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滨州市2022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1)

分类: 语文教学 |
滨州市二〇二二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
语文试题
温馨提示:
1.本试卷共8页。满分12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考试结束后,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座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3.试卷答案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不能写在试题卷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一、积累运用(共30分)
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旌旗(jng)
B.
倔强(jué)
C.
亢奋(kàng)
D.
酝酿(niàng)
【答案】D
【解析】
【详解】D. 矫揉造作(jio)——jio。
故选D。
2. 下列词语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 亵渎
B. 教诲
C. 篝火
D. 狭隘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字形。
A. 枯躁 ——枯燥;
B. 翻来复去——翻来覆去;
D.妇儒皆知 ——妇孺皆知;
故选C。
3. 有关下面文段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立春日,鸟巢夜,第24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开幕。漫天雪花,飘飘洒洒。每一朵雪花都在讲述一个冰雪故事。“燕山雪花大如席,”古人的浪漫与想象,穿越时空,映照古今。各国代表团的引导牌造型都是一朵融合了中国结元素的雪花。在巨大的地球背景中,一朵朵小雪花渐渐聚合成一朵巧妙绝伦的大雪花,传达出世界大团结、一起向未来的美好祝愿。
A. “燕山雪花大如席,”中的逗号应移至引号外面。
B. “巨”字是半包围结构,第二笔的笔画是竖折。
C. 文中画线的“小雪花”采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喻指各国代表团的引导牌。
D. “巧妙绝伦”原意是灵巧高明,独一无二;文中形容由各国引导牌聚合成的、像“大雪花”的主火炬台造型非常精巧。
【答案】B
【解析】
【详解】B.“第二笔的笔画是竖折”有误。“巨”字第一笔:横。第二笔:横折。第三笔:横。第四笔:竖折。。
故选B。
4. 下面文段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A)今年3月23日,“天宫课堂”第二课正式开讲。(B)神舟十三号飞行乘组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演示了太空“冰雪”、水油分离、太空抛物等实验,并(C)讲解了实验背后的科学原理。(D)通过太空授课活动,使青少年在不知不觉中获取了更多科学知识,激发了他们追寻“科学梦”、实现“航天梦”的热情。
A. A B. B C. C D. D
【答案】D
【解析】
【详解】D.“通过太空授课活动,使青少年在不知不觉中获取了更多科学知识”这一句缺少主语,要删去“通过”或“使”。
故选D。
5. 依次在横线处填入句子,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传拓,是将纸蒙在石刻、甲骨、青铜器等器物表面,将文字或图案用墨(朱)色捶拓出来的传统工艺。砖石传拓是传拓的一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拓纸完全晾干后,即可将拓纸从砖面四周小心翼翼地揭起。
待拓纸逐渐变白,拓纸在欲干未干之时方能上墨
第一遍上淡墨,文字显出之后再层层加深,直到效果满意为止
砖石传拓工序主要分为上纸和上墨两个步骤
然后用塑料薄膜覆盖在拓纸上,将毛巾卷成团状在塑料薄膜上轻轻擦拭,直到拓纸与砖面紧密贴合
首先裁出比砖面略大宣纸,平放在砖面上,用小喷壶喷湿拓纸,用一张干燥的宣纸吸干拓纸上多余的水分
A. B. C. D.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衔接与排序。
根据语境“砖石传拓是传拓的一种”“拓纸完全晾干后,即可将拓纸从砖面四周小心翼翼地揭起”,再纵观选项,可知,空缺处应填的是“砖石传拓”的方法(制作流程)。句从整体角度介绍“砖石传拓”的制作步骤——上纸和上墨两个步骤,应排第一位;“首先”谈“裁纸”,应排第二位;句的“然后”,应紧承“首先”,排第三位;句是从“上纸”到“上墨”的过渡环节,应排第四位;句谈如何“上墨”,应排最后,因此,排序为:。故选A。
6. 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杜甫,字子美,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关注社会,心系百姓,《石壕吏》《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等作品表现出强烈的忧国忧民意识,被后人尊为“诗圣”。
