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言绝句作法例诗选注60

标签:
文学近体诗七绝选注 |
分类: 村翁选注 |
此法只第四句作诘问语,或但用“谁”“几”“何”“无”等字,或兼用“知”字于其句首。
例诗选注2301
南园十三首·其五
唐·李贺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
【作者】
李贺(790——816),字长吉,河南福昌(今河南宜阳)人,唐宗室郑王李亮后裔。郡望陇西成纪,家居福昌之昌谷,后人因称李昌谷。唐宪宗元和初,往来于洛阳、长安间,应试求仕。尝以歌诗谒韩愈,受赏识。因父名晋肃,与贺争名者以犯父讳为由毁阻其应试,愈为之作《讳辨》,终竟不第。后以宗室子弟得官,任太常寺奉礼郎。三年后以病辞归。元和八年(813)秋,北游入潞州依张彻,不得志。十年(815),南游吴、越一带。十一年(816)返回故里,寻卒。长吉才名早著,与宗人李益齐名,称“二李”,长于乐府诗。贺与皇甫湜、沈亚之、杨敬之等人交善。其诗风格独特,以“奇崛险怪”、“奇幽冷艳”著称,世称“长吉体”。后世还和李白、李商隐合称为“三李”。长吉诗评注本较多,主要有南宋·吴正子注、南宋·刘辰翁评《李长吉歌诗》、清·王琦《李长吉歌诗汇解》等。《全唐诗》编诗五卷。事见唐·李商隐《李长吉小传》、五代·刘昫《旧唐书》卷一三七和宋·欧阳修《新唐书》卷二〇三本传等。
【题解】
唐宪宗元和六年(811)春夏之交,作者以病辞官归昌谷闲居时作组诗《南园十三首》,此诗为其五。诗由两个设问句组成,顿挫激越,直抒胸臆,诗人酣畅淋漓地表达了家国之痛和身世之悲。
【注释】
(1)南园:作者昌谷故居附近园名。
(2)吴钩:
(3)五十州:指当时藩镇割据的河南、河北二道五十余州郡。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二三八卷:唐宪宗元和七年“今法令所不能制者,河南、北五十余州。”
(4)暂上:一上。《诗词曲语辞汇释》:“暂,犹一也。”[1]
(5)凌烟阁:指唐代旌表功臣的殿阁。唐·刘肃《大唐新语》卷十一《褒锡》:“贞观十七年,太宗图画太原倡义及秦府功臣赵公长孙无忌、河间王孝恭、蔡公杜如晦、郑公魏征、梁公房玄龄、申公高士廉、鄂公尉迟敬德、郧公张亮、陈公侯君集、卢公程知节、永兴公虞世南、渝公刘政会、莒公唐俭、英公李勣、胡公秦叔宝等二十四人于凌烟阁。太宗亲为之赞,褚遂良题阁,阎立本画。”
(6)若个:哪个。
(7)万户侯:食邑万户的侯爵。此当泛指高爵显位。
【译文】
男子汉大丈夫为什么还不带上那利剑,去收取被藩镇割据的关塞河山五十州?请你一上那画有开国功臣的凌烟阁便知,有哪个书生曾被封为食邑万户之侯?
[1]张相.诗词曲语辞汇释(全二册)[M].3版.北京:中华书局,1977: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