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史记·孔子世家(三)

(2018-12-06 12:52:41)
分类: 语文教学

孔子以《诗》、《书》、《乐》教,弟子盖三千焉,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如颜浊邹之徒,颇受业者甚众。

六艺:指礼、乐、射、御、数、术,为孔子教授弟子的内容。

孔子以四教:文,,行,忠,信。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所慎:齐,战(11),疾(12)。子罕言利与命与仁(13)。不愤不启(14)。举一隅不以三隅反(15)。则弗复也(16)

其于乡党(17),恂恂似不能言者(18)。其于宗庙朝廷,辩辩言(19),唯谨尔(20)。朝,与上大夫言,訚訚如也(21);与下大夫言,侃侃如也(22)

文:文献。泛指学问。 行:实践:行事。 忠:忠恕。 信:信义。 绝:杜绝。 意:揣测。 必:武断肯定。 固:固执。 我:指自以为是。 齐:同“斋”,斋戒。 (11)战:战争。 (12)疾:疾病 (13)这句的意思是说,孔子很少谈及的是利益,如果谈到,就与命运和仁德连系起来。 (14)这句的意思是说,孔子不到人家真正遇到困难,烦闷发急的时候,不去启发开导他。愤,烦闷发急。 (15)这句的意思是说,举出一个道理,不能触类旁通地推演出相似的道理。 隅,方角。这里可释为一个道理或一个方面。 (16)弗复:不再重复。 (17)乡党:乡里。 (18)恂:(xún,旬)恂:谦恭的样子。 (19)辩辩:能言善辩。 (20)唯谨:指态度谨慎小心。 尔:罢了。 (21)(yín,银)訚如:和悦而能直言的样子。 (22)侃侃:和乐的样子。

入公门鞠躬如也;趋进,翼如也。君召使傧,色勃如也。君命召,不俟驾行矣。

鱼馁,肉败,割不正,不食。席不正,不坐。食于有丧者之侧,未尝饱也。

是日哭,则不歌。见齐衰、瞽者,虽童子必变。(11)

公门:国君的宫门。 鞠躬:恭敬的样子。 趋:小步快走,表示恭敬。或径释为“快走”。 翼:谨慎的样子。 傧:迎接宾客。 色勃:脸色庄重认真。 (sì,四)等待。 馁:鱼腐烂。 败:坏。 正:指按一的方法、规矩切割。 (z,资)(cu,催):古代用粗麻布做成的一种丧服。服期以死了什么人来决定,如齐衰三年、齐衰一年、齐衰五日、齐衰三日等。 衰,通“缞”。瞽者:瞎子。 (11)变:指改变脸色表示同情。

“三人行,必得我师。”“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使人歌,善,则使复之,然后和之。

子不语:怪,力,乱,神。

《论语》作“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修:修明。 讲:讲求。 义:指道理。 徙:指前往学习。 怪:怪异。 力:暴力。 乱:叛乱。 神:鬼神。

子贡曰:“夫子文章,可得闻也。夫子言天道与性命,弗可得闻也已。”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我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蔑由也已。”达巷党人(童子)曰:“大哉孔子,博学而无所成名。”子闻之曰:“我何执(11)?执御乎(12)?执射乎?我执御矣。”牢曰:“子云:‘不试(13),故艺(14)’。”

文章:文献知识渊博。 章,明显。 弥:愈。 弥坚:谓不可穷尽。 循循:有条理有步骤地进行。 博我以文:用典籍文章来丰富我的知识。 约:约束,规范。 卓尔:高超,特出。 蔑:不能。 达巷党人:达巷这个地方的人。 党,古时以五百家为一党。达为党名。 这句话的意思是,孔子博学多才却不专一名家。 (11)执:掌握。(12)御:驾车。 (13)试:指被世所用。 (14)艺:技艺。

鲁哀公十四年春,狩大野。波孙氏车子商获兽,以为不祥,仲尼视之,曰:“麟也。”取之。曰:“河不出图,雒不出书,吾已矣夫!”颜渊死,孔子曰:“天丧予!”及西狩见麟,曰:“吾道穷矣!”喟然叹曰:“:“莫知我夫!”子贡曰:“何为莫知子?”子曰:“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

