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苏幕遮·怀旧》的诗词个性解读与感悟

(2016-10-31 20:20:20)
标签:

季琼琼

分类: 乱七八糟。。。

《苏幕遮·怀旧》的诗词个性解读与感悟

http://s4/mw690/006h9rd0zy761Qaj7rRa3&690

作品:

苏幕遮·怀旧

 范仲淹

碧云天,黄叶地。

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

山映斜阳天接水。

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

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

明月楼高休独倚。

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作品背景:

这首词写于诗人出任陕西四路宣抚使之时,当时的作者正受命主持防御西夏的军事工程,任务十分的紧张繁忙。当秋寒肃飒之际,将士们禁不住的开始思亲念乡,于是这首借秋景来抒发愁思的千古绝唱就应用而生。

作者简介:

范仲淹(989-1052),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和文学家,字希文,原名朱说,谥号"文正",祖籍陕西咸阳,后迁居江苏的苏州。他一生刚直不阿,为政清廉,体恤民情,力主改革,但不幸屡遭奸佞诬谤,以至于三次被贬,后于皇祐四年五月二十日病逝于徐州,终年63岁。著有《范文正公集》传世。


作品简释:

碧蓝的天空中满是白云,黄叶也遍地都是。秋景映进了江上的碧波中,水波上也笼罩着一层薄薄的寒烟,显现出一片的苍翠。远山辉映着夕阳,天空连接着江水,远远望去,水天一片。岸边的芳草看似无情,又在西斜的太阳之外。

黯然感伤的他乡之魂,追逐旅居异地的愁思,每天夜里除非有甘甜的美梦,也只有在这样的美梦下才能够安然的入睡。当明月照射在高楼时,请不要独自依倚在上面。端起酒来不停地洗涤着愁肠,可最后却都化作了相思的泪水。

课程解读:

前几天去了趟南京的红山公园,进园的时候虽然已近傍晚时分,可抬头望去,依旧流云满天。

极目所致,到处都是凋零卷落的黄叶,漫山遍野,好不可爱!行走之时,双脚踩落的瞬间,不时会传来“咔嗤咔嗤”般细微的脆响,像极了谁在疼痛时的呻吟。

一阵晚风略过,原本波澜不惊的秋池里顿时涟漪片片,然后缓缓地一层一层荡漾开来,直至消失的不见。放眼远眺,四周的青山更是一处高过一处,在夕阳的沐浴衬托下,凸显的更加苍翠可爱。

此景再美,可我还是不自觉裹了裹脖子上的围巾,随意捡了块密密的草丛盘腿坐了下来,然后慵懒的斜靠在背后的老树上,肆意的打量着远方。

什么叫“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或许,自己此时的身处之地,就是对这几句诗儿最好的诠释吧。

可如果非要较真的话,更确切的说,应该是范仲淹的这几句诗儿完美的应和了此情此景,毕竟自古以来都是诗词应景而生,哪有景去附和诗词的道理啊!

其实,平心而论,范老的这首词儿绝对称得上是不可多得的上好佳作,以至于自己很早的时候就能过目不忘、烂熟于心。当然,最最烂熟于心的还是“ 黯乡魂,追旅思 ”这六个字儿,毕竟,我的大学是在离家千里之外的南方度过的。

我不否认,我是一个极其恋家的人儿。也正因为如此,所以什么叫“黯乡魂”、什么又叫“追旅思”,我比任何人都懂。是的,我比任何人都懂!

离家的岁月里,日子过的却也简单,除了上课就是奔波于各种各样的辅导培训班,要不就是躲在宿舍里一人一书,倒也充实的很。可每每夜深人静的时候,也往往是我一个又一个辗转反侧之时——我又想家了。我想家中宠我的父母,阿妈的唠叨,阿爸的叮嘱;想我那可爱的小花园,我的山茶,我的“富贵”兰;想家中的一草一木、乃至一砖一瓦,我都想!

这样的夜晚注定是难眠的,所以很多次,我都会悄悄地披衣起身,然后蹑手蹑脚地推开房门,独自到宿舍外的阳台上走走。

范老先生不是说“明月楼高休独倚”吗?可那时的我却偏偏地喜欢倚靠。很多年后,当往事历历在目时,我也会自嘲般的打趣自己,如果听了范公的忠告,当初的自己是不是就不会如此的想家、念家了啊?

一句“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更是道出了多少思乡人儿的凄凄情愁。但庆幸的是,一直以来,我都是滴酒不沾的,所以即使再怎么“黯乡魂,追旅思”,自己终归还是酒的绝缘体。至于酒入愁肠究竟是何滋味,就只能给自己留一个想象而已了。

落笔的瞬间,我知道我在悄悄地计划着,倘若今后有机会再去洛阳的话,我定要先去范老的墓前好好的祭拜一番,然后细细地诉说着我对《苏幕遮·怀旧》的喜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