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古诗词及赏析(共18首)(4)

(2023-07-07 14:24:36)
分类: 语文教学

11首 《春望》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古诗词及赏析(共18首)(4)


 

【译文】

国家破碎,空留下山河依旧,春日里的长安城荒草丛生。

感伤时局,看见花开却流下眼泪,离愁别恨,听到了鸟鸣声也阵阵心悸。

战火频繁,如今已经绵延三月,一封家书,足以抵得上万两黄金。

搔首白发却是愈渐稀少,连簪子都要插不上了。

【作者介绍】

杜甫(712770年),字子美,自称杜陵布衣、少陵野老,河南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圣。他一生颠沛流离,其诗歌展现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成就极高,被称作诗史。后人又常常将他和李白合称为李杜

【赏析】

开篇便交代了创作背景,国都被叛军攻陷,只有山形依旧枕寒流,作者身处沦陷区百感交集,昔日无比繁华的长安城如今已满目萧条,荒废许久。本来应该是春光明媚的季节,现在却只是草木深,可能还有斑驳的城门盘踞着老树根,使这个春天也失去了光彩。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有两种解释,一种是花、鸟因为对家国的感伤,使人观之落泪、闻之惊心,一种是说用了拟人的手法,这份伤感和离恨,让花也落泪,鸟也惊心,无论采用哪一种,都是在表达作者感叹国事,思念家人的悲伤之情。

如今已是暮春三月,战火不知要持续多久,妻子儿女仍然没有任何消息,此刻多么希望能有一封家信啊。家书抵万金反映出了作者内心的急切期盼与煎熬,也让每一位读者感同身受。

此情此景,家国忧愁一齐涌上心头,难以释怀,不自主地又开始频频搔首,顿时觉得本已花白的头发更加稀疏,连发簪都要插不住了,之所以这样日渐衰老,一切都是因愁而起啊。

这首诗全篇由景至情,从国都荒废写到花泪鸟鸣,从家国情怀写到自身衰老,随着镜头的由远及近,情感的逐渐增强,充分体现了诗人向往和平的愿望和忧国忧民的情怀。

12首 《雁门太守行》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古诗词及赏析(共18首)(4)


 

【译文】

敌军如黑云一般翻滚而来,城墙也几乎要被摧毁,守城将士的铠甲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着金光。

秋色里,号角的声音响彻天地,战士的鲜血凝成了暗紫色渗入土中。

援军半卷着红旗,已经临近了易水边,冰冷的秋霜,让鼓声也变得低沉。

感激明主的知遇之恩,我愿提起手中宝剑,以死相报!

【作者介绍】

李贺(约790817年),字长吉,唐代河南福昌(今河南洛阳宜阳县人,家居福昌昌谷,后世称李昌谷,是唐宗室,唐高祖李渊的叔父李亮后裔。有诗鬼之称,是与诗圣杜甫、诗仙李白、诗佛王维相齐名的唐代著名诗人。有《雁门太守行》《李凭箜篌引》等名篇。李贺是中唐的浪漫主义诗人,与李白、李商隐称为唐代三李。他所写的诗大多是慨叹生不逢时和内心苦闷,抒发对理想、抱负的追求,对是当时藩镇割据、宦官专权和人民所受的残酷剥削都有所反映。

【赏析】

读起这首诗,让自己仿佛化身成了一员边关守将,站在城头,乌云阵阵,本就让人的心情压抑,城下大军压境更将这种紧张气氛推到极点。眼前的黑云和敌军已经分不清了,只感到城墙仿佛也要被压垮。此时一道金光破空而出,照亮了将士的铠甲,也点燃了将士的斗志。

接下来虽然没有正面描写战争场面,但在漫天的号角声中,已经能够想象到这场战争的激烈程度了。直到黄昏时分,一切终于归为平静,塞上土地的鲜血已经凝固,在斜阳的余晖下呈现了紫红色,诗人用浓墨重彩勾勒的战后血腥画面,让人读之心中不寒而栗。

13首 《赤壁》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古诗词及赏析(共18首)(4)


 

【译文】

一支折断的铁戟,深埋在古战场的泥沙中,被岁月侵蚀的铁锈还未消失,自己将它清洗打磨一番,认出是三国赤壁之战时的遗物。

假如当年没有刮起东风来成全周公瑾,恐怕江东佳丽二乔已被幽闭在铜雀台了。

【作者介绍】

杜牧(803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杜牧是唐代杰出的诗人、散文家,是宰相杜佑之孙,杜从郁之子。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

