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悟思子
悟思子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595
  • 关注人气:23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读书笔记:早期阅读+讲故事

(2016-10-20 19:04:25)
标签:

育儿

分类: 读书—观影—出行

20161020日    来源:纸质书:巧虎阅读小册子+ 网络文章

                                       《宝宝爱阅读》

一、什么是早期阅读?

早期阅读不是让孩子自己看书,不是教孩子认字,也不仅仅是给孩子读故事。早期阅读是宝宝通过看、听、触摸、说(话)、甚至身体模仿等各种方式去理解色彩、图像、声音和文字的过程。

感悟:

也就是说早期阅读不只是阅读书籍,也是阅读这个世界的一切。看、听、触摸,他感知到的这个世界的一切都是她的阅读对象。由此看来,我们提供给孩子的环境就很重要了,人文环境,家里的氛围,带孩子去公园玩,多接触大自然等等都很重要。

其次,既然是“看、听、触摸、模仿”,从这点上来说,让孩子模仿自己听到的各种声音、模仿书上的动作、模仿大人的动作这些都很有意义。比如:女儿模仿各种小动物的声音,模仿爸爸双手合十、盘腿打坐、金鸡独立这些动作,小妞妞模仿妈妈做瑜伽这些都是可以列入早期阅读内容的。

 

二、早期阅读带给宝宝的好处

1、提高听力、语言感知和理解能力,让宝宝会表达。

2、拓宽知识面、激发想象力,让宝宝有创意。

3、情感丰富,促进社会性发展,让宝宝会交往。

4、培养专注力,增强观察力,使宝宝更聪明。

 

三、关于早期阅读材料的选择

(一)宝宝心理

1、宝宝喜爱“看看、摸摸、咬咬”即宝宝喜欢通过多重感官了解事物。

2、宝宝喜欢“好看的、好听的、好玩的”,所以早期阅读的游戏性大于学习性,宝宝是在游戏般的阅读中学习的。

感悟:

   “游戏性大于学习性”,所以让孩子玩耍,带孩子玩耍,陪孩子玩耍、高质量的玩耍应该成为我们家长的共识,尤其如果你还是个不会玩甚至无趣的人更要学习。须知玩耍是天地间的一门大学问啊!

(二)阅读材料的挑选(2岁以下)

1、主角人物少

2、页数少(最多十几页)

3、情节简单、重复

4、带有手工翻动的、可操作的、可玩的书。

5、吃、喝、玩、睡,围绕他最熟悉的生活展开。

6、关于小动物的书

感悟:

    很认同这几点,女儿最感兴趣的就是各种小动物,小猴子、熊猫、长颈鹿、小熊等等,买这些小动物的玩具,看到书上有这些小动物也会很兴奋。现在开始听妈妈讲故事了,故事也多是围绕小动物展开的。此外,一定要简单,如果太复杂,他就会没兴趣,即刻就要求进入下一个了,《小螺号》还没讲完,就要求讲《小青蛙》,刚开始《小青蛙》又要求《拔萝卜》了,此刻,我反思是不是我那天把《小螺号》讲长了的缘故,以致于还没讲完《小螺号》就要求进入《小青蛙》,后来几天就都是这样一个才刚起头就要开始另一个。

    还有围绕吃喝玩乐他最熟悉的生活展开这点,我想起了那天早上的故事:

依兰一睁开眼就要求妈妈讲《小螺号》,很快《小螺号》讲完了,依兰又说“《小青蛙》吧!”我没有提前准备,只能瞎编,于是就这样应付:

“一只小青蛙在水里游啊游啊游啊游啊游,早上小青蛙的爸爸和妈妈都要去上班,小青蛙和奶奶去找小伙伴玩,中午小青蛙的妈妈回来给小青蛙做饭,下午小青蛙的妈妈也要去上班,小青蛙和奶奶睡觉,睡觉起来就去找小伙伴玩,晚上小青蛙妈妈又回来给小青蛙做饭。。。。”刚刚讲到这里,依兰就说”是依兰!”

    呵呵,是的,这就是小依兰这些天的生活,妈妈只是把小依兰的名字换成了小青蛙,小家伙听出来了。这里我想说除了我那天早上确实没有认真对她讲这个故事以外,如果我们的故事是围绕他吃喝玩睡他最熟悉的生活展开的话,可以更容易让他感知和理解。

《比比熊》系列共三本,前两本依兰已经看完了,个人感觉第三本就有些难了,主要是故事变长了,情节变得复杂了,不适合两岁以下的小孩看。当然它写了是0——3岁看,我想这第三本就应该是临近3岁的时候看的吧!但是比如我们家小依兰现在又喜欢里面的一部分内容,怎么办?那就让她认识里面的小动物,看里面的部分图片吧!

“带手工翻动、可操作”这一点,就目前我们手上所用的巧虎系列的《我爱吃饭》和《收拾小能手》这两本书来看,小孩子确实喜欢,女儿会把她的小动物拿出来坐在书上画出的椅子上,装着和小动物们一起吃饭。每次翻开《收拾小能手》上遮住小扫把、小拖把的纸片都会特别的开心,发出哈哈的笑声。所以这样的书确实还挺好,虽然确实有点小贵!

