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山东省网上远程研修观课报告——读一位语文教师的《一片丹心在杏坛》札记
(2023-12-08 16:13:21)分类: 语文教学 |
2023年山东省网上远程研修观课报告
——读一位语文教师的《一片丹心在杏坛》札记
今年的网上远程研修又要到收官阶段了,本月底即年底结束,前几天县里就要催促了,通报我们学校还有23位老师没有完成,一共多少啊,可能大家还不太急,学习这事现在来看太容易了,不用费多大气力,完全可以让电脑自学,AI技术虽说还没完全代替人工,可电脑的“自学”能力还是很强的。
观看视频早已结束了,其中有问题要停下来,不然就可顺利闯关。这是人为设置的阻拦,是为了提高学习效率、不让偷懒的一项重大举措,可作用也只是微乎其微,除了推迟了学习进程,让人费点拙力外,作用不大。
评课就更好了,以前打过98、99和100分,现在有的干脆全部满分,主要是技不如人,不会评。或者可以说,不爱费这个事,不爱伤脑筋。不会评应该是主要的,评价标准一人一个样,公说公有理,我说也有理。这一次我打了两个满分,只有一个是99分,听着普通话有点小小的问题:
本节课由浅入深,由字面意思到深层内涵,引导学生水到渠成地理解了作者不仅是在为马鸣不平,更是在为人鸣不平,从而感悟到了文章运用了托物寓意的写作手法,化难为易,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善用课本上的助学系统引导学生学习。稍微欠缺一点的是普通话有一点口音,个别字句语音不够标准,但瑕不掩瑜,总体看这节课上得非常好,是一堂非常成功的公开课,很值得我这个不入流的老师好好学习,可能学是学不来的,只能向刘老师致敬:谢谢您的分享!
前面是抄的人家的,因为都有评课的,或一人评,或几个评。后面是我的真心话。
那两个全抄,其实就是不会评,好话也不会说,孬话即使有也不便于说,不是不能直言,而是羞于出口,因为技不如人,自己是光棍就不要说人家的妻了。
评课就此打住。还是再谈些语文教学的题外话吧。以前都是离题万里地胡侃点废话,这一次也依然。
手边有两本书,一是丁立梅的散文精选,这可是中考甚至高考的题源,千字文正好是考试的极好素材,再加上一点心理的细腻和生活的哲理,就是难得了。选材是一个导向,所以就成了畅销书。
再是这本《一片丹心在杏坛》,作者是我们二中的鲁文娟老师,从简介来看是高级教师,可能还不是正高,出了这本书应该是专著了,要花几万吧,听说很贵了,原来便宜些。现在意识形态是重点,审核较严,就涨价了,书号不知多少钱了,原来的一万是不行了,肯定不行了。
她是中国校园文学委员会优秀会员,追随王世龙搞校园文学吧,朱连英也是二中的骨干,去年教高三当洪安孩子的班主任,春考班的,现在据说退居二线,到图书馆高干了。
再是市级的头衔:作协会员和家庭教育协会会员,莒县家庭教育讲师团讲师。好像听过他的家庭教育报告吧,又好像是峤山初中的女老师,忘记了。
昨天带了这本书没有给朱老师送,今天下午去西边吃饭时一定要送了。所以得走马观花的看完,稍微记一点杂记。
写朱老师的文章是《人到无求品自高》,朱老也不是无求啊,是对他的过誉吧,我也不好说。她说15年前她到了安庄中学,跟时为教研组长的孙家三开始教学生涯,孙以高尚人品和渊博的学识引领她。
说前几日孙老师约市教研室的李祥良和几位志同道合的同仁去朱老家,当时他72岁高龄。听说她的孩子也在练书法,午饭后朱老就给写了一幅“见贤思齐”,下面用小字写“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写后说写错了,“也”应该是“焉”,说年纪大了丢三落四的,在他们的安慰下才停止自责。最后又找了一幅小字给孩子。盖闲章时盖的是“一块砖”,说自己写的不是“墨宝”,只是起“抛砖引玉”作用的“一块砖”。
最后引用了纪昀老师陈伯崖的一幅对联:事能知足心常泰,人到无求品自高。后一句即题名。
这篇没写日期,可以推算大体。全书共313页,前有校长张守标的序言《一个语文老师的心灵史》,后有我这位师兄的签名,并说是山东省优秀校长。再看后记是说在回顾自己20余年的教学生涯,从乡镇中学到县城中学,变的是环境和学生,不变的是坚守的初心。不觉积累了30余万字,史同学说已经有了15万,再整理15万也出本书。
苔花如米青春自来,小草平凡向阳而生。教学篇有教育之思、教育之鉴、教育之论和教育之迹。后面是随笔:经典之美、生活之悟和远足之旅。
教学篇有课题,有语文教学的一些经验,我来不及细看。更难得的是有下水文,原来的语文老师都要在学生面前露一手,起码能引起学生的羡慕,但现在很少有了。可能语文老师也懒得写,或者说写不了,写不好,于是就干脆不写了。
我除了上面的那篇写朱老的归到了教学篇的第二章《教育之鉴》里了,随笔我看了一篇《感动,就在身边》,说带孩子开会时孩子趴在怀里睡了,回去时丁日红老师给他上楼拿了包,可钥匙忘在楼上回家时才发现,丈夫在乡镇工作也不好帮忙,只得求助于尹爱芳老师,为她到办公室拿了钥匙送来。在快到家门口时她求老天保佑钥匙在包里,在无助时她心中的孤独和失落与终于回到温暖的家中的感慨形成对比,让她这个多愁善感的女性深深懂得了“感动”二字。
有个从市新营学校来的名师给我们做报告时,就谈到了他的办公室的成员,一是个个优秀,二是精诚团结,那份感动就是工作的动力,就是心情舒畅下的工作效率。
最后还是再谈点语文教学的问题吧,这才是本文的主题,我和那位名师一样最大的缺点也是最大的优点就是:“跑题”!当然我不是跟他学的,学是学不来的,只有自己做。
鲁老师的专著虽说花了钱,不知多少,也不知是不是自费。我虽说有稿费,但版权不属于我,还被定性为“习题集”。职称的事就不要提了,还是提学术吧。
全书没发现有什么错漏,可能是我水平低。但有很多我能看出很多错误的书是非常粗制滥造的。这本书不说字字珠玑,可也非常简洁概括,没有多少废话,不像我废话连篇。很多地方引用了古诗词,说明她对古典文学比较偏爱,这也非常难得,我是望尘莫及。
《如何应对作文阅卷中的“三眼”》:作文是语文的半壁江山,高考多是议论文,只需看“三眼”,第一眼看题目、卷面、字数;第二眼看开头、结尾;第三眼,看中间。最后说文无定法,文学创作要成为一条多姿多彩、奇葩纷涌的长河。
《“墙内”开花也需“墙内”香》副标为谈部分教师家庭教育子女的缺失,对我是极好的一课。过分严格型就是我吧,缺乏耐心型更是我,放任自流型说的应该是我妻。
先至此。看字数有2490还多了,应该传不上,再精减一下,把废话删除一些。
发上一看,并不太限制,还可以再写7500字,那是总量一万啊,早知道多写点就好了。时间关系,我也不写了,以后再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