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大盘小跌个股暴跌因素已查明!

(2018-01-31 18:13:45)
标签:

财经

大盘

股票

收藏

杂谈

分类: 股市评述
出来混总是要还的,隔夜全球市场股债期齐跌,其中美股创下近五个月单日最大跌幅,走势相当惨烈,在风雨飘摇的外围市场影响下,A股也难独善其身,更何况近期监管层联合出手为市场降温,内忧外患双重压力下,市场被迫继续展开调整,大盘直接向20日均线寻求支撑,随后在金融、地产的呵护下,指数出现探底回升之势,不过,下跌个股依然达8成左右,且跌停板数量超过144只,二八分化行情相当明显。


调整的口子一旦撕开,短期内很难愈合,在内忧外患以及年底春节资金紧张的背景下,指数展开调整行情也是很正常的,除了技术面存在调整需求外,业绩地 雷不断引爆,开启股灾冰山一角,从而形成加速行情下挫的重要因素。在这个业绩为王的时代,美不美一盆水,卸了妆全是鬼!在业绩粉刷的背景下,许多个股还能在A股市场戴着面具骗吃骗喝,一旦卸下伪装,亮出自己的真面目,那是相当吓人的!本月底是A股年季业绩预告披露的最后日期,众多上市公司纷纷最后交卷,其中:贝因美:我亏10个亿,服不服?乐视网:不服,我再加个零。。。ST保千里:我亏得数都数不清了。獐子岛:哦,我的扇贝又跑了 ……


如果非得为本次年报交卷做个评选,冯伟认为獐子岛一定可以力压群雄。为什么?因为多了一个“又”字,早在三年前,獐子岛的扇贝曾经跑过,跑得那么轰轰烈烈,业绩由盈利转为巨亏8.12亿。事隔三年后,昨天晚间,獐子岛再次发布业绩预告修正公告称,部分海域的底播虾夷扇贝存货异常,2017年净利润9000万元~1.1亿元的盈利预测进行修正,公司预计2017年亏损5.3亿元-7.2亿元。有网友戏称,不妨打断獐子岛扇贝的“贝腿”,免得它再跑!也有的称,这是会旅行的扇贝; 无论怎样都好,为了避免獐子岛公司做账难、难做账,也为了投资者的生命与财产安全,不妨让养殖扇贝的獐子岛公司退市为宜,直到扇贝能够圈养或不跑的时候再重新回到市场来。


今天跌幅榜上的跌停板,大部份是当天交卷的个股,果然最后交卷的都是差生,就连创业板的蓝筹股同花顺也不例外,其中有大幅度下滑、亏损、业绩未达到预期、借业绩预增出货等等的个股,无一幸免被判死刑!!有了业绩支撑,炒作也非常得有底气,其中去年业绩同比大幅度飙升的天龙光电、中交地产等个股均涨停;当然,也有业绩预增股价跌停的,比如方大炭素业绩大幅度预增50多倍,股价照样难逃被杀的命运!又比如,库存盘亏6700万元,首家预亏酒企皇台酒业竟然逆逻辑涨停,真是亮瞎市场的眼了。总体而言,这是一场因业绩而引爆的多空对决战争,这也是一局“去伪存真”的较量,让我们清楚的意识到业绩在A股市场上的重要性。


综下所述,大盘和创业板都支持超跌反弹,但冯伟认为,力度会偏弱,创业板和平均股价的“冯伟独家强弱指标”,都进入到了空头的超强势控制区!建议大家,多看少动了,反弹是卖货点!大盘趋势结构:短线趋势-短线的趋势昨天已经跌破(第一道上升趋势线),一次昨天冯伟宣布,大盘正式进入到调整期,是调整的开始,并非结束,但是今天的暴跌还是有点过分的;今天K线收假阳线,在银行板块大涨2.99%之下,还收了个弱势反弹的假阳线,说明抛压很重,市场恐慌;5日线明天死叉10日线,意义不大;量能小幅放大,说明今天确实是有资金出逃的。


创业板趋势结构:短线趋势-全天分时一路下跌,造就了141家个股跌停;K线收出了跳空低开的“灌肠阴”,跌破创业板自1697点反弹以来的趋势,说明创业板的本轮反弹结束了;今天跌破了所有均线系统,今天的阴线实体和1月15日的大阴线差不多,不过今天更加的恐怖,1月15日2785家下跌,26家跌停;今天2650家下跌,141家跌停,说明市场极度的恐慌;量能增加100多亿,今天创业板的下跌是实实在在的恐慌踩在式的下跌。今天属于非理性的暴跌,如果你在今天操作了,建议这几天的反弹,可以出局!短线切勿加大仓位了!风险大于机会的时期!


好了,今天的文章就说到这里,更多分析直播见。如果你觉得冯伟文章没有模棱两可,并且让你在操作上有所觉悟,那就点赞或转发!长期坚持原创写文章真的很不容易,多次想放弃!但每天看到文末的点赞,冯伟就动力十足,继续分享最及时、最准确、最客观、最贴心的文章。坚持是一种信仰,专注是一种态度!欢迎你每天关注冯伟的直播,如果你喜欢我的风格也可以邀请你的朋友一起来观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