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上《〈论语〉十二章》《陈太丘与友期行》阅读练习及答案
(2022-11-07 14:57:35)分类: 语文教学 |
七上《〈论语〉十二章》《陈太丘与友期行》阅读练习及答案
【甲】《论语》十二章(节选)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乙】陈太丘与友期行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1.下列加粗加点字注音错误的一项是(
A.人不知而不愠(yùn)
C.友人惭
2.解释下列加点词(4分)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3.把下列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2分)
(2)太丘舍去,去后乃至。(2分)
4. 读了【甲】【乙】文段,你认为在与朋友的交往过程中应该注意什么问题?(2分)
【答案】
1.B
2.“说”同“悦”,愉快
3.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恼怒,不也是一个道德上有修养的人吗?
太丘便不再等候就走了,太丘走后,友人才到。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