四、早期阅读开始的时间

10——6

每天听家人朗读。这个时间段可以给孩子进行语言储备,当他真正开始开口说话的时候,他的大脑里已经储备了很多语言信息了。

26个月——1

简单的图片书,可以让孩子指认图片中物体的名称。

感悟:确实如此,女儿最早看书就是指认书上的物体,她最喜欢的就是胡萝卜、小兔子、小蜗牛、小蘑菇等等。

31——2

有简单情节的故事书,帮助宝宝语言和情感的启蒙。

42——3

让宝宝参与动手和动脑的图书,促进宝宝思维和情感的发展,初步培养阅读习惯。

 

    一般来说,0——3岁是初级阅读阶段,3——7岁是第二个阶段,宝宝的阅读不怕开始的早,但是方法要科学。

五、早期阅读的方法推荐

因为宝宝更喜欢有趣的、好玩的,所以可以试试这几个方法。

1、角色扮演。

例如:妈妈扮河马医生,依兰扮小鳄鱼,河马医生给小鳄鱼刷牙。

2、游戏式阅读

例如:妈妈遮住小动物的脸猜猜这个小动物是谁?

     给书里的角色找朋友。

     我们一起讲给小动物听。(妈妈说前半句,宝宝说后半句)

3、听家长讲故事

   大人把一个故事烂熟于心,然后以一种平和的语调,给孩子缓缓到来。这适合睡前,孩子安静下来的时候。

 

讲故事

关于讲故事,以下文字摘自网络文章《从小沉迷迪士尼动画片,对孩子的想象力是一种毁灭》:

“真正的故事应该是从大人心里流淌出来的,是一种跟孩子间心与心的交流,故事就像心灵的母乳,会给孩子丰富的滋养。最佳的讲故事方法就是大人把一个故事烂熟于心,然后以一种平和的语调,给孩子缓缓道来。”

“如果一个故事,以充满爱和想象力的方式,如实精确的呈现给孩子,他就能够领悟到深藏在故事背后的寓意。”

“讲故事的最高旨意,就是滋养孩子的心灵。”

“讲故事的动作应该是真实且精确的,平和、不浮夸、不幼稚、让孩子拥有自己的图景,这是讲故事的人需要注意的。”

“不要为讲道理而讲故事犹如不要为讲成语而讲故事一样。”

不要讲完故事就逐字逐句解去读故事让孩子学知识。

“对于初学语言的儿童来说,更加可以用讲故事的方式,让孩子同样以图景化的方式学习语言。传统的童话汇聚了民族的语言的精华,并通过口述代代相传。这种口述文化记载着最原始的文学和艺术,故事的语言简练、易懂和流畅,其中还有儿歌、诗歌、顺口溜等,对于初学语言的儿童来说,童话故事就是最好的教材。”

 

读故事与讲故事不一样

故事奶奶Christine认为读故事和讲故事不一样。读故事是孩子自己或者家长和孩子一起读绘本,一起看动画片等,讲故事则是孩子听家长真实、精确、平和、不浮夸、不幼稚、让孩子拥有自己的图景的讲故事。Christine奶奶不赞同读故事,更赞同讲故事。她认为不能让孩子迷失在绘本阅读和迪斯尼动画故事里,一百个孩子可以有一百个白雪公主的形象而不是就那一个;动画片更中断了大人和孩子间的活生生联结。

每当讲完故事,她总会问“说说你看见了什么?故事中的这个小动物是胖的还是廋的?她走在哪里?她吃的什么?之后又变成了什么?”她认为故事涉及到的每一个人物、动物、物品的形象,都是孩子自己的想象力构建出来的。一边听故事,一边思路紧跟着讲故事的人走,脑子里不时构想出一幅幅属于他自己独特的在在画面,这对幼童的自我意识和想象力发展特别有帮助。

她还还认为,“任何一个故事在所有的年龄段都是适用的,只不过我们要根据孩子的心智发展水平对故事做改编”。根据心智发展的不同分成三个阶段,三阶段分别遵循“善”、“美”、“真”三原则。

0——7岁的孩子,遵从“善”。即使故事情节不好,也要用善良的方式,自然而然地呈现结果。

7——14岁遵从“美”。这个年龄的孩子开始具备思考能力,可以听一些复杂的故事,理解复杂的人物关系和激烈的戏剧冲突,逐步把自己从童话世界和现实世界分离出来,但是还不能太抽象。格林童话、动物寓言、希腊神话等都可以,要努力给孩子创造美丽的内在图景。

14——21岁的青少年讲究“真”。故事要帮助孩子找到真相,教会孩子用批判性思维来看故事的情节。回到人类讲故事的最初,故事是原始社会的人们,通过口口相传的方式,保留和传递这的宝贵智慧和真理。

 

感悟:

    关于读绘本影响孩子想象力这一点,我也遇到过孩子在不同的绘本书上看到的同种类的动物不一样,尤其是书上看到的小动物跟动物园里看到的更有区别,对此我只能对孩子说,“这也是某某东西,但是他们不一样,就像扫把也有不同的种类、每个小朋友长得不一样”同样的道理,我想在孩子早期适量的读读绘本也可以扩大孩子的视界。而任何事都不是绝对的,就是一个度的问题。与此同时,我们更要明白故事对于宝宝来说意义重大,而锻炼讲故事的能力对于爸爸妈妈们来说也非常重要。所以大家都多多储备故事,努力练习讲故事的能力吧!!!

 

   

    总之,早期阅读并不难,用符合宝宝心理发展的方式方法引导,早期阅读可以成为促进宝宝语言表达、能力发展的有效工具,甚至可以帮助宝宝情绪、情感和社会性发面的自然发展。宝宝刚开始接触阅读的时候,可能会出现各种意想不到的“小状况”,此时不必过于要求宝宝有正确的阅读习惯,更重要的是培养他对阅读的兴趣。

    对我们家来说,现在继续给她看情节简单、重复且围绕她日常生活的书,也讲简单、重复围绕日常生活展开的故事。可以适当的让她模仿书里人物的动作,学学小动物的喊叫声,还要进一步强化儿歌,还可以把儿歌穿插到故事中。而最最重要的是爸爸妈妈还要继续锻炼讲故事的能力,脑袋里要多储备故事、将故事烂熟于心。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