B.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也是我国诗歌现实主义传统的源头。《诗经》的主要表现手法是赋、比、兴,赋是直陈其事,比是借物譬喻,兴是托物起兴。
C.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二十四节气始于立春,终于大寒,是上古农耕文明的产物,也是我国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D. 中国是礼仪之邦,讲究社交用语,如初次见面说“久仰”,等候客人说“久违”,请人帮忙用“劳驾”,赞人见解说“高见”,中途先走用“失陪”。
【答案】D
【解析】
【详解】D.“等候客人说‘久违’”表述错误。久违一般对很久没有见面的人说,表示客气的说法。而等候客人一般说“恭候”。
故选D
7. 默写
(1)_____________________,定然有美丽的街市。(郭沫若《天上的街市》)
(2)白头搔更短,_____________________。(杜甫《春望》)
(3)_____________________,散入春风满洛城。(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4)但愿人长久,_____________________。(苏轼《水调歌头》)
(5)_____________________,白露为霜。(《诗经》)
(6)《醉翁亭记》中,抓住景物特征描写山间夏木葱茏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7)《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选取快马、强弓两个典型事物,分别从视觉和听觉角度再现紧张激烈战斗场面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叶老师退休后经常参与社区居委会组织的各种志愿服务活动。为弘扬正能量,感谢她的无私付出,社区居委会决定将一面写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锦旗送给她。
【答案】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名句名篇背诵默写。默写题作答时,在理解诗文内容的基础上,填写符合题意的句子。做到准确书写,不添字、不漏字、不错字。注意“缥、缈、簪、婵、蒹、葭、苍、阴、霹、雳、弦、作、蜡、炬”的正确书写。
8. 名著阅读。
【片段一】有螳螂以这种奇特姿态一动不动地待着,目光死死地盯住大蝗虫,对方移动,它的脑袋也跟着悄悄转动。……蝗虫本是个长腿的蹦跳者,善于高跳,轻而易举地就能跳出对方利爪的范围,可它却偏偏傻乎乎地待在原地,甚至还慢慢地向对方靠近。
【片段二】我放眼四周,只见一片废墟,唯有一堵断壁残垣危立其间。它就是我对科学真理的热爱与执着追求的真实写照。啊,我心灵手巧的膜翅目昆虫们,我的这份热爱能否让我有资格给你们的故事追加一些描述呀?我既然心存这份担忧,为何又把你们抛弃了这么长时间呢?有一些朋友已经因此而责备我了。啊,请你们去告诉他们,告诉那些既是你们的也是我的朋友:告诉他们我并不是因为懒惰和健忘才抛弃了你们的,告诉他们我一直惦记着你们,告诉他们我始终深信节腹泥蜂的秘密洞穴中还有许多尚待我们去探索的有趣的秘密,告诉他们飞蝗泥蜂的猎食活动还会向我们提供许多有趣的故事。
(1)以上文段选自《__________________》,作者是法国的昆虫学家__________________(人名)。
(2)阅读科普作品要关注艺术趣味,体会科学精神。鲁迅先生认为它是“一部很有趣,也很有益的书”,请任选一个片段,谈谈对“有趣”或“有益”的理解。
【答案】(1)
(2)符合题意即可。
【解析】
【小问1详解】
本题考查文学常识的能力。从片段一“蝗虫本是个长腿的蹦跳者,善于高跳,轻而易举地就能跳出对方利爪的范围,可它却偏偏傻乎乎地待在原地,甚至还慢慢地向对方靠近”,片段二“它就是我对科学真理的热爱与执着追求的真实写照。啊,我心灵手巧的膜翅目昆虫们,我的这份热爱能否让我有资格给你们的故事追加一些描述呀?”可知,以上文段选自《昆虫记》,作者是法国的昆虫学家法布尔。
【小问2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内容的能力。要结合具体语境,抓住关键句分析理解,简洁准确表述。示例1:片段一中螳螂“一动不动地待着”“目光死死地盯住大蝗虫”“对方移动,它的脑袋也跟着悄悄转动”,作者通过动作描写,生动形象地记录螳螂捕食蝗虫的过程,为读者展现了微小的昆虫世界中的一幕,富有画面感,十分有趣。示例2:从片段二“我心灵手巧的膜翅目昆虫们”“为何又把你们抛弃了这么长时间呢”可知,法布尔把昆虫当作自己的朋友,关注昆虫活生生的生命过程,洋溢着对生命的尊重,体现着敬畏生命的情怀,这对我们如何看待生命会有有益的启迪。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2021年,电影《长津湖》把人们带回抗美援朝那段峥嵘岁月。在战斗中,朱彦夫的连队战友或战亡,或冻亡,17岁的朱彦夫是唯一的幸存者。当增援部队发现他时,他的肠子流出体外,左眼球被击穿,四肢冻成了冰块。在经历47次手术、昏迷93天后,他苏醒了,但他失去了双手双脚,仅剩下视力0.3的右眼。伤势稳定后,倔强的朱彦夫不想躺在功劳簿上度过一生。他说:“休养生活不能抒发自己的心情,我想回村考证一下,我这残缺的身躯还能不能干点哪怕是最微小的事情。”抱着残而不废的决心,他回到了家乡。一切从零开始,苦练各种生活自理能力,拿出抚恤金办扫盲夜校……乡亲们推举他当村党支部书记。从此,他拄着双拐、拖着8.5公斤的假肢,用立行、跪行、爬行、滚行的方式爬山头到乡间,用残缺的血肉之躯一点点托举起张家泉村的未来。为完成当年指导员“如果你活着,要把战友们的故事和名字写下来,带回祖国”的临终嘱托,他年近60决定动笔,历时7年,完成了长篇小说《极限人生》。