车子:驾车的人,其人名商。 河不出图:《易·系辞》说:“河出图雒出书,圣人则之。”传说有龙马从黄河出,背负河图。 河,黄河。图,传说中的八卦图。 雒不出书:传说古代有灵龟背负雒书从雒水中浮出。雒,同“洛”,洛水。 吾道穷矣:麟在古代被视为祥瑞之兽,孔子见麟死,以为是自己的死亡之兆,所以哀叹他的政治主张不可能实现了。 尤:责备,怪罪。 下学而上达:《集解》引孔安国解释说:“下学人事,上达天命。”达天命,即通天道、天理的意思。

“不降其志,不辱其身,伯夷、叔齐乎?”谓“柳下惠、少连降志辱身矣。”谓“虞中、夷逸隐居放言行中清,废中权。”“我则异于是,无可无不可。”

放言:《集解》解释说:“放,置也。置不复言世务也。” 行:行为。 (zhong,仲)清:合乎纯洁清高。 废:自我废弃,不追求功名利禄。 中权:合乎权变之道。 这句意思是说,孔子既不降志辱身以求进取,也不隐居放言以避世。

子曰:“弗乎弗乎君子病没世而名不称焉。吾道不行矣,吾何以自见于后世哉?”乃因史记作《春秋》,上至隐公,下讫哀公十四年,十二公。据鲁,亲周,故殷,运之三代。约其文辞而指博(11)。故吴、楚之君自称王,而《春秋》贬之曰“子”(12);践土之会实召周天子(13),而《春秋》讳之曰“天王狩于河阳”(14):推此类以绳当世(15)。贬损之义,后有王者而开之。《春秋》之义行,则天下乱臣贼子惧焉。

弗乎:犹言“不行”。 病:担忧。 没世:指死亡。 称:赞许。 因:依据。 史记:指当时的史籍。 隐公:指隐公元年(前722 讫:止。 十二公:指鲁国的十二个国君。即隐公、桓公、庄公、闵公、僖公、文公、宣公、成公、襄公、昭公、定公、哀公。 据鲁:以鲁国为中心记述。 亲周:指奉周王室为正统。 故殷:把殷朝的旧制作借鉴。 故:古,引申有借鉴之意。 三代:指夏、商、周。 (11)约:简约。指:同“旨”,宗旨,内容。 (12)贬之曰“子”:吴、楚两国受封时都是子爵,但两国都自称为王,与周天子平列。在《春秋》中,仍称他们为“子”,以示对他们的贬削和对周王的尊崇。 (13)践土之会:鲁僖公二十八年(前632),晋文公召集周天子与诸侯在践土会盟,确立了霸主地位。 (14)狩:巡狩,即帝王巡察诸侯或地方官治理的地方。 (15)绳:这里是衡、纠正之意。

孔子在位听讼,文辞有可与人共者,弗独有也。至于为《春秋》,笔则笔,削则削,子夏之徒不能赞一辞。弟子受《春秋》,孔子曰:“后世知丘者以《春秋》,而罪丘者亦以《春秋》。”

听讼:审理诉讼案件。 可与人共:可以与人商量斟酌。 独:独自决断。 笔则笔:应该写的一定写上去。 削则削:应该删掉的一定删掉。 赞一辞:指帮助润改或增加一个词。 罪:责备,怪罪。

明岁,子路死于卫。孔子病,子贡请见。孔子方负杖逍遥于门,曰:“赐,汝来何其晚也?”孔子因叹,歌曰:“太山坏乎!梁柱摧乎!哲人萎乎!”因以涕下。谓子贡曰:“天下无道久矣,莫能宗予。夏人殡于东阶,周人于西阶,殷人两柱间。昨暮予梦奠两柱之间,予始殷人也。”后七日卒。

方:正。 负杖:拄着拐杖。 逍遥:悠闲自在。 太山:即泰山。 太同“泰”。 哲人:这里指孔子自己。 萎:枯槁。这里指人的死亡。 涕:眼泪。 宗予:尊奉我的主张。 予,我。 坐奠:坐着受人祭奠。

