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十景 | “碣石观海”景观的来历

(2017-02-23 11:09:03)
标签:

杂谈

在咱们的昌黎县,自古就有最著名的十大景观,叫“碣石古十景”,那一等一的景色,当然要数“碣石观海”了。大伙都知道,“碣石观海”指的是登碣石山主峰“仙台顶”远观渤海的壮景。起先的时候,这个景儿也叫“仙台晴照”,那古县志上明明白白写着呢,以碣石绝顶“势孤圆,居群峰上,旭日先迎,落霞晚照”而得名。登上过碣石山顶峰的人都知道,顶峰分为南北二台,上边儿有很多古迹,南台上有石棋盘、仙人足迹,还建有天仙祠。北台有五雷殿,北坡还有国老院、石洞、古井等,据说是很多仙人在这里修炼留下的遗迹。仙台顶俗称“娘娘顶”,又名“汉武台”,海拔695.1米,是渤海近岸山势最高,也最险要的山峰。当年魏武帝曹操登临的时候,赋诗一首,其中有“东临碣石,以观沧海”的句子,此景观因此而得名。


http://mmbiz.qpic.cn/mmbiz_jpg/C1FnFfibwakeaBFXRhtaYOXWDI7I5IvBSc7b2wbmpmBGjrnoP6VQiaiabJs8TSvibA8ickMicYibZYhxrRtQFleB6pBrw/640?wx_fmt=jpeg&tp=webp&wxfrom=5&wx_lazy=1“碣石观海”景观的来历" />


如果你有兴致,每当天空晴朗的时候,在仙台顶上举目四顾,方圆一二百里的景物大都能收进视野。尤其是向东南方向望去,沿海蜿蜒起伏的黄色沙带,绿色林带,湛蓝的海面以及大海之中舰船帆影,都会尽收眼底。“碣石观海”这一神奇景观,不仅吸引九代帝王临山观海,也是昌黎人引以自豪的著名景观。古人诗云:“巍巍高矗势凌天,俯瞰沧浪气万千;众水朝宗来眼底,层云出岫荡胸前”。

说“碣石观海”与曹操曹孟德有关联,咱还得从头儿说起。话说建安五年,也就是公元200年,曹操在官渡打败袁绍。建安九年占领业郡。建安十年春正月斩袁绍的一个儿子袁谭,另外两个儿子袁尚和袁熙投奔北方的乌桓部落。建安十二年五月,为了彻底解除关外的威胁,曹操率领大军准备出塞作战。

有人要问咧,乌桓是个啥?乌桓也叫作乌丸,原与鲜卑同为东胡部落之一。自匈奴击破东胡后,乌桓役属于匈奴。后来汉将霍去病击破匈奴左地,迁徙乌桓于上谷、渔阳、右北平、辽东、辽西五郡塞外,并在幽州置护乌桓校尉,监领乌桓,才使得乌桓跟匈奴断了联系。王莽建立政权以后,乌桓又投降了匈奴。东汉初,乌桓常与匈奴联兵扰乱边界。汉末天下大乱,朝廷屡次征伐乌桓。后来,张举、张纯等造反,利用幽州乌桓,抢掠青、徐、幽、冀四州,屠戮百姓。

在北上之前,曹操跟大伙说,我要去征伐乌桓,把袁尚和袁熙那两个小子宰了,你们大伙看有啥建议?当时,很多将领提出了异议,他们说:“袁尚已经完啦,秋后的蚂蚱没几天蹦达啦。如果我们孤军深入,后方的刘备肯定会劝刘表趁虚进攻许都。那时候恐怕就进退不得!”这时候,曹操的大谋臣郭嘉说:“乌桓以为自己地处边远,肯定不会做准备,咱们应该出其不意,这样即使孤军深入也一定能击败他们。况且袁氏与乌桓关系非同一般,而河北百姓对袁家还有一些感情,一旦今天我们放过袁尚,等到来日他养成气候,到那时再想制住他就难啦!所以一定要迅速灭亡袁氏。至于刘备更不足虑,现在他依附刘表,刘表不会重用他,所以,即使是‘虚国远征’也不用担心。”


http://mmbiz.qpic.cn/mmbiz_jpg/C1FnFfibwakeaBFXRhtaYOXWDI7I5IvBSiaVOQCnxmn9sZxrkck4XeZzMxLwG53KiaG3I9oia0UWiaIiaIJXNC429lhg/640?wx_fmt=jpeg&tp=webp&wxfrom=5&wx_lazy=1“碣石观海”景观的来历" />


