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上《红星照耀中国》2022年中考名著阅读题
(2022-10-25 14:21:32)分类: 语文教学 |
《红星照耀中国》2022年中考名著阅读题
1.(2022江西,23,4分)
《朝花夕拾》
解读示例(《骆驼祥子》):祥子是书中的灵魂人物,他善良淳朴,老实坚忍,吃苦耐劳,忍辱负重,对生活具有骆驼一般的积极性和坚韧的精神。祥子的人生经历中,还曾与骆驼有过一段故事,并因此而得名“骆驼祥子”。
【答案】示例一:《朝花夕拾》 ,早上的花晚上来捡,喻指鲁迅晚年回忆青少年时期的人和事。书名用比喻的手法,形象地揭示了作品的内容。鲁迅在晚年回忆了童年、少年、青年时期的各种经历,并抒发了自己的情思。
示例二:《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钢铁”指信念、意志和毅力;“烈火”指特殊的、艰苦的环境和条件,钢铁在烈火中炼成,含义就是坚强的战士是在同敌人以及各种困难的斗争中成长起来的。
示例三:《红星照耀中国》,“红星”本指红军战士帽子上的红五角星,象征着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红色革命犹如一颗闪亮的红星,不仅照耀着中国的西北,而且必将照耀全中国。
【解析】
【详解】考查名著阅读。
《朝花夕拾》 :书名用比喻的手法,形象地揭示了作品的内容。鲁迅青少年时期的各种经历,是“朝花”;鲁迅在晚年回忆这些经历,并抒发了自己的情思,如作者对“猫”的厌恶,对“阿长”“藤野先生”的深情赞美,这是“夕拾”。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前苏联作家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根据自己亲身经历写成的一部优秀小说。 主人公保尔所走过的道路,反映了苏联第一代革命青年不怕困难、艰苦奋斗、勇于胜利的大无畏精神,鼓舞了一代又一代有志青年去实现自己的理想。《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书名含义要结合主人公保尔的成长经历来理解。明确“钢铁”是指钢铁般的意志,“炼成的”明确是一个历练的过程。钢铁是在烈火里锻炼、高温冷却而成的,因此它很坚固。《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用保尔的成长经历诠释了书名的含义。突出了主人公从一个工人子弟,克服各种困难,经过长期艰苦卓绝的斗争,锻炼成长为一名具有钢铁般意志的无产阶级战士,他的成长经历如同钢铁在革命熔炉里锻炼成钢。
《红星照耀中国》:题目中的“红星”,本指红军战士帽子上的红五角星,这里象征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红色革命。“照耀中国”说明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中国革命如同一颗闪闪的红星,不仅照耀着中国的西北,而且必将照耀全中国,表现了作者对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中国革命的信心。
2.
(1)文博发现,不同体裁作品塑造人物方法也不同。请你任选一部作品分析。(4分)
作品及体裁 |
英雄人物典型情节 |
塑造人物方法 |
A《西游记》 (神魔小说) |
|
|
B《红星照耀中国》 (纪实作品) |
|
|
【答案】
(1)(4分)开放型试题,情节2分,塑造人物方法2分。(选择一部即可)
示例1:选A(《西游记》)典型情节:三打白骨精。塑造人物方法:丰富的想象、离奇的情节
示例2:选B(《红星照耀中国》)典型情节:彭德怀长征途中将自己的马让给部下骑。塑造人物方法:访谈,对话
(2)(4分)开放型试题,紧扣普通人有伟大的心1分,结合人物具体情节1分,联系生活2分。
示例:《红星照耀中国》中的朱德,是极富有魅力的领袖人物,他是一个极普通的人,却拥有一颗伟大的心。他极端温和,喜欢跟一般战斗员打成一片,能跟战士们共同生活,他对一切事情都十分负责,细心处理一切。我们在学习、生活中,也要像朱德一样个性谦逊,温和待人,认真负责,做事细心。
【解析】
(1)本题考查名著中的情节和塑造人物的方法,属开放性试题。从两部名著中任选一部,举出一个具体的事例,并指出其塑造人物的手法即可。
(2)本题考查名著的阅读理解和感悟。属开放性题目,紧扣普通人有伟大的心,选取一个英雄人物,运用人物的既“普通”又“伟大”的具体事例,并联系自己的学习和生活实际,谈出一点理解和感悟即可。
3.(2022湖南湘潭,3〈4〉,2分)【感受伟人魅力】
活动中,你摘录了埃德加•斯诺《红星照耀中国》中的内容,并进行分享:
他有着中国农民的质朴纯真的性格,颇有幽默感,喜欢憨笑……但是这种孩子气的笑,丝毫也不能动摇他内心对他目标的信念。
他每天工作十三四个小时,常常到深夜两三点钟才休息。
他的身体仿佛是铁打的。
做了十年红军领袖,千百次地没收了地主、官僚和税吏的财产,他所有的财物却依然是一卷铺盖,几件随身衣物。
以上文段中的“他”指的是谁?“他”有哪些精神品质?(2分)
答:
【答案】
毛泽东;他生活简朴、廉洁奉公、不畏艰难、平易近人、工作认真积极
【解析】
本题考查对名著内容的识记以及分析人物形象。根据文段可知,这里描述的人物是毛泽东。根据本文段“他所有的财物却依然是一卷铺盖,几件随身衣物”可看出他在生活上非常的简朴;根据“做了十年红军领袖……”可看出他廉洁奉公;根据“丝毫也不能动摇他内心对他目标的信念”“他的身体仿佛是铁打的”“他每天工作十三四个小时,常常到深夜两三点钟才休息”可看出他不畏艰难,在工作上积极认真;根据“他有着中国农民的质朴纯真的性格,颜有幽默感,喜欢憨笑”可看出他是一个平易近人的人。
