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版部编版七下语文第11课《山地回忆》原文及赏析(3)
(2025-03-18 10:38:19)分类: 语文教学 |
【赏析】
《山地回忆》是孙犁小说代表作之一。每读此文,都能感受到战争年代的一抹温情。它用第一人称回忆的笔法,扣住一个小物件——一双袜子展开故事,通过河边“争吵”、贩枣、买织布机等生活片段,生动地表现了在抗日战争艰苦的环境中建立起来的革命战士同人民群众之间的鱼水深情,赞美了纯朴真挚的人情。
小说着力刻画了一个山地女孩子的动人形象。主人公妞儿是个普通的农村女性。她出场时那寻隙挑衅的姿态,咄咄逼人的话语,就显示出这一人物的独特个性。关于真假“卫生”和刷牙的一番“宏论”,又叫人啼笑皆非地感触到她疼人的心田;“什么时候,才能打败鬼子”的询问,透露出对胜利的渴望,直到提出“不穿袜子……也是卫生吗?”的责问,犹似异峰突起,一下子把剑拔弩张的气氛消解成融融暖流;“我给你做”的诺言似惊雷震响,把谜底一下亮出——原来她对“我”的一系列“攻势”,全是为了寻找机会与这萍水相逢的八路军战士找话交往,心疼他没袜受冻,并欲表示给予真诚的帮助。一个脸红手肿、伶牙俐齿而内心火热、纯真鲜亮的山地女孩,已活脱脱地站在读者面前。大娘关于学纺线的介绍,大伯关于饭食的揶揄,以及妞儿买织布机的要求,又从不同侧面写出她聪明勤劳等特点,丰满了人物形象,使其成为“山地女孩子的化身”中的“这一个”。
作品写得很平实。从“一位农民代表”身上的“山地蓝”粗布裤衫引起的回忆作起笔,写了洗脸、做饭、纺线、贩枣等家常琐事和片断对话,随着人物情感流动的轨迹,以“争吵”和“做袜”为描写重点,到买布做旗,戛然而止,读来余韵缭绕。从“送袜子”到“做国旗”,反映了两个时代的伟大进程,表现了革命群众对战斗赢得的胜利和新中国的无比欢欣和热爱,从中也体现了孙犁小说以小见大,让“细枝末节”放射出时代光芒的特点。小说显得情浓意深,耐人寻味,充满了生活气息和情韵,具有诗的意境。
彩笔写诗情,淡墨传真情。孙犁的小说语言朴素自然清新,运语淡净,诗意浓郁,情致深远。本文则形象美、结构美、语言美齐备。作者于自在挥洒中,抒发出一种纯真的笔调,歌唱了水乡的英雄儿女。本文有一种浓郁的诗意,读起来令人心旷神怡。文章没有堆砌华丽的辞藻,而是用平易单纯的文字,写出了人物身心的内在的美;并通过对话从侧面来反映大的斗争,把残酷的战争写得看似平淡却蕴涵深情。
作者着力描写妞儿与“我”的对话,在对话中赋予她鲜明的个性,通过对话展示她的内心世界。文章以小见大,通过对话,点出抗日战争的大背景;通过对环境的描写,反映出冀中人民的生活艰辛,也让人看到冀中人民的勤劳智慧,更看到冀中人民支援抗战勇于牺牲的精神和崇高的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