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读书笔记:《绘本有什么了不起?》

(2016-10-25 19:55:43)
标签:

育儿

早教

阅读

分类: 读书—观影—出行

《绘本有什么了不起?》  林美琴(台湾)   新疆青少年出版社

http://s7/bmiddle/006ipNoKzy75TSqRv5I56&690

一、绘本为什么了不起?

1、使用范围

幼儿早读、亲子共读、讲故事活动、学校阅读教学等目前都在使用。而且由于绘本在图画表现、文字呈现与主题展现上都显得丰富、多元,所以目前绘本已经不只限于幼儿读本,而是能满足各个年龄层读者的学习需求,因此,被称为0——99岁的读物”。

2、绘本阅读的核心:学会认识和运用图像语言。

“绘本不是如表面看到的那么简单。”它的图画和文字一样都具有传递信息的功能,也能传递言外之意、弦外之音。所以,“一本优秀的绘本不只是具象的呈现图画,其创作者常以丰富的图像信息来传递思想和用意。”故我们读者在阅读绘本时,要通过图像(具体形象)感知展开想象和思考,结合生活经验,召唤相关思维来响应信息,由此,由外而内的发展心智活动。同步进行的,是能将具象转化为意象,理解作者的思想,掌握主旨和意义。所以,我们最重要的就是要学会和运用图像语言。

3、绘本阅读的意义:奠定孩子的阅读力。

绘本阅读可以“培养美学素养、发展艺术教育、触动阅读兴趣、诱发阅读行动,更是奠定孩子阅读力的重要基石。”

“绘本不是如表面看到的那么简单,同样的,孩子也不像大人想象的那么肤浅。”所以,我们要通过引导孩子自己去发现,以敏锐的观察、细腻的感受和丰富的想象力去发现阅读过程中的种种惊奇和美好。我们就是要通过绘本阅读来提升孩子的感受、思考、观察与想象能力,发展他们的创造力,通过绘本阅读来衔接文字阅读进而发展深度阅读能力。

 

感悟:这里说培养美学素养、发展艺术教育,个人深为赞同,从线条、构图、造型等等去解读图像跟我们的美术课上的讲解几乎一致,所以我们学会欣赏绘本,其实在一定程度上也就学会的欣赏美术作品。

 

二、什么是绘本?

(一)绘本的含义 

绘本即图画书,Picture Book以图像或者图像搭配文字的,通过连贯的页面来表现内容的出版形式。

(二)绘本的形式:有图无字、图文搭配(图文合页、图文分页、文字图像化)

不管是何种形式,图画都是不可或缺的元素。

幼儿可通过绘本上的图画指物认名、辅助文字和语言的学习。

(三)绘本的选择和运用

绘本已不再是学龄前儿童的启蒙读物,而是有别于文字书的另一个新书种。那么如何挑选?

1、图画风格

幼儿:可爱、有趣的卡通动物造型为主,以亲近孩子;动物拟人化的方式,反映日常生活状况;即使以人物为主角的故事,造型上也充满拙趣,贴近儿童世界。

中高年级:写实风格

2、文字呈现

幼儿:文字较少,用词浅白。

      以重复的句式或儿歌的韵律来呈现。

3、主题安排:

八大主题:幼儿绘本、品德教育、生命教育、自然生态、科学教育、人文艺术、历史文化、健康医学。

三、绘本与阅读力

(一)阅读素养指标

国际教育成就委员会主持的“促进国际阅读素养研究计划(PIRLS)”,制定了一套评价阅读能力的检测工具,用以评估世界各国及地区小学四年级学生的阅读兴趣与能力,作为改善国家阅读教育政策、教学方法及阅读习惯的依据,并于2006年提出了阅读素养指标:

1、能够理解并运用书写语言的能力。

2、能从阅读中学习。

3、参与学校及生活中阅读社群的活动。

4、由阅读获得乐趣。

5、能够从各式各样的文章中建构出意义。

(二)发展阅读力的学习进程

PIRLS也明确提出了发展阅读力的学习进程,并以此作为检验阅读力的标准:

1、提取特定信息:能够从阅读材料中掌握关键的信息。

2、进行推论:能够从提取出来的信息中发展理解线索。

3、整合信息和观点:能够统整所有线索,从而正确解读信息的含义。

4、检验或评估文章的特性,发展意义:能够将所解读的信息结合自己原有的知识、想法和经验,经过思考与综合判断后,提出自己的见解。

(三)什么是阅读力?