孔子年七十三,以鲁哀公十六年四月己丑卒

哀公诔之曰:“旻天不吊,不慭遗一老,俾屏余一人以在位,茕茕余在疚。呜呼哀哉!尼父,毋自律!”子贡:“君其不没于鲁乎!夫子之言曰:‘礼失则昏,名失则愆 。失志为昏,失所为愆。’生不能用,死而之,非礼也。称‘余一人’(11),非名也。

鲁哀公十六年:公元前479年。 诔:一种用于哀的文体。 旻天:天。吊:善。 (ìn,印):愿: 遗:留下。一老:一位老人,指孔子。 俾:使。 屏:扔下。(qióng,穷)茕:狐独无依的样子。 尼父:对孔子的尊称。 毋自律:《集解》引王肃曰:“律,法也。言毋以自为法也。”意思是说,没有可以作为自己学习的楷模了。毋,通“无”。 (qi,):过失错误。 (11)一人:即寡人,只有天子才能这样自谓,诸侯不得用此,所以子贡谓鲁哀公称“余一人”不合名分。

孔子鲁城北泗上,弟子皆服三年。三年心丧毕,相诀而去,则哭,各复尽哀;或复留。唯子赣庐于冢上,凡六年,然后去。弟子及鲁人往从冢而家者百有余室,因命曰孔里。鲁世世相传以岁时奉祠孔子冢,而诸儒亦讲礼乡饮大射于孔子冢。孔子冢大一顷。故所居堂弟子内,后世因庙藏孔子衣冠琴车书,至于汉二百余年不绝。高皇帝过鲁,以太祠焉。诸侯卿相至,常先谒然后从政(11)

服:指服丧。 心丧:在心中悼念,不穿丧服。 诀:告别。 百有余室:一百多家。 室,家。 讲礼:讲习礼仪。乡饮:乡学结业的仪式。 故所居堂:孔子原来居住的堂屋,即故居。弟子内:弟子们所居住的房室。 内,内室。 冠:帽子。 绝:废弃。 高皇帝:指汉高祖刘邦。 太牢:牛羊猪三牲俱备的祭祀。 (11)谒:祭拜。

孔子生鲤,字伯鱼。伯鱼年五十,先孔子死。

伯鱼生伋,字子思,年六十二。尝困于宋。子思作《中庸》

子思生白,字子上,年四十七。子上生求,字子家,年四十五。子家生箕,字子京,年四十六。子京生穿,字子高,年五十一。子高生子慎,年五十七,尝为魏相。

据《孔子家语》说:“孔子年十九,娶于宋之并官氏之女,一岁而生伯鱼。伯鱼之生,鲁昭公使人遗之鲤鱼。夫子荣君之赐,因以名其子也。”《中庸》:原为《礼记》中的一篇,儒家经典之一。南宋以后将与《礼记》中的另一篇《大学》,以及《论语》、《孟子》合在一起,称“四书”。在儒家看来,“中庸”是最高的道德标准。

子慎生鲋,年五十七,为陈王涉博士,死于陈下。

鲋弟子襄,年五十七。尝为都惠皇帝博士,迁为长沙守。长九尺六寸。

子襄生忠,年五十七。忠生武,武生延年及安国。安国为今皇帝博士,至临淮太守,蚤卒。安国生卬生卬。

陈王涉:即陈涉。 迁:升官。 今皇帝:指汉武帝刘彻。 蚤:通“早”

太史公曰:《诗》有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余读孔氏书,想见其为人。适鲁,观仲尼庙堂、车服、礼器,诸生以时习礼其家,余祗回留之不能去云。天下君王至于贤人众矣,当时则荣,没则已焉。 孔子布衣,传十余世,学者宗之。自天子王仡侯,中国言六艺者折中于夫子,可谓至圣矣!

以下两句诗,见《诗经·小雅·车辖(xiá,匣)》。 仰止:敬仰。 景行:大道。 以时:按时。 祗:敬。 布衣:平民。 折中:这里是判断的意思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