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滦河入海口
http://tc/maxwidth.2048/tc.service.weibo.com/mmbiz_qpic_cn/150bb58a099730e8a310c0fd0ea94a97.jpg
滦河,古称濡水,唐末改称滦河。发源于承德市丰宁县西北小梁山大古道沟,穿过内蒙古草原、坝上高原,奔腾于燕山峡谷,跨越过潘家口段长城,经迁西县罗家屯进入冀东平原,最后在乐亭县与昌黎县交界处滦河三角洲南端的兜网铺、刘台铺间注入渤海。全程888公里,流域面积44945平方公里,乃华北第二大河。
滦河入海口
http://tc/maxwidth.2048/tc.service.weibo.com/mmbiz_qpic_cn/668f39eeb4d1f4ecfbec275c88d3b97a.jpg
滦河为山溪性河流,沿途支流很多,常年有水的达500余条,其中河长在100公里以上、流域面积大于1000平方公里的有9条,水量比较丰沛。滦河上游坡陡流急,流入昌黎县境以后进入地势比较平缓的平原地带,流速骤然减慢,河槽拓得较宽,极易淤积。在历史上,滦河下游的河道由于径流量年变差及含沙量过大,又因地质构造活动频繁,曾数次变迁。据卫星照片显示及遥感水文分析,在12世纪以前,滦河还在由迁安市经滦县西部的雷庄一带冲出丘陵地带,向南经柏各庄附近,在唐海县境入海;到12世纪以后,就改由滦县与昌黎交界处的现今河道冲出丘陵地带,先向东南,经昌黎县境的朱各庄(主要在指挥一带)、马坨店(主要在大夫庄一带)、龙家店(主要在晒甲坨一带)、西沙河、团林等乡、镇的一些村庄一线入海,后由靖安镇和围杆庄、毛河北等村庄一线入海,从而给昌黎县境南部的平原地区留下了的比较宽阔的沙带。
滦河入海口
http://tc/maxwidth.2048/tc.service.weibo.com/mmbiz_qpic_cn/32c3cfda40e5dad7f34dde3cdba64c59.jpg
大约在元朝泰宗元年(1324年)之前,滦河又改由如今的滦南县境的马城、长凝、高各庄、柳赞一线入海。后来,滦河又在乐亭县的徐家店村北分为两支,西支为西滦河,又称定流河,由刘家墩一带(今大清河口)入海;东支为东滦河,又称葫芦河,由老米沟一带入海。明朝景泰三年(1452年),东滦河淤塞,河水流经西滦河入海;到清朝嘉庆十八年(1813年),西滦河闭塞,滦河改道经东滦河入海。清朝同治六年(1867年)夏天,滦河泛滥,河道又向东北移动,由昌黎县境在道光三十年(1850年)淤塞的甜水沟(拗榆树东南)入海;清朝光绪九年(1883年)至民国四年(1915年),滦河主河道再经左右摆动,基本确定到现今的位置。1938年,甜水沟又淤塞,滦河开始经现河道入海,同时也基本确定现河口的位置。
滦河入海口
http://tc/maxwidth.2048/tc.service.weibo.com/mmbiz_qpic_cn/9f2dba5bb67efa10798e16e8e0cb7bce.jpg
滦河的冲积扇比较发育,其冲积扇有新老三个,最老的在西部,大约形成于几万年以前;较新的在东北部,即今昌黎县境内的冲积平原,约形成于3000年以前;最新的在前两者之间,形成于1200多年前的唐朝。如今,在河口处形成新三角洲向海中延伸的速度也比较快,据1938年至1958年积累的资料计算,平均每年向海中延伸200米。1922年滦河在莲花池(原属昌黎县管辖,今属乐亭)村东入海,现在那里距海已达5公里。自滦河改由今河口入海后,昌黎县南部平原被分割为河南部分和河北部分;在此期间,由于滦河河道动荡不定,时常泛滥,昌黎县的不少沿河村庄遭到冲毁,被迫分迁至河道两岸重建。1949年12月,滦河对岸区域全部划归乐亭县管辖,致使滦河入海口附近的新河道成为昌黎与乐亭之间区别于传统老河道的新的界河。
滦河入海口
http://tc/maxwidth.2048/tc.service.weibo.com/mmbiz_qpic_cn/a09e30cd161ec755a25c94a1c0d4af8b.jpg
滦河河身徙移无定,经常泛滥,给下游沿岸居民的生活带来很多灾难,但它又为生活在两岸的人民带来了不少舟楫和农耕之利。新中国成立以后,昌黎人民在滦河沿岸加筑了滦河大堤,修补了滦河小埝,治理了西沙河、崖上西沟、崖上东沟等沿岸支流,建起了朱各庄、马踏甸、南石各庄等扬水站,并在滦河入境处修筑了引滦灌渠闸口,兴利除害,使滦河开始主要造福沿河流域。特别是潘家口、大黑汀等水库于20世纪70年代在中游建成以后,滦河洪峰受到节制,下游河床逐渐趋向稳定,滦河“浪荡河”的历史已经在近三四十年基本结束。
滦河入海口
http://tc/maxwidth.2048/tc.service.weibo.com/mmbiz_qpic_cn/4d8976a885c76608fc4f042f46584b98.jpg
滦河的水路运输历史悠久,境内的靖安、会里、赤崖等处均曾设有卸货栈房,主要接纳口外的木料、口蘑等货物;至民国末年,河运基本废止。过去,境内有樊各庄、史家口、王家楼、郝家园、套里、信庄、王各庄、赤崖、石各庄、少佛林、大滩、拗榆树、马庄子等渡口多处,现在仅存少数几个渡口。如今,在昌黎县西部修有两座通往滦县的滦河公路大桥,南部修有一座通往乐亭县的滦河公路大桥,两岸交通已经变得极其便利。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