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现实版《啥是佩奇》,你只看到那些拍出来了的亲情

(2019-01-20 23:00:41)
标签:

杂谈

现实版《啥是佩奇》,你只看到那些拍出来了的亲情

昨天在微博上连着看见了好几个关于佩奇的热搜,有些奇怪,点开看了看才发现是电影的宣传片。

但它出乎意料的戳中泪点,也因此迅速在朋友圈和微博中火速传播。

从视频中的爷爷四处奔走去问别人“啥是佩奇”,到得知儿子不回来了的失落,再到他一点点做出孙子想要的“佩奇”……

有人说,视频里有笑点有泪点。我却觉得,没有笑点。视频里的爷爷在四处寻找关于“啥是佩奇”的答案的过程中,都是心酸。

查字典、广播询问、看到女主播佩奇、佩琪护发素、张佩奇、下佩棋、 刷漆、自己制作、关闭电视上团圆播报画面、从地上捡起掉落的手机天线、饭桌上拿出一包包吃的、最后的礼物……

佩奇是什么?佩奇是最容易被忽略的亲情和对家人的陪伴。

视频短片的爆火猝不及防,很多人感慨着视频里的温情,在微博和朋友圈里转发相关的链接或者进行评论。

但是,当热度褪去,当话题不再,我们就又淡化了对亲情的思考。

事实上,现实版的《啥是佩奇》无处不在。就拿我自己而言,越长大越能理解和感知这份深厚而炽热的感情。

现实版《啥是佩奇》,你只看到那些拍出来了的亲情

(爷爷对小丸子说的话)

我放假在家的这段日子里,每天和奶奶相处的时间最多。

八十岁的老人了,因为腿脚不便每天的活动范围也就家里的几十平米。奶奶有些耳鸣,在家里和她说话必须声音很大,记忆力也变得很差。

但有些事情,还是记得特别清楚。比如前两天让我去银行帮她取钱,说快过年了要给我们几个小辈发压岁钱。再比如她总是数着日子,算着还有多少多少天远方的亲人回来过年……

因为爸妈的工作原因,家里吃早饭的时间很不固定,大多是爸爸早上五点多出门,八点多回来吃饭,妈妈则七点多做完早饭后去工作。奶奶每天都会等着爸爸回来一起吃饭,而爸爸有时候忙起来就不回来了,奶奶就自己在家里干等着。

我刚发现的时候有些无奈,奶奶身体不好,按时吃饭是首要的。她自己也明白这些,但在吃饭时还是要等。

某天我又问起原因,她小声的说,“我不想一个人吃饭”。刚听到的时候我以为自己听错了,但没有。

这句话我一直记得,还有奶奶当时的语气和神态,都一并记着。

当然,还记得我刚放假回来的那天下午,奶奶打开房门发现是我时眼里藏不住的欣喜。也还记得她嘴里念叨着的那句“这下有人和我作伴说说话了”……

在她说出那些话的时候,我仿佛看到十几年前,爷爷奶奶带着我从农村来到县城里,给我做饭,接我上下学的样子。

曾经那个淌着鼻涕的小屁孩在他们的抚养下一点点长大了,而这个孩子却没能陪着他们变老。

现实版《啥是佩奇》,你只看到那些拍出来了的亲情


如今奶奶像个小孩子一样了,我们却忘记了像曾经他们陪着我们那样去陪着他们。

团圆,也许是老人们对于过年最大的期盼。团圆意味着陪伴,小孩子有小孩子的快乐,年轻人有年轻人的忙碌,而老人们,实在太孤单了。

他们渴望一家人围坐一起的温暖,渴望听到儿孙们的嬉笑,渴望家人的陪伴。

他们是跟不上时代,可他们还是在尽力跟着我们的步子。

很多人都说看完《啥是佩奇》哭了,但是,我们不该看完哭完就算了的。

我们不能只看到那些拍出来了的亲情。现实版的《啥是佩奇》哪里都是,就在家里,藏在老人对子女的爱里,藏在殷切的关怀里,藏在不知疲倦的等待里。

看完哭完,做点什么吧。

比如,像小时候他们爱你那般爱他们。



- end -

文字/ 安梵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