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山东省滨州市2022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3)

(2022-10-27 14:18:32)
分类: 语文教学

(三)(10分)

阅读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最是书香能致远

勤廉

打开一本书静心阅读,加入读书小组参与读书打卡活动,线上聆听一场读书讲座……第二十七个世界读书日到来之际,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吸引人们踊跃参与,氤氲书香助力营造全民阅读的浓厚氛围。

总书记指出:要提倡多读书,建设书香社会,不断提升人民思想境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中华民族的精神世界就能更加厚重深邃。阅读是获取知识、增长智慧的重要方式,是传承文明、提高国民素质的重要途径。深入推进全民阅读,对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促进社会进步具有重要意义。2014年以来,全民阅读连续9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深入推进全民阅读,建设‘书香中国’。日益完善的全民阅读体系建设,为人们搭建起发现更好自我的阶梯。

整合阅读资源,优质阅读内容供给更充沛。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阅读研究相关支撑学科的发展以及阅读服务产业链的日益完备,传统阅读资源与新兴数字化阅读资源相互补充,为丰富人民群众精神世界提供了宝贵养料。红色经典和重大主题读物的出版发行,增进了读者对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的了解。中国好书”“数字出版精品遴选推荐计划等活动,让更多人在阅读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的精品出版物过程中,爱上读书、读有所得、读有所乐。

丰富阅读场景,多元方式让阅读更便捷。移动互联时代,阅读有了新的场景和表现形式。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超过三成的成年人有听书习惯,用耳朵阅读成为越来越多人的读书新姿态。虚拟阅读设施与实体阅读设施相补充,个人阅读与群体阅读相交融,_____________________……不断拓展的载体和业态,让随时随地随心阅读成为可能,全民阅读加速成为现实。

保障阅读权益,向阅读人群全覆盖不断迈进。阅读是一种行为习惯,也是一项具体权益。从为阅读障碍者提供盲文出版物、大字出版物、有声读物,到保障未成年人尤其是农村留守儿童、残疾儿童等群体的基本阅读需求,为特殊群体提供精细化阅读服务,让阅读蕴含的温度和人文关怀触达社会的每一个角落。在保障不同群体阅读权益的同时,最大限度降低各个群体的阅读门槛,推动阅读成为人人可享、人人均享、人人乐享的选择与习惯,也可为全民阅读注入更为扎实而深厚的人文内涵。

最是书香能致远。在阅读中传递书香、传承文明,关系着一个人的思想修养,关系到国民素质的提高,关系到一个国家的兴旺发达。从加强优质内容供给保障有书读,到夯实硬件基础、利用技术优势确保随时随地读好书,再到开展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引导爱读书,推广全民阅读不仅要在上做文章,更要在上下功夫。将书香中国建设向纵深推进,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新期待,我们一定能为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注入强大精神力量。

(选自《人民日报》2022421日,有改动)

17. 下面对本文中心论点概括最准确的一项是(   

A. 最是书香能致远。

B. 阅读是获取知识、增长智慧的重要方式,是传承文明、提高国民素质的重要途径。

C. 日益完善的全民阅读体系建设,为人们搭建起发现更好自我的阶梯。

D. 将书香中国建设向纵深推进,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新期待,我们一定能为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注入强大精神力量。

18. 根据你对全文论述内容的理解,结合上文,在第段横线处补写一句话。

19. 请简要分析本文的论证思路。

20. 阅读全文和【链接材料】,联系自己的阅读经历,谈谈你是怎样读书的。

【链接材料】

习近平总书记曾这样说:我爱好挺多,最大的爱好是读书,读书已成为我的一种生活方式。

【答案】17. C    18. 示例:线下阅读与线上阅读相结合。    

19. 本文首先提出中心论点,然后从“整合阅读资源,优质阅读内容供给更充沛”、“丰富阅读场景,多元方式让阅读更便捷”、“保障阅读权益,向阅读人群全覆盖不断迈进”三个方面论证论点,最后得出结论。    

