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博文
标签:

杂谈

http://mmbiz.qpic.cn/mmbiz_jpg/C1FnFfibwakeYPu1iaWBuZpAfdhU6eTGAeSa1ia0hdbtryTEXQic8xqu50a0whFd1ZZ0GkvqRVTvjtcTKND2a56Rxg/640?wx_fmt=jpeg&tp=webp&wxfrom=5&wx_lazy=1



长峪山村坐落于昌黎县城东北部,距县城约12公里,四面环山。长峪山村约在清朝乾隆年间建立,以赵、曹两姓居多。全村共有328户,总人口1221人,党员50人,耕地面积1144亩,以果树种植业为主导产业,主要果品有鲜桃、苹果、京白梨、蜜梨、板栗等。农民人均纯收入4742元。

http://mmbiz.qpic.cn/mmbiz_jpg/C1FnFfibwakeYPu1iaWBuZpAfdhU6eTGAeyjoW2g9ow36SbRRAAxkOqoOZYsLBFRA8fBbTAwic5Ik6jwjgXU0g6ug/640?wx_fmt=jpe

标签:

杂谈

http://mmbiz.qpic.cn/mmbiz_jpg/C1FnFfibwakfialsCia32AgmncXcI8Ln1Ay6FlZSIIIUtmAuej4M5yNUJtYSQd3rSealplSthNMyf89zhA7iay6tuQ/640?wx_fmt=jpeg&tp=webp&wxfrom=5&wx_lazy=1

位于昌黎县城碣阳大街东段迤北的小东山,别看它名字带个“小”字,可小有小的妙,小有小之奇。那儿有山有水,景致别具一格,文化底蕴亦很丰厚,是一处休闲游玩、健身养生的天然佳境。让我们走近它。


来到小东山,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巍然矗立、熠熠生辉的仿古牌楼。著名书法家刘炳森所题“东山公园”四个大字端端正正镶在上方。牌楼两旁,是漂亮的飞檐耳房和环形的琉璃瓦红墙。一对神态威武、象征吉祥的石狮立于牌楼前,似在欢迎游人的到来。牌楼南面,有两块天然巨石,其间相隔丈余,为建公园时特意保留。巨石四周,由绿化树和花坛相围。西面的石头是上下一小一大两块,其形颇具韵味。东面的石头矮小些,其南面自右向左镌刻着“

标签:

杂谈

近几年,《绣灯笼》、《捡棉花》、《茉莉花》等河北民歌被河北省歌舞剧院搬上荧屏舞台,使这些堪与昌黎地秧歌媲美的昌黎民歌代表作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多年来,人们无法忘怀的是,《绣灯笼》、《捡棉花》、《茉莉花》等昌黎民歌,也是河北民歌的代表作,都是已故的著名昌黎民歌演唱家曹玉俭传唱下来的。


http://mmbiz.qpic.cn/mmbiz_jpg/C1FnFfibwakf1tHnjNyDOjMwRnVWd2wnNQGgPsriax614vYUWDHm5kxZbEoVjnEWwaaloI0A1ibrykVwicBP6fFgQw/640?wx_fmt=jpeg&tp=webp&wxfrom=5&wx_lazy=1



曹玉俭,自幼在海边长大。1901年他出生在昌黎县大蒲河村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在幼年读过两年私塾,略有点文化的曹玉俭,从13岁起开始学扭秧歌和演唱民歌,参加大蒲河村的民间文艺组织“海乐班”、“同乐班”的演出活动,并无师自通地学会了演唱二人转和乐亭大鼓。后来,他渐渐以擅长演唱抒情味极

标签:

杂谈

​​

古老而神奇的碣石山,是在先秦时即被尊称为“神岳”的历史名山。有关碣石山的神话与传说,史书不乏记载,而民间流传的则更多一些。


充满上古传奇色彩的《山海经》,记载碣石山云“其上有玉,其下多青碧”。“碣石玉”——无疑是一种神美的传说。《汉书·沟洫志》记云:“昔大禹治水,山陵当路者毁之,故凿龙门,辟伊阙,析厎柱,破碣石,堕断天地之性。”这自然是在介绍一种把大禹神话化的大气磅礴的改天换地的神奇传说了。与这一传说媲美的,是昌黎民间多年流传的“小碣石”天桥柱是大禹治水时拴船用的桩子,云其上多年留有远古时治水的大禹拴船的铁箍遗痕等。郦道元的《水经注·濡水》,在谈及秦始皇在碣石山沿海求仙时,转述了晋朝学者伏琛的《三齐略记》记载的这样一个神话传说:“始皇于海中作石桥,海神为之竖柱。始皇求为相见,神曰:我形丑,莫图我形,当与帝相见。乃入海四十里,见海神,左右莫动手,工人潜以脚画其状。神怒曰‘帝负约’,速去。始皇转马还,前脚犹立,后脚遂崩,仅得登岸,画者溺死于海。众山之石皆倾注,今犹岌岌东趣,疑即是也。”这是在说碣石山在渤海沿岸多少年来呈现“岌岌东

标签:

