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随记再说石'碑文‘

(2022-05-28 21:22:32)
分类: 遊記

     上午没出门, 一晃两天,又到'受捅'日,于是午后约四时,准备去做,和那天一样,完了再去蛇山一遛,结果人家今天不做,之前也听说了,上面鉴于捂汗一情已然动态趋稳,于是准备将市民做检的间隔期,由两天改成四天,也许正好是从今天开始吧,可也未见社区网格发通知?只有待明天再下去看看。

    我俩便径直穿过武昌洞,照例朝蛇山南坡绿荫处走去。

     到那就遇到了初夏的小雨,又没带伞,我说算了回去吧,她说在雨中散步,负离子多,对身体好,你看人家领导的知识面就是宽哈!

     当去到园林小道旁,一条如伞浓郁下的木靠椅没打湿,既可躲雨又可小憩一会儿,于是老妻坐那歇息,我则去另一棵树下活动活动筋骨。

    同时又注意到上次浏览过的两块石'碑',分散在林间道旁还有好几块,其实就是一片黑色大理石上留有白色的字,不清楚究竟是刻的还是刷写上去的,准确地说不应称碑,叫作石片文摘倒比较合适哈。

     于是仍象上次,将其中两片,与黄鹤楼有关的石'文'故事摘录下来,就再来一次'石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吧!

文摘如下:

第一片石文的题目是,诸葛亮计赚'鹤楼宴':

    东吳周都督精心策划,在黄鹤楼上安排了鸿门宴,准备擒除<拿>来赴宴的刘备,谁知神机妙算的诸葛亮,早已看穿了周喻的诡计,他先派关平将‘草船借箭'时,借用周喻的令箭,夾在暖衣内交给刘备,又派姜维假扮渔翁献鱼上楼,密告脱身的策略,刘备按军师的计谋在酒宴上从容应对,后手执周喻的令箭混出包围圈,在关羽、张飞的接应下顺利登船返回。

     据说黄鹤楼初建成于公元223年,壁之战发于公元208年,周瑜设宴的故事紧随壁之战。

因此,周瑜不可能在黄鹤楼建成之前15年请刘备在这喝酒、吃饭。

另外,周瑜在公元210年就去世了。

不论是空间还是时间上都不符合历史,足以证明上面的'碑文'纯属虚构,至于为什么会有这个传说?似有貶周褒诸之嫌?仁智各见啦。

     另一石片文记述故事的题目和内容是:

岳武穆登楼抒情怀:

南宋绍兴四年,岳家军收复了被金军占领的失地,屯兵武昌。一天,岳飞登黄鹤楼瞭望军情,想到故都当年的繁华及饱受兵灾之苦的中原民众,不禁感慨万端,满怀悲壮地提笔写下感人肺腑的词章巜满江红-登黄鹤楼有感》,抒发了精忠报国的炽烈情怀!

去百度搜到原诗,满江红·登黄鹤楼有感 : 遥望中原,荒烟外、许多城郭。想当年,花遮柳护,凤楼龙阁。万岁山前珠翠绕,蓬壶殿里笙歌作。到而今、铁骑满郊畿,风尘恶。 兵安在?膏锋锷。民安在?填沟壑。叹江山如故,千村寥落。何日请缨提锐旅,一鞭直渡清河洛。却归来、再续汉阳游,骑黄鹤!

这首词世人知道的不多,它首见于近人徐用仪所编《五千年中华民族爱国魂》一书,卷端有名为“岳武穆墨迹”的照片,并有元代谢升孙及明代宋克、文征明写的跋(谢跋写于元统二年———1334年,距岳飞被害不到二百年)。

墨迹确为岳飞手笔!

由于证据确凿无误,前些年武昌重修黄鹤楼,便专门立了词碑,永作纪念。

     这一真一假,一虚一实的,向游人介绍与黄鹤楼有关的名闻轶事,倒也颇有点雅趣哈。

<以上部分文字引自网络,侵删>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