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学生核心素养在家庭中落实情况调查》(家长卷)分析报告

(2019-10-03 10:15:12)
分类: 省课题

     《学生核心素养在家庭中落实情况调查》(家长卷)分析报告

一、调查背景

素养是一个人的“精神长相”,而核心素养是学校教育的聚焦点和着力点。中小学生的核心素养是指符合中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并影响、决定学生一生发展的素质,在中小学阶段必须倾其全力培养,它也是学校教育的核心任务。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乡村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乡结合部小学就成了城市化进程中的特殊产物。

本次调查旨在课题准备阶段了解城乡结合部学生核心素养在家庭中的落实情况,为以后的研究提供方向。

二、调查目的

通过调查,了解本校学生核心素养在家庭中的落实情况,掌握第一手资料,为我们的研究提供合理的数据分析,以便更好地把握研究方向,指导教学实践。

三、调查时间:2019314日。

四、调查过程

本次调查发放问卷的对象是已经使用部编教材的一、二、三年级部分班级家长,发放问卷157份,回收123份,有效数量120份,回收比率76.4%

五、  数据汇总

1.家庭基本情况

 

本地家庭

进城务工

单亲家庭

留守家庭

所占比例

67.5%

26.7%

5%

0.8%

    2.家长的文化程度

 

本科及以上

大专

高中或职高

初中及以下

所占比例

18.3%

25.8%

31.7%

24.2%

3.学习状态

       学习状态

年级

积极主动

学习需要家长督促

排斥学习

一年级

28.9%

68.9%

2.2%

二年级

17.0%

80.9%

2.1%

三年级

17.9%

82.1%

0

调查年级

21.7%

76.7%

1.7%

4.家长对统编教材的了解情况

 

认为语数统编

认为语道统编

对教材很清楚

对教材有所了解

对教材不了解

对教材的了解情况

75%

18.3%

4.2%

47.5%

48.3%

5.语文教材的使用情况

使用情况

课文

识字写字

汉语拼音

其他

最喜欢的板块

57.5%

30%

6.7%

5.8%

难度较大的板块

15.8%

21.7%

30%

33.3%

6.家长辅导情况

 

没有

抄写

背诵

查阅资料

社会实践和手工作业

辅导能力

86.7%

13.3%

 

 

 

 

 

 

 

 

辅导困难

 

 

 

 

5.8%

12.5%

23.3%

58.3%

7.家长的看法

 

社会

学校和老师

家长

学生

在提高学生语文素养方面发挥作用的因素

10%

60%

16.7%

13.3%

六、调查结论

(一)家庭基本情况

1.由于我校属于城中村改造拆迁重建学校,所以大部分学生来自于本地拆迁居民家庭,一小部分来自于外来务工家庭;但是单亲家庭孩子占有一定比例,且男生明显高于女生。

2.由于我校的特殊地理位置,学生家长受教育程度普遍不高,文化水平大多居于中下等。

(二)家长对教材的了解情况

只有一半家长对统编教材有所了解,且大部分家长只知道语文教材是统编教材,而不知道道德与法治也是统编教材。

(三)学生学习品质

学生的学习自觉性较差,大部分学生学习需要家长的督促,且此种情况随着年级的增高呈现更严重的趋势。同时,大部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缺少毅力。

(四)教材的使用情况

1.家长普遍在乎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自身各方面能力的提高。

2.大部分家长认为学校和老师对提高孩子的语文素养起到了最大的作用,却忽略家长自身和社会环境对孩子的影响。

3.语文教材在使用过程中,课文是学生最喜欢的板块,汉语拼音和语文园地、课外阅读等其他板块是学生认为难度较大的部分。

(五)家长的课外辅导情况

大部分家长有辅导能力,但是随着年级的增高家长的辅导能力也在减弱,尤其在辅导社会实践和手工作业方面家长的困难最大。

七、对策与建议

1.在备课环节教师应依据教学内容、结合学生实际,改变传统教学方法,开发适合本班学生的教学资源,让课堂接地气、有灵气,增加课堂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2.定期开展主题活动,在活动中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克服困难、诚实守信等优秀品质(如:道德与法治教材中的法治教育部分,不能局限于教材中的教学内容和方式,可以开展“法治进课堂”专题讲座、模拟法庭、我身边的法治小故事、“同学矛盾之我见”辩论会等系列活动,潜移默化地渗透法律知识,让学生聚焦自身,聚焦生活,强化规则意识,做新时期懂法、守法的好少年)。

3.根据学情有梯度的设计作业,尤其在查阅资料、实践操作和手工制作类作业中,要注重实效性和可操作性。如在布置作业时可采取给学生讲解具体的操作步骤、发放操作单、展示优秀作品等方式给学生切实可行的指导。也可以根据学情分组、分专题布置,鼓励学生自己完成并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动手能力。

4.结合每月家校联系卡,随时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与家长做好沟通,赢得家长的信任和支持。

 

 

 

     长安区第二小学课题组

    20193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