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里的守望者”---中考作文题
(2024-06-11 10:59:51)
标签:
优秀习作 |
请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世上最幸福的事,便是心中之“守望”能得以如愿:大地候得春暖花开,河流守得鱼翔浅底,农人赢得粮仓满盈……生命中最响亮的,莫过于自由的取得、成功的获得!
对此,你有怎样的经历、体验和感悟?请以“生活里的守望者”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要求:(1)自定立意,文体不限(诗歌除外);(2)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3)文中不要透露你个人的身份信息;(4)抄袭是不良行为,请不要照搬别人的文章。
【来源】2024年安徽省合肥市巢湖市中考四模语文试题
【答案】例文:
生活里的守望者
不知不觉间,外婆家门口的那株冒着芽尖尖的幼苗,已经长得比我都高了。可我对“外婆”这个词的印象好像只有那株苗,而真正的外婆,却只留下了一个人的空缺,放任时间冲走了回忆。
我急切地想把这个空缺填满。前一段日子里,我住在外婆家。多年前熟悉的场景重新呈现在我眼前,唤醒了时间冲刷不尽的记忆。
吱吱的蝉鸣,啁啾的鸟叫,夜半吵个不停的蛙声,炊烟飘起时的轨迹。每一片我抚动过的树上的叶子都熟悉又陌生,还有那永远伫立在路口的,等候着我呼唤的外婆的身影。一切都是那么清晰而又模糊,慢慢腾起的水雾蒙上了那块空缺。
我想起在我小的时候,外婆送我去上幼儿园。阳光洒落在她身上,是多么的高大而有活力啊。外婆宽大的手掌包裹住我的手,一步步地领着我去上学。那时的小苗还只是一株小苗,颤颤巍巍地,经不起风吹雨打。
有一次外婆来晚了,她匆匆地跑来,急促地喘着气,脸上满是焦急的神情。而我呢,等待着外婆的我呢?却一点都不心慌,因为我知道外婆一定回来的。
时间过得飞快,眨眼间我已经高出外婆一个头了,可外婆还是喜欢握着我的手,生怕我走丢似的。长大之后的我才感觉到外婆的手是有多么得粗糙,粗糙到刺人,刮得我生疼。我也不乐意让外婆握了,外婆的手也包不住我的手了,而我也在渐渐地离她远去。
那棵树愈发长得高了,它和外婆一起在等我回去。
因为住到外婆家,所以我才清晰地看到了外婆。白发藏在黑发里,尽管染过了,还是遮不住。脸上都是皱纹,却还是那么开朗,看起来那么有活力,一切却都已经大不相同了。
我仔仔细细地看着外婆,直到那个空缺被填满。但是我知道,填不满的,就像瓶中的水,总会留些气泡。我们总是没有时间回去,外婆总是在等候。除了外婆站在路口等候的姿势,其他都变了。
什么时候这已经变成了一种守候,一种期望,一种习惯,我不知道。我们期望着未来,而外婆在我们身后等待着我们,而我什么都不知道。
我只知道,我该回去看一看了,替换下那个位置,然后换我来等候。
【详解】本题考查命题作文。
第一,审题立意。“守望者”中的“守”指的是坚持、坚守并且支持、护卫某种思想价值观,这种价值观可能暂时不被人重视,但从长远看,它对一个时代、一个社会、一个团体或一个人是有益和重要的;“望”指看得远,能见微知著,如能看到一个社会的凶兆;“者”的意思为“……的人”。“生活里的”限定了范围。“守望”是褒义词,“守望者”所守望的东西也应是具有正能量的,如心灵中的守望:包含善良、诚信、本真、宁静淡泊、独立、个性、真理等。社会中的守望:包含非功利、责任、奉献等。文化中的守望:包含多元、创新、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等。自然中的守望:包含环保、人与自然和谐、城市乡村等。文学艺术作品中的守望:包含一份感情、一种承诺、一种希望、一种美好等。在立意确定以后,要写具体的人或物,用具体的事例来表现如何“守望”。
第二,构思选材。作文应围绕“守望”的主题展开,通过具体的生活场景和事件,展现守望者的内心世界和情感体验。不仅要描述守望的过程,更要挖掘守望背后的意义和价值,如坚持、希望、责任等。不同的人或物,守望的对象也不同。孩子们希望的是自由自在的欢乐时光,成年人守望的是家人的安宁和幸福,老人们期待的是家团聚、儿女绕膝。此外,我们“守望”的东西还有很多:爱、幸福、自由、善良、自信、勇敢、感恩等。可以采用引人入胜的方式,如通过描绘一个具体的场景或事件,引出“守望”的主题。描述守望的对象:明确自己在生活中守望的是什么,是某个人的归来,还是某个目标的实现。展现守望的过程:描述在守望过程中经历的种种困难和挑战,以及自己如何坚持和克服。揭示守望的意义:通过具体的事例或感悟,阐述守望给自己带来的启示和成长。结尾总结全文,强调守望的重要性和价值,表达对未来继续守望的坚定信念。
示例开头与结尾:
开头:“夜幕下,我站在窗前,目光穿过漆黑的夜空,仿佛能穿透那遥远的距离,守望着那个熟悉的身影。在我心中,‘守望’早已超越了时间的界限,成为了我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结尾:“经过岁月的洗礼,我更加坚信,‘守望’是生命中最美好的姿态。它让我学会了坚持和等待,更让我懂得了珍惜和感恩。在未来的日子里,我将继续做一个生活中的守望者,守望着那些值得我去追求和守护的人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