20. 结合阅读经历、自圆其说即可。

【解析】

17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论点的把握。论点是议论文的核心、统帅。中心论点一般出现在以下四个地方:一是文章的标题就揭示中心论点;二是在文章的开头点明中心论点;三是在议论过程中提出中心论点;四是在层层深入论述的基础上,在文章的结尾的总结中推出中心论点。

结合第段“整合阅读资源,优质阅读内容供给更充沛”、第段“丰富阅读场景,多元方式让阅读更便捷”、第段“保障阅读权益,向阅读人群全覆盖不断迈进”可知,三个段落都是在论证第段中的“日益完善的全民阅读体系建设,为人们搭建起发现更好自我的阶梯”。论点是:日益完善的全民阅读体系建设,为人们搭建起发现更好自我的阶梯。故选C。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补写能力。根据“虚拟阅读设施与实体阅读设施相补充,个人阅读与群体阅读相交融”分析,这些都是读书的方式,结合第段“打开一本书静心阅读,加入读书小组参与读书打卡活动,线上聆听一场读书讲座”可知,提到了两种读书方式,先下纸质阅读和线上电子阅读。故可补写为:线下阅读与线上阅读相结合。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论证思路。注意运用首先,接着,然后,最后等词语。遵循“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进行分析。运用首先提出什么观点,然后通过XX论证方法来证明观点,最后得出XX结论的答题模式进行答题。

结合第段“2014年以来,‘全民阅读’连续9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深入推进全民阅读,建设‘书香中国’。日益完善的全民阅读体系建设,为人们搭建起发现更好自我的阶梯”分析,首先提出论点“日益完善的全民阅读体系建设,为人们搭建起发现更好自我的阶梯”,接着第段“整合阅读资源,优质阅读内容供给更充沛”、第段“丰富阅读场景,多元方式让阅读更便捷”、第段“保障阅读权益,向阅读人群全覆盖不断迈进”从三个方面论证论点。最后第段“从加强优质内容供给保障‘有书读’,到夯实硬件基础、利用技术优势确保随时随地‘读好书’,再到开展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引导‘爱读书’,推广全民阅读不仅要在‘全’上做文章,更要在‘细’上下功夫。将书香中国建设向纵深推进,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新期待,我们一定能为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注入强大精神力量”得出结论:将书香中国建设向纵深推进,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新期待,我们一定能为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注入强大精神力量。

20题详解】

本题是开放性试题,答案不唯一。联系自己的读书经历和文本及链接材料回答即可。

示例:我喜欢读书,读书是课外生活的一种方式。有时候也从平板上读一些电子书,但我更喜欢读纸质书。随着年龄的增长,我的书由少儿读物变成了名著名篇。我从书中学到了好多知识。我感到手中有书,就像有把钥匙;心中有书,如已经开启了智慧的大门。我相信生活中有书香弥漫,就会有诗意一样的生活。

(四)(14分)

阅读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不被大风吹倒

亲爱的年轻朋友:

几天前,你们在我的公众号留言,如果人生中遇到艰难时刻,该怎么办?这确实是一个必须面对的重要问题,谁都不敢保证自己一生中不会遇到苦难,甚至是艰难时刻。我无法告诉你一个适合所有人的标准答案,但可以与你们分享两个小故事,当我遇到艰难时刻时,给我带来知识与力量的一本书和一个人。

一本书,是《新华字典》。

我人生中遇到的第一个艰难时刻是童年辍学。当时,与我同龄的孩子都在学校里,他们在一起学习、玩耍,而我孤零零的一个人放牛、割草,十分孤独。幸好在这个时候,我得到了一本《新华字典》。我当然也希望能阅读很多的经典作品,但当时的农村书很少,谁家有本书都视若珍宝,轻易不外借,只有这本《新华字典》是属于我的。我认识的大部分汉字,实际上都不是在学校里学的,而是在辍学之后,通过阅读这本《新华字典》学的。总之,在当年那种孤独穷困的环境里,就是这本工具书陪着我度过了艰难时刻,也为我以后能拿起笔来写小说奠定了基础。