阅读力:是在识字基础上进一步发展理解与运用知识的能力,其关键在于能从外在走马观花的“看”书,进入感受与思维的内在交互激荡,从有所感到有所得。所以,阅读力不只是识字能力,还包括通过对典故的理解,上下文信息的推论与文意联结的方法,发展理解线索、从阅读过程中解读信息、建构意义,精准的获取作者的思想和用意,并加以灵活运用的完整能力。

阅读力可以通过学习得来,但需要引导。从这点上来说,我们老师和家长的教、引导就很重要了。

(四)绘本与阅读力

绘本既可以是启蒙阅读兴趣的助力,也可以是发展高层次阅读能力的推力,其关键在于学习者是依赖图像放弃文字还是能将图像作为亲近文字的媒介。所以我们要做到:图像图感再到 语感,这点很重要!

图画有两种表现形式:1、指涉,具体描绘事物。

                  2、示意,以图像为媒介,表达思想、情绪、抽象概念。

“一本优秀的绘本绝不只是具象的呈现图画,绘本创造者常以丰富的图像信息来传递思想和用意。”所以,一本优秀的绘本通常不只有外在的辨识事物的指涉功能,更常运用图像作为示意的途径,将图像转化为意象的表征,以传递意义。所以认识和理解图像很重要,即你要懂得图像语言!

三、从绘本建构阅读力

发展阅读力,分四步:1从材料中提取信息,2进行推论,3整合信息和观点,4、检验、评估并发展意义,就是前文说的PIRLS明确提出的发展阅读力的学习进程。

(一)从图文获取信息

从图文获取信息是后续推论与发展阅读线索的铺垫,这个环节接收到的信息越多,后面步骤中的领悟就越丰富。

1、从图片获取信息:从线条、造型、构图、颜色、象征、细节六方面。

(1)线条  单图线条跨页水平线,跨页直立线。

线条的作用:勾勒景物轮廓,塑造场景与角色,或以疏密制造质感、明暗;或是通过粗细、刚柔、曲直、正斜、间断或连续、纷乱或整齐、上扬或下垂等各种表现,营造动静氛围,并描绘出角色的肢体动作与表情语言,传达角色的情感与感受,或是通过几笔线条营造动感,带动画面的张力。

   单图线条:  粗、直:表现阳刚的气势、或是刚硬、锐利、严峻和秩序感。

               细:勾勒出婉约、柔美、精致的情景。也可以通过细腻的描绘,进而精细刻画  

               出作者想传递的信息。

                弯曲:传达平和、温馨的感受。

               不规则:让画面具有流动性,更蕴藏了随兴的意味,传递轻松、自在、活泼的

                   气息。

               不完整的间断线条:呈现不稳定的动感,产生动画的效果,让静止的画面仿佛

                  在纸上跳跃、充满活力

    跨页水平线:平直水平线:传递放松、平静的氛围。

                随兴弧线的地面线条:传递出自在、随意的感受。

                偏斜水平线:失去平衡或内在不安的暗示。

一句话,用线条来构筑曲、直、歪、斜等不同的水平线,以传达适当的情绪,营造氛围。

   跨页直立线 直立线条:暗藏动力、仿佛蓄势待发,或代表不屈服的意志,或是传达支撑

                     或支持的力量,同时也有扩展画面长度的视觉效应,延展了活力与张力。

                倾斜线条:不平衡的情绪张力,甚至意味着冲突与不安的情绪。

            

(2)造型:通过不同的造型与姿态传递人物的性格及生命状态。

    造型  : 圆形:亲和、柔软、轻松、拙趣、圆满

             方形(棱角):严肃、秩序、刚毅、也表现角色间的紧张关系。

(3)构图:了解作者的布局安排,探索角色和空间的关系,就能进一步感受角色在环境中的处境以及角色间的微妙互动和情感对应。读者通过对构图的感受就能从表面视觉游荡进而成为立体探索的心理活动。

      构图 : 位置:中心位置还是边缘位置

            线动:

            视角:平视、仰视 、俯视

            运镜:远景、中景、近景、特写

            比例:大小比例不同,可产生卑弱与豪迈不同的气势;主配角不同关系;地位差异、

             情势的强弱。

            特殊构图:

4)颜色:色相、明度、彩度

   色相:颜色的名称。红橙黄:温暖;绿:生机盎然;蓝色:海阔天空、辽阔自由,

        浅蓝偏向童真、干净透明;黑:神秘、阴森;红:火、热情、愤怒、警戒。

读书笔记:《绘本有什么了不起?》       明度:明亮:热烈、快乐、开朗;

             阴暗:暗淡、神秘、抑郁、晦暗不明。

   彩度:色彩的纯度和饱和度。彩度高,颜色鲜艳则易产生感情饱满、浓烈的联想,带

       动昂扬的情绪和张力;低彩度则呈现较为柔和或沉淀的色感,传达柔和、沉稳

        的感受。

 

(5)象征:具体事物表现特殊含义。

(6)细节

 

感悟:

    这个部分,我们最好能够背下来,总之要非常熟悉,只有熟悉了这些元素才能从绘本的图像中获取信息,才能建构进一步深入探究的途径。也就是说这是解读图像的密码,读者只有了解、熟悉这些图像语言,才能从感知图像中触动想法与感受,才能掌握绘本传达的内在含义。当你的图感经验越来越丰富以后,更多的信息也就会在阅读过程中纷纷与你响应。

 

2、从文字获取信息:从描景、叙事、论理、抒情四方面来获取。

(1)描景:图像传递视觉感受;文字则细腻的描述图像中的情景。

(2)叙事:画面:捕捉书中最关键的最具有代表性的定格刹那;文字:说明时空背景,叙       

          述故事的来龙去脉。

(3)论理:发挥抽象论述的特质,增强对图像含义的说明。

(4)抒情:图像呈现表情与姿态的外在特征,文字抒发角色的内在心情。并通过视觉以外的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等感官描写,传递感受,使读者感同身受。

 

图文在绘本中的关系如同二重奏,互相搭配,一起传递出完整的信息,演奏出美妙的心灵旋律。

(二)推论

   从图像信息进行推论。

获取图文信息       合理推论 

具象                     抽象的观念和思想  

外在观看             内在洞见 

平面情节           到     立体的心理层面

 

(三)联结、整合。

从单一页面中获取图文信息后,通过推论,掌握每一个页面传递的可供理解的线索后,接着就要联结与整合整本书的线索,通过绘本的外在形式表现内在叙事结构,串联起整体的信息,建构全盘的理解脉络。这时书中传达的主旨就不言自明了。

(四)发展意义

通过从绘本中的图文获取信息的方法,在经过推论及联结统整所有线索,掌握绘本的主题与意义后,接着就是关照自身的经验与知识背景,唤起情感与思维来响应与印证,进行检验、评估与批判,发展阅读对于自身的意义。

例如:你在阅读前后对该主题的看法有何变化?是否接受作者的观点?有没有疑惑要弄清?将如何将所学运用于生活中?这样阅读就成了可以丰富知识背景、深化生命层次的事情,更可以应用于生活和学习中,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延伸知识应用与创造的无限可能。

四、绘本阅读练功

1、阅读从想象力开始想象力是抽象思维的铺垫,通过想象力的发挥使阅读从对图像的外部观看进展为内在思维与感受的心灵活动。幼儿时期是想象力最丰沛的时期。

       

2、在阅读中学会做自己

   我们读绘本更重要的是在阅读中学会“做自己”,能够消化学习内容,进而转化为自己的见解与观点,让阅读成为心灵丰富的养分,助我们昂然前行。

 

 

最后的感悟:

绘本很简单,一些图一些文字,几分钟就可以翻完,但是绘本也不是如我们表面看到的那么简单,其道理深刻需要我们用心体会,甚至反复回味。

阅读绘本关键需要我们了解并熟悉图像语言,让图像成为我们亲近文字的媒介。由图像到图感进而到语感。我们要通过绘本阅读进而衔接文字阅读最后发展孩子的深度阅读能力。

子不像大人想象的那么肤浅,绘本的功能不只是指物认名,我们大人还要通过绘本来奠定孩子的阅读力。

最后,如果让我找个最关键的词的话那就是“图像语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