【材料二】
精神名称 |
关键词 |
长征精神 |
勇于战斗、重于求实、善于团结…… |
红岩精神 |
爱国、团结、奋斗…… |
航天精神 |
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 |
9. 仿照【材料二】,用3个关键词概括【材料一】体现出的“朱彦夫精神”。
10. 朱彦夫是《感动中国》2021年度人物,他主动放弃优裕休养生活回村干事的话语掷地有声。请把【材料一】画线句子的内容转述给同学小明。
【答案】9. 示例一:自强、奉献、守信。
示例二:信仰坚定、自强不息、无私奉献。
10. 朱彦夫认为,休养生活不能抒发他的心情,他想回村考证一下,他残缺的身躯还能不能干点事儿。
【解析】
【9题详解】
本题考查信息概括与提炼能力。要仿照材料二的关键词时行提炼。
从【材料一】“伤势稳定后,倔强朱彦夫不想躺在功劳簿上度过一生”“抱着残而不废的决心,他回到了家乡。一切从零开始,苦练各种生活自理能力,拿出抚恤金办扫盲夜校……乡亲们推举他当村党支部书记”等可知,这是一个自强的人;
从“他拄着双拐、拖着8.5公斤的假肢,用立行、跪行、爬行、滚行的方式爬山头到乡间,用残缺的血肉之躯一点点托举起张家泉村的未来”可知,这是一个乐于奉献的人;
从“为完成当年指导员‘如果你活着,要把战友们的故事和名字写下来,带回祖国’的临终嘱托,他年近60决定动笔,历时7年,完成了长篇小说《极限人生》。”可知,他还是一个守信的人,有着强大的而坚定的信仰。
由此可得:自强、奉献、守信,(或是:信仰坚定、自强不息、无私奉献)。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句子的转述。
转述句是指将直接叙述改为间接叙述,冒号要改为逗号,双引号要去掉,再加上句号,并改成第三人称的说法;在转述过程中,具体怎样把第一人称恰当地转为第三人称,要根据具体的语境,辨清人称所指,灵活进行转述。可能是第一人,也可能是第二人,还可能是第四人。这要看句子中的实际情况。
根据这一原则,可把句子里面的“我”改为朱彦夫(或“他”),对标点符号进行相应的变化,另外转述的对象是“小明”。
示例:小明,朱彦夫说过,休养生活不能抒发他的心情,他想回村考证一下,他这残缺的身躯还能不能干点哪怕是最微小的事情。
二、阅读理解(共40分)
(一)(4分)
阅读下面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漫成一首
杜甫
江月去人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
沙头宿鹭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刺鸣。
【注释】风灯:船中桅杆上挂着的灯,有纸罩能避风。联拳:指夜宿的白鹭屈曲着身子,三五成群团聚在沙滩上。拳,屈曲。拨刺:拟声词,指鱼在水里跳动发出的声音。
11. 这首诗通过“_____________”“风灯”“宿鹭”“_________________”等意象,描绘出一幅恬淡平和的江上月夜图。
12. 这首诗运用了“以动衬静”的手法,请结合第四句简要分析。
【答案】11.
12. 示例一:第四句写“跳鱼”“拨刺”之动,前三句写江上月夜之静,以动衬静,衬托出江上月夜的静谧。
示例二:以第四句“跳鱼”“拨刺”之动衬托第三句“宿鹭联拳”之静,营造出一种恬淡、静谧的意境。
【解析】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信息梳理与概括提炼,重在梳理出诗中的意象。意象即诗中出现的景物,可组成特定的意境。
“江月去人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意为:水中的月影离我只有数尺之远,船中桅杆上的风灯照耀着夜空,时间马上就要进入三更天。由此可知,“江月”“风灯”都是其中的意象;“沙头宿鹭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刺鸣”的意思是:栖息在沙滩上的白鹭静静地蜷身而睡,突然船尾方向传来“拨剌”一声,原来有一条鱼儿跃出水面。由此可见,“宿鹭”“跳鱼”也是文中的意象。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分析能力。
第四句“船尾跳鱼拨刺鸣”写的是从船尾方向有一条鱼儿跃出水面,发出“拨剌”一声响。联系前三句可知,诗的前三句着力刻画的“江月”“风灯”及“宿鹭”都在一个“静”字,而末句却有“跳鱼”之动,“拨刺”之响,是写动、写声,似乎破了静谧之境,然而其表达效果恰好相反,以动破静,愈见其静;以声破静,愈见其静。故这一以动衬静,营造出一种恬淡、静谧的意境,衬托出江上月夜的静谧。
综上分析,概括作答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