一个人,是我爷爷。

小的时候,我跟着爷爷去荒草甸子里割草,归程时天象诡异,一根飞速旋转着的黑色圆柱向我们逼过来,并且伴随着沉闷如雷鸣的呼隆声。我惊问爷爷:那是什么?爷爷淡淡地说:风。使劲拉车吧,孩子。风越来越大,我们车上的草被刮扬到天上去。我被风刮倒在地,双手死死地抓住了两丛根系很深的牛筋草,才没有被风刮走。我看到爷爷双手攥着车把,脊背绷得像一张弓,他的双腿在颤抖,小褂子被风撕破,只剩下两个袖子挂在肩上。爷爷与大风对抗着,车子未能前进,但也没有后退半步。大风过去了,爷爷还保持着这个姿势,仿佛一尊雕塑。许久之后,他才慢慢地直起腰,他的手指蜷曲着,都伸不开了。爷爷与狂风对峙的模样,永远印刻在我的脑海里。

那么,我们是胜利者还是失败者?风来时,爷爷没有躲避。尽管风把我们车上的草刮得只剩下一棵。我们的车还在,我们就像在大坝上一样,没有前进,但是也没有倒退。我觉得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我们胜利了。

我的故事是老生常谈,不一定能让你们感兴趣。但因为这是我的亲身经历,所以还是讲给你们听,但愿能给你们带来一些启发。

古人云:道阻且长,行则将至。年轻朋友们,当我们遇到艰难时刻,不要灰心,不要沮丧,只要努力总是会有收获。希望,总是在失望、甚至是绝望时产生的,并召唤着我们重整旗鼓,奋勇前进。

一个人可以被生活打败,但是不能被它打倒。

莫言

2022年五·四前夕

(选自人民网,有改动)

21. 阅读全文,将下面表格补充完整。

艰难时刻

应对办法

最终结果

我童年辍学,孤独穷困。

2

我度过了艰难时刻,也为以后写小说奠定了基础。

1

爷爷攥紧车把、弓着身子与狂风对抗,我死死抓住牛筋草。

大风过后,车在,人在,我们胜利了。

 

22. 品析第段加点词“钉”的含义。

我们就像在大坝上一样,没有前进,但是也没有倒退。

23. 自选角度,简要赏析第段画横线的句子。

一根飞速旋转者的黑色圆柱向我们逼过来,并且伴随着沉闷如雷鸣的呼隆声。

24. 第段画波浪线的句子是细节描写,体现了爷爷怎样的形象特点?

爷爷双手攥着车把,脊背绷得像一张弓,他的双腿在颤抖,小褂子被风撕破,只剩下两个袖子挂在肩上。

25. 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不被大风吹倒”给你的启示。

【答案】21. 1)爷爷和我割草归程遇到大风。

2)我用《新华字典》认识汉字、学习知识。    

22. “钉”是动词,本义指用钉子等把东西固定在某一位置,文中的意思是爷爷和我顽强地与大风对抗,纹丝未动。    

23. 从修辞、炼字等角度赏析,言之有理即可。    

24. “形象特点”示例:直面困难不躲避、全力以赴不后退、心怀希望不言弃等。    

25. 联系生活实际、自圆其说即可。

【解析】

21题详解】

本题考查信息梳理与概括提炼能力。

本文以书信的形式记叙了我曾遇到的两个艰难时刻,及如何应对,最终取得的结果。

第一个艰难时刻是第两段,从第段“我人生中遇到的第一个艰难时刻是童年辍学。当时,与我同龄的孩子都在学校里,他们在一起学习、玩耍,而我孤零零的一个人放牛、割草,十分孤独”可知,我经历的艰难是:童年辍学,孤独穷困。从“我得到了一本《新华字典》……我认识的大部分汉字,实际上都不是在学校里学的,而是在辍学之后,通过阅读这本《新华字典》学的”可知,我解决的方法是:用《新华字典》认识汉字、学习知识。

