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的弃儿悲剧的人生
(2024-06-04 10:50:16)
标签:
读书笔记 |
时代的弃儿 悲剧的人生
宿松县城关初中715班刘子轩
冷酷如铁!黑暗如漆!腥秽如血!这三个短语概括了半封建社会底层的冷血、无情、灾难,人民的灾难!百姓的灾难!
封建社会如同一头食人皮、啖人肉的魔鬼。这都不可反驳,不然就没有凄惨的小马儿爷孙俩,没有一步步走向毁灭的小福子,也没有成为时代的弃儿,社会病胎里的产儿,个人主义的末路鬼以及无数的“样子”……
那么,到底是什么让“体面的、要强的、好梦想的、利己的、个人的、健壮的、伟大的”样子,成为“堕落的、自私的、不幸的”行尸走肉呢?这值得我们深思。
还记得祥子第一次攒够钱,买了新车的欣喜,“祥子的手哆嗦得更厉害了,揣起保单,拉起车,几乎要哭出来”。
记得祥子从军营逃出来,顺手牵走三匹骆驼,尽管痛失爱车,但可以用骆驼卖钱买车的那种重获新生,重拾希望的笑。
记得祥子可以到曹先生家拉包月时,因为工作相对轻松,收入比散户高,且能摆脱虎纽纠缠的展然地笑。
记得婚后虎妞答应买车给他,祥子那燃起对生活希望的笑。
但祥子的笑,无不是苦涩的笑,无不是失望后又充满希望的笑,祥子的一生是笑中带泪的人生悲剧……
祥子的泪是不屈、苦闷、悲愤的。
祥子的三次奋斗、三次希望,辗转多少年的梦想和汗水,然而命运却是不公的,祥子的梦想一次又一次落空,祥子的泪从“喊出来”到“带着哭音”最后甚至“连哭都不哭出来”,祥子的生命活力逐渐减弱,他的梦想与希望逐渐落空,乃至熄灭。
祥子的一生饱受摧残,原本那真正的祥子早已在军阀混战、官吏盘剥和民众迷信中死去,那在街上的不过是一个没有灵魂的躯干,一个没有感情的傀儡。
那到底是谁使得祥子如此的?是刘四爷,是虎妞,是匪兵,还是孙侦探?都是,也都不是……
如果,曹先生能及时回京,虎妞不死,小福子不死,祥子就不会走向堕落吗?不!祥子已经是半封建社会的产儿,他是在社会底层爱迫害的人的代表,即使这一个祥子凭借如此的巧合未堕落,只要现实社会未改变,他终究会不幸,更何况 一个祥子得救了,还有无数个“祥子”无可救药,就此沉沦!这就是命运!这就是不公的命运!孔乙己也是,阿Q也是,祥子又何尝不是!
祥子是可歌的、可泣的,但也是可悲的、可怜的,那一腔热血的祥子早已化为乌有,就此沉沦的是一个时代的弃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