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人的发音器官可以发出各种声音,但不都是语音,只有传达一定意义的声音才是语音,它是语言的物质基础。语音可以从一下两个方面去研究:
1、 发音器官的生理作用
人的发音过程中,呼吸器官(肺、气管、膈肌、胸廓、腹肌)起声音的动力作用,所以也称呼吸器官是声音的发动机。喉头声带则是声源的作用,可以称之为吐字器官。演员的呼吸发声、吐字的基本技能,以及声音特殊技巧训练,都应根据发生器官的生理作用,去研究如何才能控制和操纵这些器官协调自如地进行活动,去运用它们为艺术创作服务。
老艺人常说“嗓音有天赋,嘴里需人功。”这里讲的天赋条件,主要是指声带的质量和共鸣腔体的状况,这是天赋的,不可改变的,这是语音、声音条件之一。“嘴里需人功”就是说在形成各个不同语音音素时,还必须磨练口腔肌肉的控制力,舌的灵活,唇、齿、牙、颚的配合发音能力。同时,舞台上说话用气的要求,远比生活中说话困难、复杂得多,所以气息的运用也须经过严格训练。由此看来,演员的嗓音天赋条件固然很重要,不但不可能解决吐词清晰的问题,而且在长期的舞台生活中,嗓音也不能持久耐用,那么再好的条件,也将发挥不出它的光彩。
2、 语音的物理作用
语音具有一切声音所共有的物理属性。即声音是由音色、音高、音量、音长四个要素构成的。
(1) 音色——声音的个性、特色
从人的声音来看,由于每个人声带质量的不同,特别是共鸣腔体状态 的差异,因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音色。
从语音的角度来看,由于不同因素发音时发音器官的状态不同,因而各个音素都各有不同的特色。
(2)音高——声音的高低
从生理条件来看,由于声带的长短、薄厚不同,分出高低不同的声部。同一个人可以发出高低的声音,主要取决于声带的张力。声带紧张度增强,频率高,则声音高;反之,声音则低。从语音的角度来看,汉语普通话的四声调值就是每个字音高低的依据。有时音色相同,只是依靠音高来区别意义。
(3)音量——声音的强弱
从生理方面来看,声音的强弱取决于发音时肌肉和气流的力度。肌肉紧张用力,气流增强,声音强;反之,声音弱。普通话中词的轻重读音主要依靠音量和音高的变化。有时音色、音高相同,音量不同,以区别不同词意。
(4)音长——声音的长短。
它取决于声带振动音波存在时间的久暂。语音的长短是指一个发音过程的总时间。在舞台语言吐字过程中,往往运用音长和音量、音高的协调变化,表达不同的语意和感情。
以上四者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作用,它影响着声音“质”的变化。因此,演员在进行语音、声音训练时,不可单纯追求音量音高,应以普通话的声、韵、调为依据,并结合个人发音器官的具体条件,按照科
学的方法,循序渐进地进行气息、声音、吐字的综合训练。打下一定的基
础后,在艺术语言的处理上,还要根据内容的需要而做具体研究和运用。
前一篇:艺术语言的基本功
后一篇:发音器官的构造及发声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