第二个艰难时刻是第-段,从第段“一根飞速旋转着的黑色圆柱向我们逼过来,并且伴随着沉闷如雷鸣的呼隆声……风越来越大,我们车上的草被刮扬到天上去”可知,我经历的艰难是:爷爷和我割草归程遇到大风。从“我被风刮倒在地,双手死死地抓住了两丛根系很深的牛筋草,才没有被风刮走。我看到爷爷双手攥着车把,脊背绷得像一张弓,他的双腿在颤抖,小褂子被风撕破,只剩下两个袖子挂在肩上”可知,我们应对的方法是:爷爷攥紧车把、弓着身子与狂风对抗,我死死抓住牛筋草。

22题详解】

本题考查关键词句的赏析。可抓住“钉”字,从本义、内含、情感和主题三方面去理解分析。

“我们就像钉在大坝上一样”这是对我们的状态进行的描绘,“钉”在大坝上,写出了我们被风固定在大坝上,进不能进,退不能退的窘境。进,则因大风相顶,走不动;退,又因风力的推动而极容易把持不了方向和速度进而造成对自己的伤害。所以这个“钉”写出了大风猛烈,也写出我和爷爷竭力与狂风相抗争的状态。

23题详解】

本题考查关键词句的赏析。可从修辞手法,描写方法,关键词句的使用这三个方面,结合句子本义、含义、情感和主题来欣赏分析。

示例1(修辞):“一根飞速旋转者的黑色圆柱向我们逼过来,并且伴随着沉闷如雷鸣的呼隆声”中,把龙卷风比喻成“黑色圆柱”,生动形象写出了风卷万物的可怕场景,表现出风的猛烈、疾速的特点,表现出我们所面对的困难的艰巨,也看出我们的顽强。

示例2(描写角度):“一根飞速旋转者的黑色圆柱向我们逼过来”这是从视觉上对龙卷风的描写“飞速旋转”写出了它的速度惊人,破坏力大;“黑色圆柱”则表现出风席卷的范围之广,影响之大。“伴随着沉闷如雷鸣的呼隆声”则从听觉写出了龙卷风,“如雷鸣的呼隆声”写出其对经过之处的摧枯拉朽的破坏力。这句描写写出了龙卷风的凶猛,从侧面烘托出我和爷爷的顽强和勇敢。

24题详解】

本题考查描写方法的作用分析。

本题考查关键词句的赏析。按题干要求,从描写方法角度,结合句子本义、含义、情感和主题来欣赏分析。

“脊背绷得像一张弓”把爷爷的脊背比作“一张弓”生动形象地写出爷爷与风努力抗争不躲避、不后退的景象。“双腿在颤抖,小褂子被风撕破,只剩下两个袖子挂在肩上”则写出风给爷爷带来的伤害,表现出爷爷不抛弃不放弃,心怀希望的坚强。

25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与应用能力。联系生活实际、自圆其说即可。

示例:我们的人生并不都是坦途,艰难时刻,是生活给我们的考验。当我们看不到任何的希望时候,会觉得这生活好艰难,前无希望,后无光亮。到底该坚持还是该放弃,成了面对艰难时刻都选择。若坚持,万一最后依旧没有如愿,坚持岂不是白坚持了。若放弃又会不甘心!其实,人在艰难中,不能像蒲公英一样被它打倒。人在面对艰难的时候,应该有大海一般的胸怀,坦然面对它,克服它。把它看作人生路上的一次历练,一次成长的机会。

三、写作表达(共50分)

26. 阅读下面材料,你有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根据自身感受或所见所闻,写一篇文章,记叙、抒情、议论皆可。

【自律】zì l,动词,自己约束自己。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

草木正发芽,冰雪在融化,春天的脚步,不为谁停下。喧嚣的城市,在这一刻变安静,疫情突如其来,让你我多了牵挂。……祝你不忘少年样,也无惧未来路茫茫,我们像种子一样,一生向阳。

——《人世间》抗疫特别版歌词

长大不仅意味着独立,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懂得感恩、尊重法治、强调担当,年轻的心灵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人民日报》

要求:

