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力课堂观察,把脉问诊教学”——王艳名师工作室活动简讯

标签:
教育 |
分类: 团队动态 |
在寻求真理的长河中,唯有学习,不断地学习,勤奋地学习,有创造性地学习,才能越重山跨峻岭。
——华罗庚
告别了温柔的春天,迎来了火红的夏天。在这五彩缤纷的六月,王艳名师工作室"助力课堂观察,把脉问诊教学"活动于6月12日—13日如期举行。
本次活动为期两天。活动第一站渭南小学,第二站在渭河小学。参会人员有来自临渭区和高新区的工作室成员、渭南小学及渭河小学的数学教师50余人。
本次活动共分为三个环节,第一环节由王艳老师从新的视觉对本次听课、议课活动进行培训。并对工作室的成员进行分工,主要从课堂结构、教学活动转换、课堂提问、学生学习状态和师生语言互动这五个方面进行课堂观察。
第二个环节由6位教师上研讨课。
一起走进王珍老师的课堂,王老师上的是一年级下册的《回收废品》一课。课堂上王老师勇于尝试,敢于创新,积极采用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理念,让整个课堂变得活泼、生动,真正实现了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贠玲老师执教了五年级下册《确定位置》一课。贠老师语言的干练和甜美贯穿于整个课堂。扎实的基本功,富有亲和力的表现和谐宽松的课堂气氛,将孩子们很快引领到课堂活动中,真正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
曲君老师执教的是四年级下册《字母表示数》一节课。曲老师把这节课教学重点把握的很好。如:教师与学生的年龄差、青蛙的只数与眼睛、腿数之间的倍数关系等,很好地让学生理解用字母不仅仅可以表示数,还可以发现其中的数量关系,很舒畅地完成了本课的教学重难点。
陈巧珠老师执教了五年级下册《确定位置》一课。陈老师在课堂上能引导学生在认知矛盾中去思考、探究、发现、解决问题。把学生分成若干学习小组,每组成员以生活经验为基础,进行自主探索、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经历了知识的形成过程。为学生提供了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平台。
白宾娟老师执教的《什么是面积》一课通过学生看一看,摸一摸,说一说的活动,让学生理解面积这一抽象概念。在一次次的折、涂、摆、说中掌握面积大小比较的方法,让学生在数学课上口、手和脑真正的动起来。
走进苏阿莉的课堂,自然大方的教态、和谐宽松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课堂上能畅所欲言的表达自己的想法。
第三个环节:评课议课。
学习是可贵的,交流是精彩的。在短短的两天学习里,分别听了6节研讨课,各位老师充分展示了他们不同的课堂教学思路。不同的老师,不同的理念,不同的设计思路让我们切实感受到了教学技艺永无止境,教学创意永无极限。
课后所有参会成员从自己选择的观察角度对这六节课分别进行了评议,这种观课议课方式真实有效针对性强。对上课,听课教师今后的教学都有所启发。
一次交流,一次提升。王艳名师工作室"助力课堂观察,把脉问诊教学"活动的开展,是对工作室成员专业素质的促进和提升,更是对所有参会教师数学理念的引领。达到了学有所感、学有所获、学有所成、学有所用。我们将一如既往扎实开展工作室各项活动,最大程度的发挥工作室的辐射作用。让我们的工作室如六月花灿,香溢满园。
撰稿:马燕燕
照片:刘斌 白宾娟
陈巧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