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黄平:中文系能否培养作家?(3)

(2024-01-31 21:20:48)
分类: 文艺撷英
巴雷特·温德尔的教学实践,已经很接近当下的创意写作教学了,后来巴雷特·温德尔出版有专著《文学写作》(1891);他也是最早的美国文学史家之一,在1900年出版了美国文学史。在19世纪末,不仅脱离修辞学、演讲学窠臼的写作课是新兴事物,美国文学研究也是刚刚出现,作为标志的美国现代语言学会(MLA)成立于1883年,还稍晚于温德尔的写作课改革。保罗·德曼就曾谈到过,文学教学成为独立教学领域不早于19世纪晚期[30]。巴雷特·温德尔的学生休斯·默恩斯则进一步地推动了创意写作的教学,休斯·默恩斯1920年来到林肯专科学校负责中级英语课程,率先打出了“创意写作”的旗号,以此替代原来的英语教学,“‘创意写作’一词被首先用于指涉一门研究课程。此前尚未有人如此为‘创意写作’命名;而此后,这种命名也被固定了下来”[31]。
不过,上述的哈佛大学写作课的变革,乃至于1920年代创意写作成为专有名词,还不能等同于创意写作在大学体制中的出现。创意写作的出现,意味着创意写作成为独立的专业学位,并且围绕这一专业学位,有一套不同于其他专业学位的培养模式,比如以文学作品替代毕业论文,以工作坊教学替代知识化的文学教育。在这个意义上,一般将创意写作正式出现的标志,追溯到1936年爱荷华大学作家工作坊(Iowa Writers’Workshop)的成立。国内对这一事件的介绍,基本上依据爱荷华大学作家工作坊英文主页上的介绍(参见该主页history这一栏)。笔者试译相关内容如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