文体自选(诗歌除外)。内容充实具体。书写规范、工整,卷面整洁。不少于600字。文中如果出现真实的姓名、校名、地名,请以“XX”代替。

【答案】例文

自律的爷爷

说到自律的人,我爷爷当数第一!第二嘛,暂时还没发现,第三呢,那差得十万里了。

爷爷原来是一位小学教师,他退休得早,多年来养成了三大嗜好:喝喝小酒、抽抽劣质烟、搓搓小麻将。

我八岁那年的一个夏天,天燥,闷热难耐,偶然间看见了桌上放着一瓶可以解渴的“汽水”,于是奔过去猛喝了起来,一口气喝下了一大半。不想口渴没能解除,浑身感觉更加的燥热难耐,全身的血液汹涌澎湃,脑子浑浊一片就倒在了床上……当我醒过来的时候,我看见爷爷站在我的床边,一边用右掌不住地抽打着自己的脸腮,一边嘴角呢呢喃喃絮叨不已。从此以后,爷爷的饭桌前再也出现酒了,代替它的,是一大碗的白开水。

我小学四年级的时候的一个夜晚,我正在做着作业,爷爷不知道何时就溜到了我的面前。“小子,怎么这么简单的题目都会答错啊?”我首先感受到的不是爷爷的责问声,而是那呛人的烟味,咕咚咕咚地钻入了我的鼻孔,一股恶臭伴随着袅袅烟圈向我扑了过来,令我生气极了。我忍不住就对着爷爷吼:“天天吸,天天吸!你这个自私的爷爷,大家都跟着你吸二手烟,你可不可考虑一下全家人的健康呀?”此时的爷爷像一个做错了事的小孩,满脸愧疚地看着我,说不出一句话来。以后的好长一段时间,我看见爷爷每天从卧室到客厅来回溜达,坐卧不安,嘴角不住地嚼着口香糖。结局你肯定猜到了,是的,他硬是把那视如自己生命一般热爱的烟给戒了。

进入初中后,我的学习越加紧张起来,晚自习的时间随着年级的增加越来越长,爷爷在家和一帮老友搓麻将的时间由天天一搓变成了三天一搓,即便是这样,在我面对难题苦思闷想的时候,那阵阵的麻将声听着就像针刺一般的难受。我知道,爷爷也不容易,就剩下这唯一的爱好了,强忍着吧,别让爷爷一无所爱。没想到在我初三的时候,家里再也没有他的那帮老朋友来了。我问他是怎么回事,他乐呵呵地说:“戒了,戒了!我不能影响我孙子的学习哟!”

这就是我的爷爷,一位自律的老者。在他的身上,我不仅感受到了爱,更多的,是对他为了家人而自节自律的敬!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材料作文。

1)审题立意。本题三则材料各自独立,没有内在联系,不易归纳提炼一个关键词展开联想和思考,可抓着某一个材料展开联想和思考,来确定立意和选材的方向。第一则材料,只有一个词“自律”,可围绕这个词,思考,什么是自律、为何要自律、怎么自律。第二则材料,关键句是“不忘少年样,也无惧未来路茫茫,我们像种子一样,一生向阳”,根据“不忘少年样”可思考不忘初心、不忘本等;根据“也无惧未来路茫茫”可思考不怕困难勇往前行,如何面对困难和挫折等;根据“我们像种子一样,一生向阳”可思考永远跟党走,树立远大理想,要有家国情怀等。第三则材料关键词“长大”,可思考什么是真正的长大,围绕独立、责任,懂得感恩、尊重法治、强调担当等写作。立意上,应表达对真善美的追求和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可写成记叙文,也可写成议论文。

2选材构思。应根据对题意的理解,选准一个材料中的一个方面,如新时期青年就要承担历史赋予的责任,来确定立意和选材的方向,然后,根据自己熟悉的体裁确定文体。如写成记叙文,应讲述自己与立意的故事,如自律,应讲述自己或他人自己约束自己的故事;要写清楚时间、地点、人,起因、经过和结果;要用心理描写写出自己的感受,用议论抒情语句点明事件(如自律)对自己的影响或作用。如写成议论文,应先明确中心论点,如新时期青年更要有家国情怀,然后按照是什么家国情怀、为什么要有家国情怀、新时期青年应有怎么样的家国情怀的思路安排文章结构;选取名人名言和典型事例,旁征博引,从道理和事实两个角度充分论证,做到论点鲜明、论据充分、论证有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