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365从一枚宝巩局“祺祥通宝”刻花钱说起(下续)

标签:
365历史收藏 |
上篇文章,我们叙述了“同治年间”的同治铸币——“同治通宝”和“同治重宝”钱,下面我们着重研究宝巩局的“同治通宝”和“同治重宝”钱。
宝巩局铸造了多种同治钱,是京局宝泉、宝源二局和铜料供应最为充裕的宝云局外唯一铸造过“同治重宝”钱的地方钱局。
我们着重研究宝巩局,下面两张地图说明了同治时期宝巩局的地位:
可以看到地图注明地点名称的省份,除去南疆部分钱局外,都是颁发过部颁样钱的钱局,而宝巩局不再其列。
下面宝巩局的具体地图:
在同治时期,甘肃和陕西两省,由清代“陕甘总督”管辖,住节兰州,也就是“宝巩局”所在地。咸丰时期,甘肃和陕西分别设有宝陕、宝巩二局,在咸丰时期,铸造了大量的咸丰钱,特别是咸丰大钱,而且品种齐全,小平、当十、当五十、当百、当五百、当千,是清代咸丰年间铸造咸丰钱品种最齐全的两个钱局。
除此之外,宝巩局还铸造了咸丰通宝当二试铸钱和大批的“咸丰重宝”当五钱,根据文章介绍,在兰州城关区,曾经出土宝巩局咸丰重宝钱,一千四五百枚,当十钱三百多枚,而当五钱,就有一千多枚,还出土了一枚极为珍稀的宝巩“同治重宝”当五钱。
笔者也收藏有各种书体的版别的宝巩“咸丰重宝”当五钱,还收藏有一枚宝巩“同治重宝”当五钱,这枚钱币也是出土于兰州。
从这次出土的记录来看,其中理应有宝巩其他类型的“同治钱”发现,但是却没有发现,这说明,在同治时期,虽然铸造了各种“同治钱”,但是数量甚少,远远少于咸丰钱,其中不少仅仅是试铸钱。从何种角度将,宝巩局同治钱,都是珍稀钱币。
下面我们看两份同治元年的奏折。首先看湖北巡抚严树森的奏折:
“窃准户部咨,先经大学士桂良等奏,恭逢皇上御极,建元同从治,所有各局鼓铸钱文,自壬戊元年正月为始,遵用同治通宝字样,颁发铸成同治通宝并同治重宝祖、母钱样六文,行令遵照办理。”
下面就是这两种部颁样钱:
根据记载自“同治元年十一月开铸起至十二月止,照式铸同治通宝制钱,得新钱一千串文,解缴司库兑收,年终停铸,二年正月开铸起至三月止又得新钱一千串文解交司库兑收,旋即停铸。”
下面是传世的宝武局铸造的“同治通宝”的一些照片:
其中两枚为初铸版,直径约23.5毫米,最小的直径不足20毫米,可能为盗铸。
同治年间全国铸钱都很少,各省局已基本停铸,宝武局仅开局两次,鼓铸时间累计不足半年,只是象征性地铸造了一些同治通宝制钱,即告停铸。同治朝为宝武局历朝鼓铸时间最短的朝代。历经咸丰大钱之后,宝武局仅有同治重宝当十部颁样,没有开铸流通。
而宝巩局的“同治钱”则是另一种情况,这里明确的是,清廷并没有向宝巩局下发“同治通宝”、“同治重宝”当十的部颁样钱,只是向陕甘总督所管辖的宝陕局下发了部颁样钱:
在陕甘总督管辖下的宝陕局没有铸造同治钱,留下只是清廷下发的部颁样钱,只有宝巩局铸造了同治钱。
网络上这枚所谓“宝巩同治重宝当十部颁样钱”是艺术品,不到代。
陕甘总督乐斌奏:“甘肃宝巩局鼓铸各种钱模,均系遵照部咨敬谨镌刻.上年接奉谕旨,建元年号用同治二字,……,兹宝巩局本年开炉鼓铸,自应仍照奏定分量造办,其钱面年号,谨遵渝旨用同治二字,现在敬镌当十、当五大钱,并八分制钱三种。”
这说明,宝巩同治钱,因为没有部颁样钱作为样钱,其三种钱币都是自行镌刻母钱,属于宝巩局自行铸造的。
下面这枚宝巩局同治钱来自《甘肃历史货币》一书:
上面是宋体的宝巩“同治重宝”当十钱,宋体是宝巩局独有的书体,也是宝巩局的特色钱,这说明,对于“同治钱”,宝巩局仍然是坚持宝巩局书体的特色,下面是弯钩满“巩”的两个版式:
这两枚独具宝巩书法特色的“同治重宝”当十钱,仍然是西北风十足,巩陇味浓郁。一看就知道是宝巩局铸造的钱币。
《清钱币》一书是记载宝巩“同治重宝”当五、当十钱最多的钱币类书籍,收录当五钱三种,当十钱十一种,且版别众多。直径最大的当十钱,直径约35毫米,最小的约22毫米,重量除去仿部颁样钱当十钱外,一般不超过8.5克,最轻的只有2.3克。
“同治重宝”当五钱,属于珍稀钱币,下面是《清钱币》一书中收录三种当五钱:
下面是拍卖场上两种钱币:
下面是笔者收藏的一枚生坑宝巩“同治重宝”当五钱:
此钱直径29.0、郭厚1.9毫米,重量7.4克,出自兰州。
此钱常被人们称为“部颁样钱”,但是从钱文,特别是背面的汉文“当五”和满文“宝巩”来看,与咸丰重宝的“尔宝”弯钩满“巩”上点系列钱中“咸丰重宝”当五钱,写法极其相似,这种写法是宝巩咸丰重宝当五钱的一种正规的写法,与宝巩局咸丰重宝部颁样钱写法有较大差异。
下面是陈光扬先生收藏的宝巩“同治重宝”当五、当十钱组成挂件:
上面挂钱中当十钱应该就是那枚“仿部颁样钱”的宝巩“同治重宝”当十钱。
在研究宝巩局钱币中要注意区分满文“巩”与“广”的区分:
下面是某一著名拍卖公司在2000年拍卖的所谓“清代同治通宝宝广局当五部颁样钱”,直径26.5mm。
这枚钱币实际是宝巩局“同治重宝”当五的地方式,见其断为“宝广局”钱币实在是一种低等错误!
下面是中华古玩网上所谓的“祺祥通宝雕母”:
大概卖主也不能弄明白这枚钱币的背面满文,究竟是“巩”还是“廣”,就含糊其辞称为“雕母”。
其实穿口右边的满文是“廣”字,这枚钱币就是宝广局“祺祥通宝”,实则是一枚臆造品。
宝巩下篇文章将从宝巩局咸丰钱、祺祥钱、同治钱的书法风格角度,研究一下那种“祺祥通宝”刻花钱的书法风格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