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老山界》阅读训练及答案

(2020-07-09 16:39:16)
分类: 语文教学

《老山界》阅读训练及答案

(1)满天都是星光,火把也亮起来了。从山脚向上望,只见火把排成许多“之”字形,一直连到天上,跟星光接起来,分不出是火把还是星星。这真是我生平没见过的奇观。

(2)大家都知道这座山是怎样的陡了,不由浑身紧张,前后呼喊起来,都想努一把力,好快些翻过山去。

(3)“不要掉队呀!

(4)“不要落后做乌龟呀!

(5)“我们顶着天啦!

(6)大家听了,哈哈地笑了起来。

(7)在“之”字拐的路上一步一步地上去。向上看,火把在头顶上一点点排到天空向下看,简直是绝壁,火把照着人的脸,就在脚底下。

(8)走了半天,忽然前面又走不动了。传来的话说,前面又有一段路在峭壁上,马爬不上去。又等了一点多钟,传下命令来说,就在这里睡觉,明天一早登山。

(9)就在这里睡觉?怎么行呢?下去到竹林里睡是不可能的。但就在路上睡么?路只有一尺来宽,半夜里一个翻身不就骨碌下去了么?而且路上的石头又非常不平,睡一晚准会疼死人。

(10)但这是没有办法的,只得裹一条毯子,横着心躺下去。因为实在太疲倦,一会儿就酣然入梦了。

(11)半夜里,忽然醒来,才觉得寒气逼人,刺入肌骨,浑身打着战。把毯子卷得更紧些,把身子蜷起来,还是睡不着。天上闪烁的星星好像黑色幕上缀着的宝石,它跟我们这样地接近哪!黑的山峰像巨人一样矗立在面前。四围的山把这山谷包围得像一口井。上边和下边有几堆火没有熄冻醒了的同志们围着火堆小声地谈着话。除此以外,就是寂静。耳朵里有不可捉摸的声响,极远的又是极近的,极洪大的又是极细切的,像春蚕在咀嚼桑叶,像野马在平原上奔驰,像山泉在呜咽,像波涛在澎湃。不知什么时候又睡着了。

(12)黎明的时候被人推醒,说是准备出发。山下有人送饭上来,不管三七二十一,抢了一碗就吃。

1.1节“这真是我生平没见过的奇观”一句中的“奇观”指什么?用在这里有何表达效果?(3)

2.联系上下文想一想:11节中为何会“忽然醒来”?为何“不知什么时候又睡着了”? (2)

3.赏析文中划线句。(3)

黑的山峰像巨人一样矗立在面前。四围的山把这山谷包围得像一口井。

4.“山下有人送饭上来,不管三七二十一,抢了一碗就吃。”这句话中“抢”的行为似乎不像纪律严明的红军战士之所为。你是如何理解的呢?(3)

5.用声音来衬托安静,是作者写景的手法之一。在我们的生活中也常常因为某种声音而显得周围环境的宁静,试举一例加以描述。(2)

案:

1.(3)“奇观”指“火把排成许多‘之’字形,一直连到天上,跟星光接起来,分不出是火把还是星星”暗示了路陡山高表达作者豪迈、喜悦的心情。(每点1)

2.(2)冻醒了或是路上石头不平疼醒了因为太疲劳,所以不知什么时候又睡着了。

3.(3)用比喻的修辞方法,前一句以“巨人”喻“山峰”,后一句以“井”喻“山谷”,二者结合起来,形象又立体地展现出山高谷深的险峻景象。

4.(3)“抢”在这里有“抢先”“争先”的意思,并没有互相争夺之意,用在这里,形象地表现了红军战士为完成爬山任务而抓紧时间吃饭的动人场面。(意思对即可)

5.(2)示例:蟋蟀的鸣叫反衬出秋日夜晚的宁静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教室里安静得针掉在地上都能听得见。(根据描述内容包括声音和安静两个要素来给分)

另:

【小题1】.选文第①⑦自然段两次提到了“火把”,说说它们在文中各自的作用是什么?(2分)
①自然段: 
⑦自然段: 
【小题2】.“这真是我生平没见过的奇观”一句表达作者什么心情?句中的“奇观”指什么?(2分)
【小题3】.在艰难的爬山过程中不断传出红军的喊声笑声,从中可以看出什么?(2分)
【小题4】.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山陡山高,试举例说明。(2分)

答案
【小题1】(2分)
①自然段:写火把是为了说明它的“之”字形形状,火把跟星光相接,暗示路陡山高。
⑦自然段:写火把,展示了“奇观”的细节,描写细致、生动。
【小题1】(2分)表达作者豪迈、喜悦的心情 “火把排成许多‘之’字形,一直连到天上,跟星光接起来,分不出是火把还是星星”
【小题1】(2分)喊声笑声传达出了红军的英雄气概和乐观精神。
【小题1】(2分)如:只见火把排成许多“之”字形,一直连到天上,跟星光接起来,分不出是火把还是星星。

解析【小题1】需要根据语境具体分析。前者属于描写,有暗示和衬托的作用。后者写出在火把的映照下,出现了奇观。
【小题2】此题语言流露出的情感,需要学生认真阅读,读出情感。联系上下文,既得答案。
【小题3】流露出红军的精神。注意写清楚,是什么精神。
【小题4】此类句子很多,从文章中找出分析即可。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