4.(2022山东烟台,6,4分)
(1)活动一:追寻那群少年
团委要举行“‘红小鬼’事迹与精神”读书交流会,小张同学梳理出下列内容,其中不符合要求的一项是(
A. 要求彭德怀出示路条——坚持原则
B. 参加长征——不怕困难
C. 担心战友被马碰伤,磕掉门牙——善良真诚
D. 甩掉白军为前线送信——机智勇敢
(2)活动二:继承革命精神
阅读选段,说说当代青少年应继承红军队伍哪些精神。(2分)
[选段一]我在宁夏和甘肃所看到的红军部队,住在窑洞里,富有地主原来的马厩里,用泥土和木料草率建成的营房里,以前的官吏或驻军丢弃的场地和房子里。他们睡在硬炕上,甚至没有草垫,每人只有一条棉毯。
[选段二]他们身上背了毛瑟枪和手榴弹,马上就爬到沸腾的河流上去了,紧紧地抓住了铁索一步一抓地前进。红军机枪向敌军碉堡开火,子弹都飞进在桥头堡上。敌军也以机枪回报,狙击手向着在河流上空摇晃地向他们慢爬行前进的红军射击。第一个战士中了弹,掉到了下面的急流中,接着又有第二个,第三个。
答:
【答案】
(1)C
(2)学习红军不怕吃苦、坚持不懈、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的精神。
【解析】
(1)此题考查对名著情节的识记。C.有误。“担心战友被马碰伤,磕掉门牙”是开国大将徐海东的事迹,不是红小鬼的事迹。故选C。
(2)此题考查对材料内容的提取。选段一讲述红军部队克服住地条件的艰难,不怕吃苦。选段二讲述红军队伍面对敌人坚持不懈地战斗,不怕牺牲。故应该学习红军不怕吃苦、坚持不懈、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的精神。
5.(2022四川南充,21,6分)阅读下面材料,完成后面问题。
学校开展以“喜迎二十大,永远跟党走”为主题的“阅读红色经典”活动,下面是某同学的摘抄片段。
片段一:他的相貌并不动人,身材矮胖,但有铁一般的臂膀和腿。他的衣、食、住都同士兵一样,共尝士兵们的艰苦,早年往往赤脚走路。他喜欢在军营里散步,跟士兵们坐在一起,说故事,同他们玩耍。乒乓球打得很好,篮球也不错。
片段二:像其他许多红军领袖一样,他在中国也是一个传奇式的人物。他是瘦个子,中等身材。细小而坚韧的骨骼,又大又深的眼睛富于热情,尽管有长而黑的胡子,外表上仍不脱孩子气。他英文讲得虽不流利,却相当准确,据他说已有五年不讲英文了,这使我很惊讶。
片段三:在体育上他是很活泼的,很好的骑手,这一半因为他是一个不吸烟者和节欲者。有一天在红军第二师演习的时候,我们必须要爬一座很高峻的山。“跑上山顶去!”他突然这样对我和他的气喘着的总部人员喊着。他像一个兔子一样地跳着跑开了,到山顶的时候他远超过了我们一行人。
(1)上述摘抄片段选自哪部作品?该作品的作者是谁?(2分)
(2)请从上述摘抄片段中任选一则,指出该片段中描述的人物是谁,并结合原著概括他的主要性格特征。(4分)
答:
【答案】
(1)《红星照耀中国》
(2)示例:
片段一:朱德。生活简朴,性格温和,平易近人,睿智的长者风范。
片段二:周恩来。温文尔雅、坚持原则、彬彬有礼、精力和记忆力过人、热爱人民。
片段三:彭德怀。坚强不屈、吃苦耐劳,勇敢无畏、富有才智,豪爽、敏捷。
【解析】
(1)本题考查名著的基本常识。根据语段可知,三个语段分别写的是中国工农红军的领袖和将领,分别是朱德、周恩来和彭德怀,皆出自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的《红星照耀中国》,又名《西行漫记》。
(2)本题考查名著人物的分析。
根据“他的相貌并不动人……篮球也不错”可知,片段一中的“他”是朱德。朱德是红军的总司令,他的生活和穿着都跟普通士兵一样,同甘共苦,早期常常赤脚走路,整整一个冬天以南瓜充饥。他的性格特点就是天性极端温和,平易近人,从不摆架子,具有睿智的长者风范。
由“他在中国也是一个传奇式的人物……”可知,片段二中的人物是周恩来。他细心热情,善于计划,大胆无畏,生活简朴,住屋陈设非常简单;平易近人,温和文雅,斯诺与周恩来的聊天,特别是他为斯诺规划采访行程的建议征求意见。
根据“在体育上他是很活泼的……”可知,片段三中人物指的是彭德怀。结合名著有关内容来看,彭德怀是个坚强不屈、吃苦耐劳的人,富有才智、善于作战、具有杰出的军事才能;根据“他的部下告诉我说,……常常把他的马让给走累了的或受了伤的同志骑”知,他还是一个关爱部下、爱兵如子的人。根据“跑上山顶去”“他突然这样对我和他的气喘着的总部人员喊着……”可见彭德怀豪爽、敏捷。
【分析】《红星照耀中国》又名《西行漫记》,是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所著的纪实文学作品,作品真实记录了作者自1936年6月至10月在中国西北革命根据地(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向全世界真实报道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工农红军以及许多红军领袖、红军将领的情况。
【点评】阅读名著要注意积累的广泛性,既要注意名著表面的知识,如作者、背景、特色、涉及人物及故事,还要知道一些细节,并且及时做笔记,做到积少成多,常读常新,逐步深化印象。做题时才能信手拈来,得心应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