曹操采纳了郭嘉的建议,于建安十二年,也就是公元207年5月,率领大军抵达现在的天津市蓟县,兵临塞口,准备出滨海道,过碣石,进攻柳城。曹操此次北上除了自己亲自带队以外,还带来了一众猛将,他们分别是: 张辽、徐晃、张郃、张绣、韩浩、史涣、鲜于辅、阎柔、曹纯;另外有牵招、郭嘉等人,可见曹操对这次出征是势在必得。眼看大军就要启程了,偏偏老天不做美,沿海一带大雨连绵,当时史书记载是“浅不通车马,深不载舟船”,“傍海道不通”,这可咋整!进军时间不得不一拖再拖,一直到了秋七月。此时的乌桓也已经有了准备。如果这个时候退兵,那么将前功尽弃,任由二袁养成气候,将来乌桓骑兵一定会时常骚扰幽州,那时曹操的背后就永无宁日。曹操一寻思,不管咋地,还是要打!他在徐无山,就是玉田东北二十里的一个地方,找了一位当地的“地理通”,名字叫田畴的,跟他详细了解了当地的地理气候情况。

自古以来,从蓟到辽西有两条路:一条是最著名的“滨海道”,位于狭长的滨海平原,也就是今天的“辽西走廊”。这条路从蓟出发,经玉田,丰润,碣石之地,出现在的山海关取锦州。这条路在一般的情况下,塞外游骑就直插右北平和渔阳的内地郡县。而一旦遇到夏秋季节的大雨,这条路就成了泥泞汪洋之路,曹操这时候就遇到这种情况,只能说秦汉时期辽西走廊这一块儿交通条件相当恶劣。田畴说的另一条路就是今天河北喜峰口到冷口一线,古称“卢龙塞”。在西汉时期,汉与匈奴在右北平一带长年作战,卢龙塞还是畅通的,但是从东汉建武年间直到建安年间,长达两百年的时间这条路人迹罕至,就是说这是一条没有路的路。要不是田畴这个“辽西通”,看来当时是没人能想到从这条路出塞的。曹操当时从这条路出塞,将面临塞外的“五百里”险地,那真是逢山开路遇水搭桥,直指乌桓的巢穴柳城。曹军一直急行军到距离柳城不足“二百里”的白狼山附近,乌桓才仓皇迎敌。俗话说:“狭路相逢,勇者胜!” 曹操登白狼山观敌阵,看到乌桓军阵不整,阵形松散,便命令张辽、张郃二人为前锋冲阵。最后乌桓军被杀得七零八落,曹操大获全胜。

这年九月,正是秋高气爽的时候,曹操敲着得胜鼓从柳城班师,此时滨海道畅通无阻,曹操当然不会再去走艰难险途了。这一天正在行军路上,遥望前面有一座高山,曹操马鞭一指问,那个是啥山?这时候郭嘉告诉他,这就是当年秦始皇入海求仙的碣石山,那进山的石壁上,还有秦丞相李斯刻上的《碣石铭》呢。曹操听罢,上来了游山的兴致,他策马上山,遥望渤海,回想自己功盖寰宇,意气风发,于是留下了千古名篇《观沧海》:“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他这一作诗不打紧,给昌黎留下了一处宝贵的景致。

碣石观海

张念祖

元气何氤氲,云开青未了。

不知山已高,翻觉沧溟小。

举头闻天鸡,日出海门晓。


(选自民国二十二年版《昌黎县志》卷三)


 搜集整理:肖沛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