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恶  邻

(2017-08-11 16:52:31)
标签:

随笔

分类: 低头斋笔记


邻居有多重要?《左传•隐公六年》中有言:“ 亲仁善邻,国之宝也。”把善邻看作是国家之宝,够重要的吧。晏子曰:“君子居,必择邻,可以避患。”可见,碰到善邻,是大福。不仅靠碰,还得主动去找。故梁人宋季有“百万买宅,千万买邻”之语。

我房子买得早,已经住了十六七年了。在住房上,中国人大概是最喜新厌旧的民族。起码十年前就开始了,小区中有实力的人家,已经弃旧屋,搬往或更大,或更新,或更豪,或更美……的地方去了。这几年这种情况更多,以我家所在的单元为例,十四户,卖掉房子走人的应该有四户,还有三四户房子没卖,空在那里,人已经到别处去了,加起来占比泰半。有人走,就有人来。两年前,三楼新搬来一户,一对老中年夫妻,武汉郊县口音,男的听说是城管的,女的不详。我不嫌弃旧屋,本来还蛮喜欢我这套房子——有一个不小的露台,方便在闹市中搞搞风花雪夜;有楼上,有隐私空间——可这对夫妻搬来不久,我便萌生了去意。下面把他们的恶行恶状简述二三。

搬来时间不长,却记不清他们和物业管理人员及小区其他住户吵过多少次了,因为停车,因为走路,因为他们家那条大狗……都是那男的跟人吵。那男的嗓音宏亮,吵起架来声震寰宇,加上表情凶恶,什么丑话都骂得出口,弄得状况总是很恐怖。头几次不明就里,我听到动静还会趴在露台栏杆上看个究竟。后来只要外边污言秽语逞凶斗狠轰然而起,条件反射,便想是他,也懒得看了。倒一次没见过真打起来,即便那男的把胸脯拍得山响、鼻子抵到别人下巴上。许是对方都被他的气势震住,认怂了吧。那家伙蛮壮实的,我承认我也没勇气跟他真干。有时见他可恶,就幻想自己身负神功,把他稀里哗啦地教训一番(武侠小说的重要功效之一恶 邻)。

狗仗人势,他们家那条大狗也显得肆无忌惮,常常在小区院子里左奔右突,涎水龂龂,气喘咻咻,吓得小孩惊呼鬼叫,吓得姑娘花容失色,而他们总是微笑不语,欣赏有加的样子。一次有人抗议他们对狗太放纵,撞到人咬到人都不好,让他们把狗拴起来,他们竟说:“撞到你没有嗄?咬到你没有嗄?”要把人活活气死。

估计他们喜欢从餐馆端几个菜回去下酒,或者懒得自己开火,自进单元门,到他们家门口,沿途常有斑斑点点的菜汤油渍,搞得门厅楼道脏兮兮的。有次我带朋友到家里玩,楼道里菜汤太多,朋友有点无处下脚。我说:“克服一下,过了三楼就好了。”果然,三楼一过,就干净了。这真是一件很奇怪的事情。手不能稳一点不让菜汤洒出来嘛?有意这样以显示自己生活富足嘛?不觉得在这种环境中生活不舒服嘛?不晓得那几盘菜进了他们家门以后,还会不会洒出来。

这算得上是恶邻了吧?碰到这样的主儿,能不想躲得远远的吗?问题是,择邻得有经济基础。比如月入万儿八千人,以如今的房价,哪容得你挑三拣四、去寻个房子邻居都遂心的惬意居所。所以,碰上个恶邻,还不足以定下大动干戈的决心,恐怕唯有叹息而已。再说,我是个悲观的人,觉得眼下在中国,遇上恶邻,只怕比遇上善邻的几率还大一些。

还是以我自己的经历为例。我家在郊区还有套房子,一直没去住。原来很想去住,现在却动了卖掉的念头。为什么呢?因为左邻右舍也把我弄得很恼火。先是,左邻把自家的花园开垦成菜园,乌七八糟,周遭景观顿时一落千丈。光这样我也无话可说。更可气的是,他们见我们没去住,就让污泥臭水任意流到我们家花园里,还把破桶烂盆、锹锄肥料等都堆放到我们家花园里。这还没完,据说是因为我们家的樟树遮住了他们家橘树的光线,于是他们没征求我们的意见,就把樟树的一根大枝砍了,使那棵樟树就像少了一条胳膊,一副残障人士的模样;尔后,右舍也搬进去了,同样把花园变成了菜园。而且这家更绝,招呼都不打一个,就把我们花园里的一棵石榴树齐根砍掉。再然后,前不久,我们把房子租给一家公司作仓储,同时住了两个员工。这一下,左邻右舍不依不饶,说影响了他们的生活,三天一小闹,五天一大闹,又是叫物业又是报警,把我的电话都打烂了。我说:“你们侵犯我们的权益的时候心安理得,我还没怎么你们,你们怎么就跳起脚来了?很简单,我们或者我们的租户违规了,你们让物业来管,我们没意见。我们或者我们的租户违法了,你们叫警察来管,我们也没意见。现在你们闹的是哪一出呢?”他们理屈词穷,不找我们了,但仍跟租户纠缠不休,最终闹得租户退了租。

由此可见,我的悲观是有些道理的。当然,我希望咱们中国人大部分还是能做好邻居的,是我运气太差,倒霉事都让我给撞上了。

有这样一则故事:有一名叫王吉的人,家居长安,东边邻居家有株大枣木,树枝伸到王吉家的院子里,王吉的老婆见了,就随手摘了几颗吃。王吉晓得后, 大怒,把老婆给休了。东边的邻居知道后,心甚不安,打算把枣树砍了算了。其他邻居闻之,一起出面劝阻,东边的邻居说,不砍树可以,但是老王得把他媳妇接回来。这事就这样皆大欢喜了。

这是多好居民、多好的邻里关系啊。那到底是现在人心不古了,还是古人也没那么好,故事只是故事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俗人一种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