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随笔 |
分类: 低头斋笔记 |
有的人,去他们家,他们总会邀请:“一起吃个饭再走。”你要是说不行不用,他们就百般挽留。如果有人到我家,我的方式是:“就在这里吃饭吧?”对方谢绝的话,我也许会加一句:“真的不在这里吃?”再不行我便放弃,一般不会再而三地努力。
多年前,到一个在国营工厂工作的朋友那里去玩。他在厂里采购科,算是坐办公室的。采购科五个人,一女四男。他们视我为文化人,非常热情。临近午饭时间,科长说:“今天我们好好喝一顿。”我说:“不行,我得走了,还有事。”这是实情,我计划中是赶回自己单位食堂吃饭,稍作休息,下午一上班有个重要会议。可科长不由分说:“今天认得了,就算朋友了,这顿酒一定要喝,不然就是瞧不起我们。”接着根本不听我解释,吩咐手下去厂子附近一家饭馆订餐。没办法,恭敬不如从命。心里盘算:少喝点,快点吃,不耽误事。
结果,科长又叫来厂里几个好友,凑齐一桌十个人,肉山酒海,喝得我七荤八素,工作抛到了爪哇国。他们劝吃劝喝跟留客一样,你的说白求饶全当耳边风,菜直接夹到你碗里;而酒呢,不等你开口,他先一仰脖子闷了,你喝是不喝?不喝吧,那种气氛下,还真觉得自己不就意思不给面子特没劲。我所在的所谓文化单位也有这样的人,但是少数,大多几个来回,你实在不吃不喝就不再执着了。他们好,全这般强盗一样,那女士也跟我干了一大杯,那朋友也吆五喝六相当投入把我当客人。
不过,确实痛快。虽然后果惨重,我仍觉得值。他们的风格让我感觉十分新鲜、特别带劲儿。后来我跟人感叹了许久,说与工人兄弟们比起来,我们这些人显得太温吞、太冷漠,人情味淡,没有热血和豪情。也就是那次醉后,我开始反思,自己的待客之道是不是不够热情,有敷衍之嫌。
可实际上,往后的岁月里,那种热情大多数时候都让我不适。我这个人,不喜欢虚假的客气,不想吃就是真的不想吃或不能吃,不想喝就是真的不想喝或不能喝,不想要就是真的不想要或不能要。推己及人,我请别人吃喝和要给予别人什么东西或帮助,假设别人说不,我也不认为他(她)是在客气。同时,我又不善于拒绝别人的好意,生怕扫了别人的兴、惹别人不高兴。江山易改,禀性难移啊。所以,碰到这种情况只好自己难受。
当我没有接受别人的好意的欲望或计划,而对方坚持要我接受时,我真的很无奈。这无关好坏。热情得执着,或简单理性,各有其优劣。只是我更喜欢西方人的方式:“喝点什么?”想喝什么直接说,不用就拉倒,谁也不觉得有啥问题。反之,为一个“不”字百般解说,各自竭力证明自己的真心诚意,弄成一场旷日持久的拉锯战,这样的盛情难却,好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