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人一种
(2017-08-17 11:17:37)
标签:
随笔 |
分类: 低头斋笔记 |
雅和俗是可以细分的,雅有不同的雅法,俗有不同的俗法。比如,竹林七贤式的狂放不羁,大张旗鼓,都惊了世骇了俗了,自然是雅。而纪昀《阅微草堂笔记》云:“不动声色,亦有雅人深致也。”居深巷,淡名利,简衣陋食,听雨赏雪,默默无闻过一生,何尝不是雅?琴、棋、书、画、茶、香、花、酒、诗、曲,精于一道或耽于一道,都是雅。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也是雅。甚至流连青楼,同样能成就雅名。唐代名妓薛涛是一代才女,诗人王建赠诗曰:“万里桥边女校书,枇杷花下闭门居。扫眉才子知多少,管领春风总不如。”从此女校书成了失足妇女的雅称。万一你结交了一个这样的神女呢。
就我浅薄的见识,还没见过一个自始至终仙风道骨、完全彻底脱离了低级趣味的雅人,只有某些方面雅,某些方面不雅,或是某些时候雅,某些时候不雅的人。所以在我看来,雅不雅是相对的。相对雅也很了不起了,值得我们脱帽致敬,因为俗是人性,是自然,雅是硬生生地把自己从人中拔了出来,那修炼的功夫是相当难的。
至于俗人,既然是人性,那除了满眼皆是,亦是林林总总。我今天说一种,我感触比较深的。
这种俗人是形雅实俗。这种人总是在潮流里乘风破浪,一切被认为一个成功的人、一个有头有脸的人、一个有知识有文化的人、一个高尚的人应该做的事,他们都拼命去做。一切被认为一个成功的人、一个有头有脸的人、一个有知识有文化的人、一个高尚的人应该得到的东西,他们都拼命要得到。这就是他们的人生目标。这种人不是自然的俗,是特有追求的俗。
某女。从校门踏入社会的时候,满怀理想,要又红又专,成为业内尖子、标兵,“为发展……事业做出自己最大的贡献”。然而不久,就发现挣钱才是真正的事业,挣到钱才最牛逼、最有成就感,于是精力越来越多地放到跟钱有关的事情上,直至转岗,从技术业务部门转到经营业务部门。在国营单位,干什么都比搞专业技术占的便宜多。该女果然一路春风得意马蹄疾,挣钱不耽误提干,明显领跑单位里绝大多数同龄人,在另一种意义上实现了又红又专。在这个基础上,业余积极投身两大全民事业,炒股和炒楼。股市好的时候炒股,楼市好的时候炒楼。中国股市太神经病,她的智商和背景还不足以玩弄股市于鼓掌,听说是亏多赚少。不过中国楼市是闻名宇宙的只赚不赔,弥补她的股市亏损有余。总之,既然有点本事有点上进心的中国人都在干这两件事,不管亏与赚,她都不能居于人后。
有了这些打底,她就有了本钱撸起袖子做潮流英雄。时兴吃川菜她吃川菜,时兴吃潮州菜她吃潮州菜,有段时间热衷日本料理,开始保卫钓鱼岛了又转向韩国料理。法国大餐一定要尝尝的,等有人说吃农家菜是返璞归真她又重点吃农家菜。小龙虾历经数年不衰,她这几年是每年必吃几顿小龙虾的。早前在微博上晒吃晒喝,现在改在朋友圈晒了,几乎每天都有一两条,即便只是一碗牛肉米粉。令人羡慕的是,她这么吃居然不发胖,把这么多地沟油添加剂弄到肚子里,居然身体倍儿棒。
让孩子出国留学是肯定的,有这个经济能力的不都在这么做吗?不仅出国留学,最终还要让孩子永远留在国外,成为外国人。这不用多说。
旅游是她追逐潮流的另一大领域。她密切配合了中国旅游发展变化的每一步。参团游,自助游,自驾游;国内游,出国游;参团出国游,出国自由行,出国自驾游;行军式旅游,度假式旅游;港澳游,东南亚游,日韩游,欧美游,非洲游,南美游,南极游,北极游;名山大川、古迹名城,看演出、看博物馆……反正,怎么游能表明自己的时尚和品味就怎么游。同样,晒游先微博后微信,世界各地的风光轮番成为她那张长脸及她一家人的背景。
近两年她迷上了长跑。之前,在运动方面,她练过瑜伽、跆拳道,打过羽毛球、网球,办过N次健身卡。大概是,如今没参和几次马拉松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白领了,于是她置办了装备,呼朋唤友地跑起来。朋友圈里,自然隔三差五地会出现她和她的跑友们开趴般跑步的盛况直播。
几个月前,她宣布暂停跑步,因为怀孕了,要生二胎了。在那么多有识之士的呼吁下,政府终于放开了二胎,这个,她必须要以行动表个态。这是她目前最最重要的任务,是她高大上的先锋形象的最最浓墨重彩的一笔。她已有一个儿子,马上读初中,她四十岁了,赶上了生育期的尾巴。她为了实现这一光荣目标还是冒了一定的风险的。她说她想要个女儿,祝她心想事成。
秘鲁作家略萨在《文化之死札记》中描绘了这样一种人:他们“参观博物馆和历史遗迹并不能表示对高雅文化的真正兴趣,那只是一种势利的行为,因为去过这些地方是完美的后现代游客的一个义务……匆匆一瞥就足以令这些人觉得自己的文化良心是清白的……比如在意大利品尝披萨、跳塔兰泰拉舞,在西班牙欣赏弗拉门戈舞和深沉之歌,在巴黎品尝蜗牛、参观卢浮宫和疯狂牧羊女剧院。”我觉得,这是对形雅实俗之人的准确刻画。他们可能会唬住不少人,让人让人起敬、羡慕、让人膜拜,但总有人会看出,他们实在是俗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