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21年中考名著阅读《西游记》试题集锦(二)

(2021-10-22 14:10:37)
分类: 语文教学

2021年中考名著阅读《西游记》试题集锦(二)

1.2021河南,31〉,4《西游记》中的人物形象立体丰满。请从下面两个故事中任选一个,结合唐僧在其中的表现,从两个方面谈谈你对他的认识。

四圣试禅心   婴儿戏化禅心乱

【答案】

示例一:在“四圣试禅心”的过程中,唐僧坚决拒绝留下做女婿,不为美色富贵所动,体现出他取经意志的坚定;另一方面, 当那妇人发怒,要求必须留下一人做女婿时,他又唯唯诺诺,问徒弟三人谁愿意留下来,由此看出他的软弱、无主见。

示例二:在“四圣试禅心”的过程中,唐僧坚决拒绝留下做女婿,不为美色富贵所动,体现出他取经意志的坚定;另一方面,在猪八戒犯错被吊在树上时,他能原谅八戒的过错,让徒弟去救八戒,由此看出他的宽容。

示例:唐僧对于孙悟空反复说有妖怪并多次让自己下马上马这些事感到很生气,而对红孩儿的哭诉信以为真,表明他不辨真假;唐僧一听见孩童的呼救声,就想搭救,表明他很慈悲、心地善良。

“表现”符合小说内容,2分;“认识”与“表现”照应,言之成理,2分。共4分)

【解析】

本题考查对名著内容和人物性格的理解分析能力。解答时从两个故事中选择一个自己更熟悉的,辩证地分析人物形象,人物的性格特点要与故事情节相对应,概括情节要语言简洁、表述清晰。

2.  2021河北,213)从《西游记》中,有人读出了“取经惟诚,伏怪以力”的感悟。结合你对这部名者的阅读,谈谈对“取经惟诚,伏怪以力”这句话的理解。

【答案】

其实就是经路上必须有诚心,有坚定的信心和意志力,既然定了目标就要迎难上,克服千难万险,哪怕是烈火焚烧,哪怕是冰雪覆盖,哪怕是妖魔挡道,依然是意向不改,依然坚定地走下去,终成正果。

【解析】

3.2021江西,203分)下列对相关名著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西游记》是中国古典文学中最富有想象力的作品之一,情节曲折,其中真假美猴王,拳打镇关西、车迟国斗法,女儿国遇难等故事极其精彩。

B. 《海底两万里》是法国作家儒勒·凡尔纳创作的科幻小说,讲述了尼摩船长驾驶自己设计制造的潜水艇“诺第留斯号”在大海中自由航行的故事。

C. 《昆虫记》是一部十卷本科普巨著,体现了作者敬畏生命的情怀,它行文活泼,语言诙谐,堪称科学与文学完美结合的典范。

D. 《水浒传》采用先分后合的链式结构,成功地塑造了朱江、吴用、林冲,武松等好汉形象,其语言使用古代白话,富有表现力。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对名著的把握。A.《拳打镇关西》是《水浒传》中的情节,不是《西游记》;故选A

4.2021浙江杭州,73)按要求填空。

小说中有些情节,引人发笑又耐人寻味。如猪八戒囫囵吞下人参果后又借口没尝出味道,要悟空再去摘取的情节,传神地刻画了猪八戒     的特点;《格列佛游记》中     ”的人们用鞋跟高低划分阵营的情节,想象奇特,有讽刺意味;《儒林外史》中的人物     在贡院一头撞向号板、满地打滚痛哭的情节,夸张地描写了士人醉心功名的丑态。

【答案】贪婪    小人(国)    周进

5.2021江苏南京改编,178分)“学者先要会疑。”图图读书时常常质疑,下面是他提的一个问题及提问原因。请你以《西游记》为例,分享了你的质疑。

图图读的名著:《朝花夕拾》

他提出的问题:鲁迅先生对儿时所受的教育究竟持什么态度呢?

提问的原因:我发现,一方面小鲁迅颇不自由,他在特别想看五猖会时,被父亲勒令背书,很痛苦;另一方面他又蛮自由,可以在三味书屋趁老师不备偷跑进后园游乐,很开心。

你阅读的名著:《西游记》

你提出的问题:                              

提问的原因:                                 

【答案】    

与天庭的神仙相比,孙悟空的武力值如何?

孙悟空大闹天宫时众神仙束手无策,但是取经遇到妖怪时,却要多次向天庭求助。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名著的能力。根据图图提出的问题,围绕《西游记》中前后情节出现的矛盾提出问题,并说明提出问题的原因。提问的原因要结合具体故事情节,不能泛泛而谈。

6. 2021山东德州,3612分)             

四圣试禅心

2021年中考名著阅读《西游记》试题集锦(二)


那妇人道:“我是丁亥年三月初三日酉时生。故夫比我年大三岁,我今年四十五岁。大女儿名真真,今年二十岁;次女名爱爱,今年十八岁;三小女名怜怜,今年十六岁;俱不曾许配人家。虽是小妇人丑陋,却幸小女俱有几分颜色,女工针指,无所不会。因是先夫无子,即把他们当儿子看养。小时也曾教他读些儒书,也都晓得些吟诗作对。虽然居住山庄,也不是那十分粗俗之类,料想也配得过列位长老,若肯放开怀抱,长发留头,与舍下做个家长,穿着锦,胜强如那瓦缁衣,雪鞋云笠

