的原则,分析该教师教法中的不当之处。
参考答案:
(1)不当之处表现为:该教师在动作教授的初始阶段,就十分关注动作的细节,要求幼儿动作准确到位,整齐划一是不合理的。
(2)违背了循序渐进的原则,即没有严格遵循由易到难、由已知到未知,逐渐深化的原则。
(3)违背了从实际出发的原则,即幼儿的能力是有差异的,因此应将对幼儿的一般要求与个别要求结合起来,不能要求幼儿的发展整齐划一。
五、活动设计题
32.春天的色彩
一声春雷惊醒了正在冬眠的小熊,小熊在黑黑的树洞里睡了一个冬天,小熊想:过了一个黑色的冬天,春天来了,春天是黑色的吗?春天是什么颜色的呢?
小草告诉小熊:“春天是嫩嫩的绿色。”
草莓告诉小熊:“春天是甜甜的红色。”
小白兔告诉小熊:“春天是茸茸的白色。”
小熊听了说:“哦!我知道了,原来春天是嫩嫩的绿色、甜甜的红色、茸茸的白色。”
听了小朋友的诗歌,小熊突然激动地叫起来:“我找到了,我找到了,春天是五彩缤纷的。”
请根据上面的材料,为中班幼儿设计一个主题为“春天的色彩”的语言活动,要求写出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活动过程。
参考答案:
春天的色彩(中班) (一)活动目标
(1)感受春天的色彩美,萌发热爱春天的情感;
(2)能根据春天里事物的特征仿编诗句。
(二)活动准备
将诗歌内容制作成PPT,小草、小兔、草莓等图片若干。
(三)活动过程
1.导入
打开PPT。
师:请幼儿看大屏幕。画面上,你看到了什么?(小熊、黑乎乎的)在这黑乎乎的地方,小熊可能在干什么呢?(幼儿猜测)让我们一起来仔细听一听,散文诗里的小熊到底在做什么。
2.幼儿欣赏理解散文诗,感受散文诗的色彩美
(1)欣赏散文。(一边演示PPT一边朗诵)(从“一声春雷”至“睡了一个冬天”)
提问:小熊在什么地方做什么呀?(原来小熊在树洞里冬眠)是谁把它惊醒的?(春雷)
师:小熊想,过了一个黑色的冬天,春天来了,春天是黑色的吗?春天是什么,颜色的呢?
谁来告诉小熊,春天是什么颜色的?(幼儿讲述)
师:刚才小朋友们告诉了小熊春天里有各种各样的颜色,听一听,散文诗里谁告诉了小熊春天是
什么颜色的呢,他们是怎么说的?
(2)随课件教师朗诵诗歌第二小节至第四小节(从“小草告诉小熊”至“春天是茸茸的白色”)
提问:
①散文诗里谁告诉了小熊春天是什么颜色的?它们是怎么说的?(根据回答出示相应的图片)
②小草为什么说春天是嫩嫩的绿色呢?(结合图片集体练习句式)
③草莓为什么说春天是甜甜的红色呢?(结合图片集体练习句式)
④小兔为什么说春天是茸茸的白色呢?(结合图片集体练习句式)
(3)引导幼儿结合图片完整朗诵。
3.集体仿编诗句
(1)教师引导幼儿进行仿编诗句。
师:小熊知道了,原来春天是嫩嫩的绿色、甜甜的红色、茸茸的白色。除了诗歌里的这些颜色外,还会有谁告诉小熊春天是什么颜色呢?(PPI出示紫藤花、油菜花等,仿编诗句)
(2)提问:这是什么花,什么颜色,长得什么样子的?紫藤花告诉小熊,春天是什么样的颜色呢?
油菜花是什么颜色的,闻起来有什么味?油菜花是怎么告诉小熊的?
(3)引导幼儿将创编诗句串联起来完整朗读。
4.个别仿编诗句
(1)提出要求:刚才我们把紫藤花、油菜花等编进了散文诗。原来,春天还有许许多多美丽的色彩。老师为你们准备了许多好看的图片,请小朋友看看图片上是什么,请你告诉小熊春天是什么样的颜色。
(2)幼儿自选图片并尝试仿编。
(3)交流分享。(请个别幼儿讲述,教师适时引导)
(4)将幼儿仿编诗歌说给听课老师听。
5.活动小结
师:刚才我们告诉了小熊春天有那么多的色彩,听了小朋友们的诗歌,小熊突然激动地叫起来:我知道了,我知道了,春天原来是五彩缤纷的。接下来,我们再到外面一起去找一找春天还有哪些色彩?
把它画下来,再来告诉小熊。

http://s9/mw690/006jT48Qzy7eLLIC1yUe8&690
关注公众号“幸福如此”,惊喜等你!
回复关键词“教育心理学”,免费领章节练习题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