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22年山东省七下期末考试阅读理解题及答案

(2023-11-11 11:49:19)
分类: 语文教学

(2022·山东省·七上期末考试)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问题。

一起去看

   儿子九岁那年,父亲跟他说:“带你去看球!”儿子高兴得跳起来。
     儿子十六岁了。父亲跟他说:“带你去看球。”儿子不吱声。父亲提高嗓门说:“带你看球你还哭丧着脸!谁欠你二百块钱还是怎么的!”儿子晃晃肩膀出门去了。母亲就叹气:“他这阵不知道怎那么大气性。你总恶声恶语训他也不是个事儿。”
    父亲独自去了赛场。中场休息,父亲去洗手间,半道忽然发现了儿子,跟几个同学在一起喝可口可乐,嘻哈议论倒也罢了,肢体一刻不停,手舞足蹈地看着实在扎眼,本想过去吆喝几声,拼力强忍住了。父亲没等散场就回了家。母亲问他谁输了让他脸那么黑?他大嚷:“我输了!”儿子很晚才回家,只叫声妈,就回自己那间屋了,还把门关得紧紧的。父亲要冲进去跟儿子算账,母亲拉住他:“人家自己去看个球怎么啦?”
    儿子上大学了。暑假在家,有天跟父亲说:“爸,我有两张票,咱们一起去看球吧。”母亲就看着父亲,父亲想了想,唔了一声。母亲摆出一桌菜,爷俩喝啤酒。母亲听爷俩侃球,开头客客气气,后来抬起了杠,再后来语速加快,互相打岔。母亲心里有点紧张。但是最后爷俩一起去看球,一起回了家,回了家又坐在沙发上喝啤酒,把球场上的角色刻薄了一溜够。晚上母亲见儿子老晚还在弄电脑,就先敲敲半掩的门,儿子说:“妈,进来!”母亲过去,儿子让她看在电脑上画的画。闲聊几句后,母亲问:“你上中学的时候,为什么不跟你爸去看球,还老跟他顶牛?”儿子笑了:“妈,我那是少年反叛期啊!尤其要反叛老爸!您记得他怎么造句的吗?——带你去看球!……其实那时候您跟老爸也没多大区别,动不动就‘把手洗干净’,‘怎么把衬衫领子竖起来了’……就是不懂我!”母亲笑了。母子肢体没有拥抱,心是拥抱得紧紧的了。
    儿子工作了。有天父亲打他手机:“咱俩一起看球去怎么样?”儿子问是哪场?父亲告诉了他,儿子直言不讳:“他们能赛出什么味道来?整个儿是鸡肋!”父亲乐呵呵地回应:“弃之可惜不是?”爷俩约定赛场门外不见不散。
    父亲年纪不算太老,却坐上了轮椅。那天儿子回来看望。吃罢饭,儿子说:“爸,我带你去看场球吧。”母亲好高兴:“是呀,让你爸再乐呵乐呵。看电视上的球赛,他总乐呵不起来。”父亲却只是淡淡地唔了一声。
    那晚儿子开车来接父亲,母亲告诉他:“我拦不住,他自己去了。他说他不要人带去……我说你不是不方便吗?他说现在到处的设计都考虑到了坐轮椅的人士,他完全可以自己去看球赛。他揣着你留下的那张球票就自己驾着轮椅坐电梯下楼了,还死不让我把他送上出租车。我后来从阳台朝下望,他顺利地从咱们楼门外的轮椅道上到了街边,拦住的出租车司机照顾他坐进了车,轮椅放进了后备箱……”儿子没听完就跑下楼,赶紧开车前往比赛场地。
    儿子看到了父亲。看台上有为轮椅人士专设的空间。父子俩都若无其事地微笑着打招呼。
    中场休息,儿子走过去对父亲说:“一起去洗手间吧。”父亲点头。人们只见老的自己熟练的操纵着轮椅,少的在一旁同行,两人分明对共同支持的球队的表现有所争议,你一句我一句地抬着杠……

(作者:刘心武,选文有删改)

(1) 通读全文,根据提示,把下面表格的内容填写完整。

人物时间阶段

儿子9岁

带儿子一起去看球

 ______

儿子16岁

想带儿子一起去看球

 ______

儿子上大学

 ______

邀请父亲一起去看球

儿子工作了

约儿子一起去看球

答应一起去看球

父亲坐上了轮椅

 ______

想带坐轮椅的父亲一起去看球

(2) 结合语境,说说第段中,父亲为什么大嚷“我输了”?

(3) 本文标题初看平常,细细品味则意蕴丰富。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一起去看”的含义。

【知识点】

文章中心 文章大意 关键语句

答案

(1)高兴地跳起来;不吱声,却和同学去看球;与儿子侃球;独自去看球。

(2)父亲想带儿子去看球,儿子不买账,却瞒着父亲和同学去看球,而且兴高采烈,表现得非常开心,父亲对儿子的行为感到不满,觉得自己尊严受损。

(3)“一起去看”在文中的表层含义是儿子和父亲一起去看球;深层含义则是表现出父母与孩子关系的平等,既互相独立,又互相尊重。

【解析】

1. 本题考查筛选信息和对文本内容的理解掌握。根据第段“儿子高兴得跳起来”,可知第一个空填“高兴得跳起来”。根据第段“儿子不吱声”,第段“中场休息,父亲去洗手间,半道忽然发现了儿子”,可知第二个空填“不吱声,却和同学去看球”。根据第段“母亲听爷俩侃球,开头客客气气,后来抬起了杠,再后来语速加快,互相打岔”,可知第三个空填“与儿子侃球”。根据第段“儿子看到了父亲。看台上有为轮椅人士专设的空间”,可知第四个空填“独自去看球”。

2. 本题考查语句的理解。解答时需要结合前后文,通过故事情节、人物的心情理解语句。文中父亲要带着儿子去看球,儿子不吱声,却和同学去看球。父亲对儿子瞒着自己看球不满,对儿子在球场的表现无法接受,对儿子的所作所为不理解,更觉得自己作为父亲的尊严严重受损。所以父亲说“我输了”。

3. 本题考查标题的含义与作用分析。解答标题的含义,关键要理解文章内容,挖掘出标题的深层含义。题目的作用有:线索;双关:象征人物的形象或精神;作者感情的触发点;含蓄的或形象的揭示文章中心(要具体写出中心是什么);概括文章内容;用修辞,新颖独特,吸引读者。

“一起去看”是串起全文情节的线索;“一起去看”中的“一起”表现出两人看球的平等,彼此都是独立的个体,谁也不是谁的附属品既互相独立,又互相尊重。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