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秋风词》的个性解读与感悟

(2016-10-30 19:35:05)
标签:

季琼琼

分类: 乱七八糟。。。

《秋风词》的个性解读与感悟


http://s8/mw690/006h9rd0zy761Pp6J3Ve7&690

作品:

秋风词

 李白

秋风清,秋月明,

落叶聚还散,寒鸦栖复惊。

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

入我相思门,知我相思苦。

长相思兮长相忆,短相思兮无穷极。

早知如此绊人心,何如当初莫相识。

作品背景:

这首词写于唐肃宗至德元年,即公元756年,是一篇典型的悲秋言情之作。当时的大诗人受到了凄凄秋月的触动,一时感怀万千,于是借用女子的口吻诉写了这动人的相思之苦。当然,这样沉郁凄婉的词风在诗人的传世作品中也是极其罕见的。

作者简介: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谪仙人,四川江油人,唐代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尊为“诗仙”。其性格爽朗大方,刚正不阿,喜欢广交朋友和饮酒作诗。一生创作了大量的诗歌作品,流传至今的也有一千多篇,题材广泛,笔势纵横,浑然天成,尤以飘逸豪放著称。与杜甫并称“李杜”,有《李太白集》传世。

作品简释:

秋天的风是凄清的,月是明朗的,一地的落叶也被风吹得时聚时散,寒鸦本来已经栖息,不知何时却又被这朗月惊起。 想当日彼此是如此的亲爱相聚,如今分开了,真不知何日才能再相聚。在这风凄月朗的秋夜里,想起来真的是情何以堪!走入这相思的门,才知道这相思的苦。真是永远的相思永远的回忆啊,可这短暂的相思也是没有止境的。早知相思在心中是如此的牵绊,还不如当初就不要相识的好。

课程解读:

在我粗浅的印象里,李白的诗词应该是雄壮豪放、飘逸洒脱的。没错,也只有气势恢宏、排山倒海般的神奇瑰丽,才配得上“诗仙”这个如此灵性的的雅称。

可当“入我相似门,知我相思苦”的《秋风词》赫然呈现在眼前时,我懵了!原来,李大仙人也会有柔情似水、剪不断理还乱的时候哇!这种感觉恰如张飞改行绣花、吕布翩然起舞一般、一般的令人稀奇不已。

反反复复读了又看,不知不觉间也已成诵。信口拈来时,总觉一股凄凄的沉郁之气不时地萦绕心头。尤其是一句“入我相思门,知我相思苦”更是久久的挥之不去,我知道,我“着魔”了……

在不知相思为何物的年纪里,我也曾如辛老那般、那般的“为赋‘新词’强说愁”,如今想来,更多的却是黯然不语——当初真真是无知可笑的很。

或许,在他人看来,世间所有的相思几乎都是关乎男女之情的,我不否认,正如李太白所形容的那样:长相思兮长相忆,短相思兮无穷极。 

也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思念,人世间才有了久别重逢时的酣畅,才有了意外邂逅之际的惊喜,才有了诸多相聚后的举杯欢庆。也正是在这不尽的思念中,人的情感才得到了净化与升华。倘若没有了距离,便也没有了思念。

当轮船的汽笛开始拉响,当火车的“嘟嘟”也已长鸣,当汽车的轮子悄然转动,当飞机冲击跑道时的陡然而起,思念便也悄悄地开始了……

我也曾这样目送着他人的离开。当对方频频挥手告别时,我只是随意慵懒地倚靠在站台前的柱子上,偶尔对着尽头扯了扯嘴角,然后耷拉着眼皮,黯然等待着睫毛上落满尘土的瞬间,接着依旧一言不发,又是一轮死一般的沉寂。

“ 相思相见知何日”?谪仙是这样问的,可我压根就没有想过,更不要说“ 此时此夜难为情 ”了。毕竟地球本身就是一个圆,想见的人有缘自会相见,不想见的人即使见了也会糟蹋“相思”这两个多情的字儿。

抱词试问,人世间最痛苦的情感是什么?是世界上最远的距离吗?又或是你站在我面前,却不知道我在思念你吗?不一定。但可以确定更甚的就是青莲居士的痛呼疾呼: 早知如此绊人心,何如当初莫相识。

试想,这究竟需要多大、多深的情与痛,才能在遥遥地的相思中发出这样悔恨地呐喊啊,我匪夷所思。

止不住的长吁短叹后,顿觉心头的凄凄沉郁之气萦绕的越发浓烈了。可转念又想,红尘一世,情缘一段,刻骨铭心的相思相恋又能有几多?

若爱,便爱;若不爱,就散;散了就散了,即使心中薄凉三千尺,在生如夏花的日子里,还是老老实实找个值得的人好好相爱吧,李老夫子,您说是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