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关于打造“孝勤”文化的构想

(2023-03-29 11:07:05)
分类: 教科博览

关于打造“孝勤”文化的构想

一、校园文化的诠释

根据我校实际,将校园文化定位为“孝·敬”和“勤·奋”文化,简称“孝勤文化”。“孝·敬”主要体现在品德方面,分师德和生德;“勤·奋”主要体现在行为方面,包括教师和学生两个层面。

(一)立德树人,“孝”“敬”为本

1. 百善孝为先

“孝”是最基本的道德品质,是做人最起码的行为规范。从师生的孝德入手,校长、教干带头率先垂范,全体教师为全体学生做出榜样,让全校师生从孝敬自己的父母开始,立德树人,进而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2. “孝”“敬”相连,由“孝”而“敬”

孝敬自己的父母,进而“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引发尊敬长辈、尊敬师长。在师德层面,可以引申为敬业爱岗;在学生方面,主要是尊敬师长,这是做学生最起码也是最重要的道德修养。只有尊敬老师,才能在学业上取得进步。对学生在学校的日常行为教育,先从尊师做起,做到亲其师,信其道。

(二)德行合一,“勤”“奋”先行

1. 一勤天下无难事

勤出智慧,勤出成绩。只有克服惰性,勤于动手,勤于动脑,才能在学习和工作上取得成就。无论对学生还是教师,都要倡导一个“勤”字。

2. “勤”“奋”相依,自“勤”至“奋”

“勤”是基础,“奋”是目标。“勤”是一种行为,对应“懒”;“奋”是一种心态,对应“惰”。“奋”是振作精神,是保持积极向上、奋勇争先的精神状态。全校师生始终保持“勤而奋”的工作和学习态势,学校就有无限活力,就有辉煌业绩。

二、校园文化的打造

校园文化的打造,决非一日或一年之功,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长时间不间断的培育和多方面的培养,贵在坚持不懈全方位的打造,最终形成一种潜移默化的精神力量,牢固扎根于全校师生心中,并内化为实际行动。

(一)环境创设

1. 将教学楼前广场命名为孝勤广场,在教学楼前设立宣传栏,分四个板块宣传孝勤文化。

2. 将校园内花园分别设立孝、敬、勤、奋文化主题公园,制作名言、典型人物宣传标语(画)。

3. 设立专题文化墙,如新二十四孝等。

4. 教室、走廊、楼梯等处悬挂库山名人字画,内容为精选孝、敬、勤、奋名人名言。如“勤”: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学涯苦作舟;业精于勤而荒于嬉,行成于思而毁于随。

5. 依托山风文学社社刊,分专题编辑校园文化读本。

(二)榜样引领

1.  每年评选一届师德标兵(孝德标兵)、尊师模范、勤奋少年等,可分一、二、三等奖(金、银、铜奖),给予一定物质奖励,定制胸章佩戴。

2.  班级也可用奖杯奖励,辅以一定物质奖励,每月一评选。

(三)活动支撑

制订一系列规章制度,做好制度的完善和落实。全盘统筹一个学年或一个学期计划,设立孝德月(周)等,一月(周)一个主题,开展各种活动,如给父母的一封信等征文比赛、演讲比赛、朗诵比赛等,设立孝勤文化艺术节等。

1. 将每学期开学后第一月(周)定为孝德月(周),可邀请教职工父母和优秀学生家长召开座谈会,参观学校。

2. 每学期召开一次全体学生及家长会,对学生进行感恩父母励志教育。

3. 每学期开学之初或仅限于教师节期间举行一次感恩老师励志教育活动。

4. 每周给全体学生布置一次孝德作业。具体如给父母(长辈)捶捶背、做力所能及的家务(打扫卫生、做饭等),等等。

5. 每月举行一次校园文化主题活动,每周分主题交替进行。

6. 上下课严肃举行向老师鞠躬仪式;每周班会总结本周尊师情况,对不尊敬老师的部分学生进行惩戒教育,与家长共育。

7. 制定班级日常奖勤罚懒制度,每月对勤奋典型予以表彰奖励,对懒惰典型予以有效帮扶教育。

不当及不足之处,敬请领导补正。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