杂谈

在咱们的昌黎县,自古就有最著名的十大景观,叫“碣石古十景”,那一等一的景色,当然要数“碣石观海”了。大伙都知道,“碣石观海”指的是登碣石山主峰“仙台顶”远观渤海的壮景。起先的时候,这个景儿也叫“仙台晴照”,那古县志上明明白白写着呢,以碣石绝顶“势孤圆,居群峰上,旭日先迎,落霞晚照”而得名。登上过碣石山顶峰的人都知道,顶峰分为南北二台,上边儿有很多古迹,南台上有石棋盘、仙人足迹,还建有天仙祠。北台有五雷殿,北坡还有国老院、石洞、古井等,据说是很多仙人在这里修炼留下的遗迹。仙台顶俗称“娘娘顶”,又名“汉武台”,海拔695.1米,是渤海近岸山势最高,也最险要的山峰。当年魏武帝曹操登临的时候,赋诗一首,其中有“东临碣石,以观沧海”的句子,此景观因此而得名。


http://mmbiz.qpic.cn/mmbiz_jpg/C1FnFfibwakeaBFXRhtaYOXWDI7I5IvBSc7b2wbmpmBGjrnoP6VQiaiabJs8TSvibA8ickMicYibZYhxrRtQFleB6pBrw/6

标签:

杂谈

http://mmbiz.qpic.cn/mmbiz_jpg/C1FnFfibwakcXovbahQIiad2P9m2tnxFn91r4t7icyawNjtS9wy9r8WQuhmm5eXg2KUiaWwyOesn43CNCIL8u5REpg/640?wx_fmt=jpeg&tp=webp&wxfrom=5&wx_lazy=1




为了却心仪已久的愿望——探密闍黎洞,2005年10月20日,我与剑东一行二人不顾秋的凉,驾着摩托车,从县城出发,经一个多小时行程,来到朱各庄镇小樊各庄村村北武山脚下。


http://mmbiz.qpic.cn/mmbiz_jpg/C1FnFfibwakcXovbahQIiad2P9m2tnxFn9gNhUFnDJdlVQUYDlQ8ibEtm4iaKlTCqbhibMfmtUTzyib9gJBNuradnY2g/640?wx_fmt=jpeg&tp=webp&wxfrom=5&wx_lazy=1



标签:

杂谈


【摘要】
:七里海澙湖湿地位于河北昌黎黄金海岸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是国内外仅存的现代澙湖之一,在沿海湿地类型中具有较强的典型性和代表性,具有重要的生态功益和保护价值。但是在其演变过程中,由于受到自然环境条件和人类违背自然规律活动的影响,七里海出现了严重的退化现象。如何恢复治理和保护七里海资源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在把握七里海退化状况的基础上,系统分析了退化原因,并提出有针对性的修复对策。


【关键词】:七里海澙湖;湿地;退化;修复

七里海澙湖是昌黎黄金海岸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的主要保护对象之一,位于保护区中南部,由湖滩、湖盆、湖堤、防潮闸、码头、潮汐通道、海滩等地貌体组成。湖内有滦河古入海汊道形成的5条河流注入,属半封闭式澙湖,是国内仅存的现代澙湖之一,因水域宽七里而得名,东北隅有潮汐通道与海相连,这里曾是带鱼、小黄鱼、青鳞鱼、梭鱼、鲆鱼、铜逻鱼等渤海经济鱼类的产卵场,在沿海湿地中具有较强的典型性和代表性。由于七里海澙湖夹于海、陆之间,沿岸到处是杂草丛生、树林密布的湿地和沼泽,自然生态环境比较优越,历来为诸多旅鸟、夏候鸟的

标签:

杂谈

​昌黎地秧歌艺术源远流长,在长期的表演活动中,涌现了很多著名艺人,形成了多种艺术流派。这使得昌黎地秧歌的表演艺术得以世代相传,不断攀登民间舞蹈艺术的高峰。

昌黎地秧歌的主要流派

昌黎地秧歌在长期的艺术表演历程中,与别的艺术门类一样,也形成了有着不同表演风格和艺术特点的流派,其中影响较大的,有以周国宝为代表的周派,以张谦为代表的张派,以卢凤春为代表的卢派。

一、周派秧歌

周派秧歌,主要以著名民间舞蹈大师周国宝的艺术表演风格为代表,在昌黎本地及省内外影响最大,系昌黎地秧歌的主流代表之一。

周派秧歌在展开舞蹈动作时,十分讲究体现身体动作的“三道弯”,即脖子弯、腰弯、腿弯,以体形弯曲变化的舞蹈语言,表现昌黎地秧歌的动态美感。

周派秧歌的另一大特点,是在进行舞蹈表演时能够尽量掌握时间差和节奏差,表现一种比较独特的节奏感和动律。如周国宝的赶驴步伐,全身就有四五个动律,其中有的快、有的慢,有的刚、有的柔。周国宝在做身体旋转动作时,有时顺时针,有时逆时针,一般人很难掌握。

在周派秧歌中,运用蹲步展开舞蹈动作的时候较多。在展

标签:

杂谈

一路风景一路歌——一笑《风景没有尽头》诗歌赏析

文/果子


生活相对于我们每一个人来说,都是一次遥远的旅程。我们在其中享受着美丽的风景,享受着旅途的愉悦。当然,相对于我们人类有限的个体生命来说,风景是无限的,是永远没有尽头的。我们在无尽的风景面前是那么的渺小和微不足道,我们或清醒或迷惑于我们生命的短暂,但我们很少有人去哀叹去悲观,自然教会了我们忘记,教会了我们用心灵去感受风景的美丽。我想,这可能就是《风景没有尽头》这首诗歌开头所要揭示出的内涵。

http://mmbiz.qpic.cn/mmbiz_jpg/C1FnFfibwakf2Ks4ypLYxewibS3Se8jYTSQQYZZObeDQxHpWU6JZBeoFRMSVg4kheSTkZPnSdicR0fTHt0AXrrauQ/640?wx_fmt=jpeg&tp=webp&wxfrom=5&wx_lazy=1

接着,诗歌节外生枝地转向了另一个方向:“脚步就是过程/每一次远行/我都把某

标签:

杂谈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