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平:中文系能否培养作家?(5)

分类: 文艺撷英 |
因缘际会,创意写作在美国高校流行开来,依赖于一个无心插柳的政策:《1944年退役军人权利法案》。该法案服务于二战老兵,规定退役老兵可以在高校接受为期两年的免费教育。这一政策的初衷无疑是缓解战后的就业压力,试比较我国专业硕士的扩招,有殊途同归之处。因为“创意写作”这个专业学位不那么知识化,也因为写作更能承载二战老兵丰富的人生经验,创意写作受到退役军人的欢迎。在这一过程中,创意写作一定程度上强化了文学教育的职业教育色彩,同时为诗人、小说家提供了一定程度的庇护,“为退伍士兵提供一些闲职——这在很大程度上解释了战后大批诗人、小说家涌入高校的现象”[44]。由此,伴随着美国大学教育在二战后的大规模扩张,创意写作也迎来了扩张,“到1970年,全美国共有44所大学有创意写作硕士授予学位”[45]。但有意思的是,“名校对支持创意写作并没有太大兴趣”[46],创意写作的专业定位,和传统的学术体系之间,还存在着微妙的游离。
保罗·恩格尔、聂华苓夫妇
前一篇:黄平:中文系能否培养作家?(4)
后一篇:黄平:中文系能否培养作家?(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