【赏析】

这首诗的开篇构思新颖,并没有像大多咏史诗一样,描写风云变幻,江河奔流的大场面,而是以泥沙中一支折断的铁戟作为切入点,认出这件三国时期兵器的一刻,当年赤壁之战火光蔽空,樯橹灰飞的场面如史诗一般浮现在脑海,让人荡气回肠。

后面两句既赞扬了周瑜的才智与胆识,也为失败一方的曹操做出了正名。并提出了一个大胆假设,如果当年东风没有给周郎方便,那么赤壁之战的胜败就会改写了,失败的后果没有通过国破家亡的角度来描写,而是再一次从细节入手,这句铜雀春深锁二乔也成为后人议论起赤壁之战的谈资。

杜牧不仅有纵观大局的战略眼光,也有善于抓住细节的独特思维,这首诗不仅仅是写历史,也抒发了自己空有雄才大略,却不能济世安民的郁郁之情。并借古喻今,表达了在晚唐时期,内外交困的情况下,对国家前途命运的深深担忧。

14首 《渔家傲》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古诗词及赏析(共18首)(4)


 

【译文】

漫天弥漫着云彩与雾气,整个银河似乎将要转动起来,千万条帆船随风前行。我的梦魂好像来到了天庭,听到了天帝殷勤地问我是否有归宿之处。

我回答说前方的路途实在太漫长,现在天色已晚,我的青春年华也已经不在了。我曾努力学诗,现今空有惊人的妙句,却没有什么用处。大鹏鸟振翅御风,正在冲向九万里的高空。狂风啊,你千万不要停息,将我这一叶轻舟直接吹到海外的三山去吧!

【作者介绍】

李清照(10841151年),号易安居士,济南章丘(今山东济南市)人,宋代杰出的女词人,被认为是南宋婉约词派的宗主,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她亲身经历了两宋之交的变乱,其词根据靖康之难可划分为前后两个阶段,前期多写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但整体风格是语言清丽、善于白描。

【赏析】

说到李清照,我们一般会想到那个吟着人比黄花瘦的凄凉身影,但她这首描写梦境的词气魄宏大,立意高远,在语言与思想上都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境界与气魄都十分宏大,与李清照现存主要作品风格迥异,因而尤为引人注目。

本词以写景开篇,词人一上来就将丰富的意象有次序地呈现到读者眼前,青天、云涛、晓雾、星河、千帆,热烈壮美的画面接踵而来,令人目不暇接。李清照的用词也非常考究,通过两个动词,将整个天空无边无际、虚幻缥缈的特点体现了出来,而写星河欲转千帆舞动,则进一步渲染了浓烈盛大的场景,这和李白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虎鼓瑟兮鸾回车的意味有异曲同工之妙。接着作者解释了一下这是自己梦境中的景象,因此说是仿佛梦魂归帝所,而遇到的这位天帝却并没有高高在上、不近人情,反而十分殷勤地与李清照交谈,这实在是有趣极了。我们看到,天帝问的是归何处,这句话可真是扎心了,因为李清照刚刚经历了靖康之变所带来的国破家亡,她如今实在无家可归。但她并没有哭哭啼啼,而是把万千的痛苦都熔铸成一句我报路长嗟日暮。这句话分别化用了屈原《离骚》中的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欲少留此灵琐兮,日忽忽其将暮,前路漫漫的迷茫、上下求索的志向、时不我待的惋惜全部都浓缩在了这平平淡淡的七个字中。这种深沉到骨子里的悲凉,实在令人为之扼腕叹息。接着词人又补了一句牢骚之语学诗谩有惊人句,就当时的情况看,词人空有惊人的才气,却连自身都难以保全,她和丈夫赵明诚数十年苦心搜集的金石字画几乎全都丧失,自己也一直在逃难的路上,稍有不慎就会丢掉性命,但是词人控诉完这惨痛的现实之后,忽然看到九万里风鹏正举的热烈场面,风雷激荡,云水翻腾,词人也随之豪气顿生,大呼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词人化用了庄子在《逍遥游》中大鹏扶摇而上的句意,并且推陈出新,要凭借其腾跃时所带来的风力直接吹到最终的归宿——海外三山,表现出其惊人的笔力与气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