三藏坐在上面,好便似雷惊的孩子,雨淋的蛤蟆;只是呆呆挣挣,翻白眼儿打仰。那八戒闻得这般富贵,这般美色,他却心痒难;坐在那椅子上,一似针屁股,左扭右扭的,忍耐不住。走上前,扯了师父一把道:“师父这娘子告诵你话,你怎么佯不睬?好道也做个理会是。”那师父猛抬头,咄的一声,喝退了八戒道:“你这个孽我们是个出家人,岂以富贵动心,美色留意,成得个甚么道理

那妇人闻言,大怒道:“这泼和尚无礼我若不看你东土远来,就该叱出。我倒是个真心实意,要把家缘招赘汝等,你倒反将言语伤我。你就是受了戒,发了愿,永不还俗,好道你手下人,我家也招得一个。你怎么这般执法?”三藏见他发怒,只得者者谦谦,叫道:“悟空,你在这里罢。”行者道:“我从小儿不晓得干那般事,教八戒在这里罢。”八戒道:“哥呵,不要栽人么。——大家从长计较”三藏道:“你两个不肯,便教悟净在这里罢。”沙僧道:“你看师父说的话。弟子蒙菩萨劝化,受了戒行,等候师父;自蒙师父收了我,又承教;跟着师父还不上两月,更不曾进得半分功果,怎敢图此富贵宁死也要往西天去,决不干此欺心之事。”那妇人见他们推辞不肯,急抽身转进屏风,扑的把腰门关上。

(节选自《西游记》)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字形不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蛤蟆hámá 穿着锦

B. yáng)佯不睬

C. 心痒难náo

D.huì 屁股

2下列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虽是小妇人丑陋,却幸小女俱有几分颜色(容貌),女工针指,无所不会。

B.若肯放开怀抱(心胸),长发留头,与舍下做个家长。

C.你怎么这般执法(执行法令)?

D.哥呵,不要人么。——大家从长计较(打算、考虑)。

3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中国古代把一天划分为十二个时辰,每个时辰相当于现在的两小时。“丁亥年三月初三日酉时”中的“西时”,相当于17时至19时。

B.“女工针指,无所不会”中的“女工”,也就是“女红”,也称为女事。旧时指女子所做的针线、纺织、刺绣、缝纫等工作和这些工作的成品。

C.“小时也曾教他读些儒书”中的“儒书”,指儒家经籍,即老子、庄子的著作。

D.“宁死也要往西天去,决不干此欺心之事”中的“西天”,指的是“天竺国”的“灵山”。

4下列对选文中艺术形象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唐僧虽对取经一事意志坚定,但为人略显儒弱,胆小推诿。

B.悟空斩钉截铁,刚正忠直。

C.猪八戒粗中有细,思虑长远。

D.沙悟净一番言语,淋满尽致,诚心赤胆。

【答案】

(1)A3分) 2C3分)  3C3分) 4C3分)

【解析】(1)本题考查字音字形。“蛤蟆”应读“há ma”,“棱”应为“绫”。

(2)本题考查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结合语境,“执法”应为“采取方案”。

(3)老子、庄子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儒家是孔子创立,孟子发展,荀子集大成,之后延绵不断,为历代儒生推崇,至今仍有一定生命力的学术流派。儒家经籍有《大学》《中庸》《论语》《孟子》等。

(4)猪八戒性格憨厚,好吃懒做,知错就改。

7.2021山东泰安,63分)下列对有关文化知识和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西游记》是中国古典文学中最富有想象力的作品之一。小说以孙悟空降妖除魔为主线,讲述了许多情节曲折、扣人心弦的故事。

B.《望岳》中的“齐鲁青未了”描绘了泰山横跨齐鲁,青色的峰峦连绵不断的景象。齐鲁,春秋时的两个诸侯国,泰山以南为齐国,泰山以北为鲁国。

C.《红星照耀中国》,又名《西行漫记》,是忠实描绘中国红色区域的第一本著作,1937年在伦敦首次出版。该书作者是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

D.剧本,是戏剧演出的文本依据,主要由剧中人物的对话、旁白、独白和舞台说明组成。其中,舞台说明是剧作者根据排练需要,提供给导演的说明性文字。

【答案】C

8.2021四川南充,246分)阅读名著选段,按要求回答问题。

材料一:李逵道:“叵耐这厮无礼,却在这里夺人的包裹行李,却坏我的名目,学使我两把板斧,且教他先吃我一斧!”劈手夺过一把斧来便砍。

材料二:大众听他两张口一样声,俱说一遍,众亦莫辨。惟如来则通知之,正欲道破,忽见南下彩云之间,来了观音,参拜我佛。我佛合掌道:“观音尊者,你看那两个行者,谁是真假?”

1)李逵口中“这厮”是                (填名字),如来佛祖所说的“假行者”指的是               (填名字),从所填二人中任选一人,谈谈其这样做的目的是                                。(每空1分)

2)针对上题所填二人的行为,谈谈你的看法。(3分)

【答案】

1)李鬼    六耳猕猴    选择李鬼:李鬼假扮李逵是为了借李逵的名号打家劫舍、劫人钱财。选择六耳猕猴:六耳猕猴假扮孙悟空是为了取得真经,修成正果。(每空1分,共3分)

2)无论是出于什么目的,冒充别人的行为都是不对的。(1分)我们应该做一个诚实的人(1分),每个人都应该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自己的愿望(1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